李 波,段 超,薛變麗,陳 麗,南建福
(山西農業(yè)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山西 運城 044000)
山西運城香菇大棚降溫新技術初探*
李 波,段 超,薛變麗,陳 麗,南建福**
(山西農業(yè)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山西 運城 044000)
針對運城市夏季高溫、晝夜溫差小進行了大棚水冷降溫試驗,通過與傳統(tǒng)的草簾和遮陽網降溫等方式進行比較,優(yōu)化得出適宜運城地區(qū)的香菇大棚降溫措施。大棚水冷降溫系統(tǒng)通過井水蒸發(fā)達到帶走大棚中濕熱,同時增加大棚中濕度的目的。降溫系統(tǒng)主要由水井、進水管、儲水槽、濕簾、風機和出風口組成。通過比較3種處理試驗得出,濕簾厚度為0.12 m,濕簾紙間距為0.05 mm,風機間距為50 m。采用大棚水冷降溫新技術使大棚內外溫差在夏季高溫季節(jié)可達10℃~15℃,這就可以保障香菇菌棒安全越夏及夏季反季節(jié)直接產出高品質香菇。關鍵詞:香菇;大棚;降溫
由于香菇 [Lentinus edodes(Berk)Pegler]有抗癌、抗衰老,增強人體免疫力等功效[1],近年來深受人們喜愛。但香菇栽培的整個過程中需要中低溫才能保證產品的品質。然而,山西省運城市夏季高溫,晝夜溫差小,經常連續(xù)遭遇35℃以上的高溫天氣。據介紹,當地多個縣市區(qū)的地表溫度夏季可超過65℃。高溫天氣使香菇菌絲生長超過了其本身需要的有效積溫,影響香菇產量[2]。同時,高溫會導致香菇菌絲體自溶或不出菇,造成巨大損失。采用室內空調降溫,成本過高,能耗大,不適宜推廣。為此,我們對多種大棚降溫設備進行比較,研發(fā)香菇栽培的大棚水冷降溫新技術。
1.1 試驗地點
試驗地點位于山西省農業(yè)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牛家凹試驗基地。
1.2 試驗方法
1.2.1 試驗菌株
香菇民天3號。
1.2.2 培養(yǎng)基配方
蘋果枝木屑78%、麩皮20%,石灰、石膏各為1%[3-4]。
1.2.3 接種時間及栽培關鍵點
根據不同接種期對香菇產量的影響[5],本試驗選擇在3月初接種。每種降溫處理方法制作1 000棒菌棒作為試驗棒。發(fā)菌過程中采用二次刺孔法保證香菇產量[6]。同時,在菇棚內用黃色粘蟲板進行誘殺害蟲[7],保證香菇的產量和質量。
1.2.4 降溫措施
方法1:利用草簾全部蓋住,遮陰降溫;方法2:草簾上外加一層遮陽網降溫;方法3:大棚水冷降溫(新技術)。
大棚水冷降溫系統(tǒng)通過空氣與井水的直接接觸,井水蒸發(fā)帶走大棚中熱度,同時增加大棚中濕度來實現(xiàn)降溫。降溫系統(tǒng)主要由水井、進水管、儲水槽、濕簾、風機和出風口組成。濕簾由特殊的纖維紙粘結而成,相鄰兩層纖維紙傾斜方向相反,形成一系列通道,增大了濕簾與空氣的接觸面積。風機安裝在大棚的另一端,風機向外排風,迫使室外空氣通過濕簾進入室內,水經過濕簾,通過自身蒸發(fā)吸收大棚中的濕熱,實現(xiàn)降溫增濕的目的。選用井水會更有效地降低大棚內的溫度,降溫后利用棉被維持大棚內部的溫度。總體制造一個溫度、濕度、光照、通風都適宜的空間,保證香菇的生長。
1.2.5 濕簾厚度對降溫效果的影響
本試驗設置3個不同的濕簾厚度梯度,分別為0.10 m、0.11 m、0.12 m。水溫為15℃,風機距離為50 m。選擇晴天測定并記錄室外溫度和室內溫度。
1.2.6 濕簾紙間距對降溫效果的影響
設置3個不同的濕簾紙間距梯度,分別為0.05 mm,0.06 mm、0.07 mm。濕簾厚度為0.10 m,水溫為15℃,風機距離為50 m。選擇晴天測定并記錄室外溫度和室內溫度。
1.2.7 風機間距對降溫效果的影響
本試驗選用功率為1.1 kW的風機。設置3個不同的風機間距梯度,分別為50 m、60 m、70 m。濕簾厚度為0.10 m,水溫為15℃,濕簾紙間距為0.07 mm。選擇晴天測定并記錄室外溫度和室內溫度。
1.2.8 越夏試驗
將大棚隔成3段同等大小的獨立空間。分別在每個空間上進行以上3種降溫方法的處理。選擇發(fā)菌良好的香菇菌棒3 000棒,平均放置在3個空間中,進行越夏管理比較。在越夏過程中,由于溫度過高導致菌棒菌絲自溶或燒菌,會出現(xiàn)廢棄的菌棒。溫度越高,廢棄的菌棒就越多。因此,溫度過高時可以選擇晚上溫度低的時候通風。在通風過程中盡量保證菇房的濕度,防止菌棒過度失水影響香菇產量。記錄10個晴天12:00和23:00三個空間內中間離地高1 m的溫度,以及室外離地高1 m的溫度。越夏完9月中旬記錄每個處理的香菇菌棒剩余棒數和平均每棒重量。
1.2.9 出菇試驗
選擇發(fā)菌轉色完成準備出菇的菌棒3 000棒,平均放置在3個空間中進行管理。在管理的過程中給予所有的菌棒相同管理。從每個降溫處理中隨即抽取200袋進行記錄。記錄包括子實體菌蓋厚度、菌柄長和直徑、單袋香菇產量、生物轉化率。
2.1 濕簾厚度對降溫效果的影響
濕簾厚度對降溫效果的影響見圖1。
