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梅,劉培培
·護理學·
危重病護理評分在小兒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分析
李冬梅,劉培培
目的:分析危重病護理評分(PCIS)在小兒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急危重癥患兒150例,根據(jù)PCIS評分將其為非危重組(A組,81~100分)42例、危重組(B組,71~80分)63例和極危重組(C組,≤70分)45例,比較3組患兒病情嚴重程度和預后情況。結果:A組患兒無病死;B組病死2例,病死率為3.17%;C組病死5例,病死率為11.11%;3組患兒病死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組患兒入院后1、2、3、7 d,PCIS評分均不斷上升;B組與C組患兒入院后1、2、3、7 d的PCIS評分均高于A組(P<0.05);入院后2、3、7 d,C組患兒的PCIS評分亦均高于B組(P<0.05)。PCIS評分越高,患兒≥3個臟器功能損傷的概率越小(P<0.01)。存活患兒危重時首次PCIS評分均明顯高于自動出院和病死患兒(P<0.01),存活患兒器官功能衰竭數(shù)亦均明顯少于自動出院和病死患兒(P<0.01)。結論:PCIS評分法可有效評價患兒病情和預后情況,具有臨床推廣和應用價值。
兒科護理;危重病護理;危重病護理評分法
隨著臨床醫(yī)療護理事業(yè)的發(fā)展,不同類型的危重癥評分系統(tǒng)在各類疾病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兒科重癥監(jiān)護病房中的患兒常病情嚴重,且病情發(fā)展較快。我國通過吸收和消化發(fā)達國家經(jīng)驗,制定了符合我國國情的小兒危重癥病例評分(PCIS)標準[1-2]。臨床應用PCIS評分,可對急危重癥患兒的疾病嚴重程度、治療效果和預后情況等進行評判,有助于臨床及時進行有效干預,從而改善患兒預后。我們通過回顧性分析150例危重癥患兒的臨床資料,分析和評價PCIS評分在小兒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價值,以期為臨床應用提供參考。現(xiàn)作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收治的急危重癥患兒150例,其中男79例,女71例;年齡9個月至10歲;重癥肺炎46例,麻疹合并肺炎27例,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26例,腹瀉合并脫水22例,重癥手足口病15例,有機磷農(nóng)藥中毒14例?;純杭覍倬鶎Ρ狙芯恐橥狻8鶕?jù)入院時PCIS評分將其分為危重組(A組,81~100分)42例、危重組(B組,71~80分)63例和極危重組(C組,≤70分)45例。3組患兒在年齡、性別以及疾病類型方面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方法 根據(jù)《小兒危重病例評分法》分別對小兒入院時(0 d)和入院后1、2、3、7 d時的PCIS評分進行評估;入院后3 d,對患兒的單器官和多器官的健康、衰竭情況進行評價[2-3]。A組施行一級護理,安排患兒入住病房并對其健康狀況進行準確診斷,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B組采取重點護理,及時準確應用相關設備對患兒進行監(jiān)護,積極配合臨床醫(yī)生治療;C組患兒需進行24 h監(jiān)護的特別護理,床邊備齊醫(yī)療搶救的相關設備,時刻做好搶救準備。
*示χ2值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方差分析和t檢驗、χ2檢驗及秩和檢驗。
2.1 3組患兒病死率比較 A組患兒無病死;B組患兒中2例病死,病死率為3.17%;C組患兒中5例病死,病死率為11.11%。3組患兒病死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Hc=6.53,P<0.05)。
2.2 3組患兒PCIS評分比較 3組患兒入院后1、2、3、7 d,PCIS評分均不斷上升。B組與C組患兒入院后1、2、3、7 d的PCIS評分均高于A組(P<0.05);入院后2、3、7 d,C組患兒的PCIS評分亦均高于B組(P<0.05)(見表2)。
2.3 3組患兒臟器功能損傷情況比較 B組和C組患兒≥3個臟器功能損傷例數(shù)均明顯多于A組(P<0.01),C組≥3個臟器功能損傷的患兒例數(shù)亦明顯多于B組(P<0.01)(見表3)。
表2 3組患兒入院不同時間PCIS評分比較±s;分)
與A組比較*P<0.05;與B組比較#P<0.05
表3 3組患兒臟器功能損傷情況比較(n)
兩兩比較秩和檢驗:與A組比較**P<0.01;與B組比較ΔΔP<0.01
2.4 患兒預后與首次危重時PCIS評分和器官功能衰竭的關系 患兒首次危重后存活者的PCIS評分均明顯高于首次危重后自動出院和病死者(P<0.01);存活患兒的器官功能衰竭數(shù)亦均顯著少于自動出院和病死患兒(P<0.01)(見表4)。
PCIS評分法包含了生理學、生命特征、意識強弱等項目,對于患兒病情可以給出系統(tǒng)、全面的評估,對危重癥患兒的器官衰竭程度能夠進行有效評價,對不同評分等級的患兒采取相應護理,可幫助改善患兒預后。研究[4-7]表明,PCIS評分>80分時,患兒的病死率較低;而PCIS評分≤80分時,患兒病死的風險較高。因此,對于PCIS評分≤80分的危重或極危重患兒需進行密切監(jiān)護,隨時做好實時搶救與護理準備是挽救患兒的重要舉措。本研究中,A組患兒未出現(xiàn)病死,B組病死2例(3.17%),C組病死5例(11.11%),3組患兒病死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與已有研究[1-2]結果一致,提示危重癥患兒的PCIS評分越低,病死的風險越大。在危重癥患兒進行護理過程中,可根據(jù)患兒入院不同時間的PCIS評分,制定出相應的時間-PCIS評分曲線,根據(jù)多次PCIS評分可以實時掌握患兒的疾病動態(tài),客觀、準確地把握患兒病情,從而采取相對應的治療方法[8-10]。本研究結果顯示,對患兒采取針對性治療后,3組患兒的PCIS評分均隨入院時間的增加而逐漸增加;C組患兒入院時PCIS評分均低于A組與B組(P<0.05),而B組和C組患兒入院后1、2、3、7 d的PCIS評分均低于A組(P<0.05)。提示實時、多次的PCIS評分是對患兒疾病的客觀評價,可幫助對患兒的疾病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控,為臨床治療和護理提供參考。