由圖1可知,隨著濕簾厚度的增加,降溫效果越來越明顯。這是由于厚度增加的同時,延長了空間與水的接觸時間,降溫效果就更明顯了。但濕簾厚度也不能無限增大,因為濕簾厚度過大,也會增加空氣通過濕簾的阻力,水簾利用率下降。因此,適宜濕簾厚度為0.12 m。
圖1 濕簾厚度對降溫效果的影響
2.2 濕簾紙間距對降溫效果的影響
濕簾紙間距對降溫效果的影響見圖2。
圖2 濕簾紙間距對降溫效果的影響
由圖2可知,隨著濕簾紙間距的增大,降溫效果逐漸降低。這是由于濕簾紙間距的增大,減少了單位體積內濕簾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使降溫效果減弱。因此在實際生產過程中要盡量縮小濕簾紙間距。因此,濕簾紙間距宜為0.05 mm。
2.3 風機間距對降溫效果的影響
風機間距對降溫效果的影響見圖3。
圖3 風機間距對降溫效果的影響
由圖3可知,隨著風機間距的增大,大棚內溫度逐漸升高。間距超過50 m后,再增大間距,降溫效果明顯下降。間距為40 m時,降溫效果比間距為50 m時更明顯,然而綜合考慮成本及降溫效果,決定風機的間距為50 m,此時可以保證降溫效果。
2.4 越夏試驗
3種降溫處理室內的溫度記錄見表1。
表1 3種降溫處理室內溫度記錄
由表1可知,通過對采用不同降溫設備的大棚室內溫度進行測定并與室外比較,得出采用草簾進行降溫,可將大棚內溫度降低1℃~3℃,采用草簾加遮陽網降溫可將大棚內溫度降低2℃~5℃,采用水簾加遮陽網的方式進行降溫,可將大棚內的溫度降低3℃~10℃,其中白天最高溫時可降低10℃~15℃,保持大棚內的溫度在25℃以下,保證菌棒質量。3種降溫處理越夏后香菇菌棒數量和重量見表2。
表2 3種降溫處理越夏后香菇菌棒數量和重量
由表2可知,越夏后采用草簾降溫的大棚,剩余正常菌棒約70%,采用草簾加遮陽網降溫的大棚,剩余正常菌棒約85%,采用水簾加遮陽網的大棚水冷新技術可保證菌棒越夏率為98%。越夏后菌棒的重量分別為越夏前的56.7%、66.7%、83.3%。說明采用水簾加遮陽網的水冷降溫新技術的大棚可以保證菌棒正常越夏,同時保持菌棒中的水分,為出菇提供保證。
2.5 出菇試驗
3種降溫處理的出菇試驗結果見表3。
表3 3種降溫處理的出菇試驗結果
由表3可知,采用水簾加遮陽網進行大棚降溫,生物轉化率最高可達81.7%。從香菇品質方面看,采用水簾加遮陽網進行大棚降溫,使得大棚內溫度保持在25℃以下,保證了香菇品質。
本試驗結果表明,采用大棚水冷降溫新技術比僅采用草簾或草簾加遮陽網效果好,可以保證香菇菌棒正常越夏出菇。大棚水冷降溫新技術中濕簾厚度為0.12 m,濕簾紙間距為0.05 mm,風機間距為50 m。大棚水冷降溫新技術可以保證香菇的正常生長,為運城市香菇產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了保證。另外,針對目前環(huán)境變化的不確定性,可以從分子生物學方面培育抗高溫、高抗蟲、高抗病的優(yōu)良品種,從根本上解決香菇栽培過程中難以克服的問題[8]。
[1]王立東,馮丹丹,吳桐,等.香菇中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藝研究[J].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15,27(2):65-68.
[2]黃書文,劉愛和,吳建雄.不同培養(yǎng)溫度與時間對香菇生殖生長的影響[J].中國食用菌,2014,33(4):65-66.
[3]薛變麗,段超,李波,等.蘋果枝木屑春栽香菇試驗[J].山西農業(yè)科學,2015,43(3):290-292.
[4]張振宇,蘇建昌,杜興程,等.適于規(guī)?;a的香菇培養(yǎng)料基質配方篩選試驗[J].中國食用菌,2015,34(3):22-24.
[5]李伶俐,應國華,呂明亮,等.不同接種期對香菇L-808栽培的影響[J].中國食用菌,2014,33(1):19-21.
[6]班新河,魏銀初,王霞,等.香菇菌袋刺孔方式及刺孔數量比較試驗[J].食用菌,2015(2):40-41.
[7]門慶永,陳梅,盧緒敏,等.黃色粘蟲板在香菇棚內的應用試驗[J].食用菌,2015(3):52-53.
[8]譚琦,潘迎捷,黃為一.中國香菇育種的發(fā)展歷程[J].食用菌學報,2007(4):48-52.
S646.1
A
1003-8310(2016)01-0076-03
10.13629/j.cnki.53-1054.2016.01.023
廢棄果枝資源化種植香菇新技術示范(201487)。
李波(1977-),男,本科,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食用菌培育方面研究。E-mail:xuebianli19890225@163.com
**通信作者:南建福(1956-),男,本科,研究員,主要從事作物栽培和旱作節(jié)水研究。E-mail:njftaiyuan@126.com
201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