表4 患兒預后與首次危重時PCIS評分和器官功能衰竭的關系
預后n器官功能衰竭數(shù)/個首次危重時PCIS評分/分存活129 0.5±0.484.7±8.3自動出院142.2±0.4**73.8±9.8**病死73.1±0.3**##62.1±3.2**##F—241.8833.34P—<0.01<0.01MS組內——0.157
與存活比較**P<0.01;與自動出院比較##P<0.01
患兒PCIS評分與器官衰竭情況之間亦有相應聯(lián)系,患兒的PCIS評分越低,其器官衰竭情況越嚴重[11]。本研究結果顯示,B組和C組患兒≥3個臟器功能損傷例數(shù)均明顯多于A組(P<0.01),C組≥3個臟器功能損傷的患兒例數(shù)亦明顯多于B組(P<0.01)。相關研究[11-14]發(fā)現(xiàn),器官損害是引發(fā)患兒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當PCIS評分≤70分時,患兒出現(xiàn)多器官損害的風險增加;評分越低,風險越大。本研究結果與之相一致。
綜上,PCIS評分能夠對危重癥患兒進行客觀評價,多次PCIS評分可幫助醫(yī)護人員實時掌控患兒病情,制定有效治療方案和護理方法,在患兒出現(xiàn)緊急情況時做到最快最有效的應對處理,從而提高患兒的治療效果,改善患兒的生存率。且PCIS評分法操作簡單,實用性強,針對性地護理也有助于減少護理資源的浪費和患兒家庭的經(jīng)濟負擔,在臨床中應用價值較大。
[1] 余紅蕾,周青山.PICU感染性休克患兒死亡危險因素的臨床分析[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4,1(12):1892.
[2] CULLER SD,KUGELMASS AD,BROWN PP,etal.Trends in coronary revascularization procedures among medicare beneficiaries between 2008 and 2012[J].Circulation,2015,131 (4):362.
[3] 李素華,陳雪夏,陳益平,等.簡化的小兒危重病例評分法對危重型手足口病的診斷價值[J].國際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雜志,2012,39(6):390.
[4] 韋艷丹.小兒危重癥病例評分在兒科重癥監(jiān)護室的應用價值[J].中國處方藥學,2014,5(1):18.
[5] 齊英征.降鈣素原與小兒危重病例評分對膿毒癥患兒預后的影響[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4,16 (2):190.
[6] CLSI(NCCLS).Performance Standards for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twentieth informational Supplemant[S].Wayne,PA:CLSI,2010.
[7] DUDECK MA,WEINER LM,ALLEN-BRIDSON K,etal.National Healthcare Safety Network (NHSN) report,data summary for 2012,Device-associated module[J].Am J Infect Control,2013,41(12):1148.
[8] 劉迎春,彭宗銀,熊國英,等.APACHE評分在危重病患兒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30(6):723.
[9] LACHMAN P,YUEN S.Using care bundles to prevent infection in neonatal and pediatric ICUs[J].Curr Opin Infect Dis,2009,22(3):224.
[10] WOLBRINK TA,KISSOON N,BURNS JP,etal.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rnet-based knowledge exchange platform for pediatric critical care clinicians worldwide[J].Pediatr Crit Care Med,2014,15(3):197.
[11] 張慧,王瑩,李璧如,等.兒童重癥監(jiān)護病房死亡病例臨床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2014,1(7):664.
[12] 謝峰,田艷娟.小兒危重病例評分法在兒童重癥監(jiān)護病房中的應用[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35(5):583.
[13] 愛英,何方.危重評分與兒童死亡風險評分在兒童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中的作用探討[J].臨床肺科雜志,2013,18(11):2104.
[14] PUNYADARSANIYA D,WINTER C,MORK AK,etal.Precision-cut intestinal slices as a culture system to analyze the infection of differentiated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by avian influenza viruses[J].J Virol Methods,2015,212(1):71.
(本文編輯 盧玉清)
2016-07-20
蚌埠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 兒科,安徽 蚌埠 233004
李冬梅(1986-),女,護師.
1000-2200(2016)12-1702-03
R 473.72
A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1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