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超
·臨床醫(yī)學·
非藥物干預對社區(qū)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血壓控制的影響
石 超
目的:探討非藥物干預對社區(qū)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及血壓控制效果的影響。方法:160例社區(qū)高血壓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80例。對照組施行單純的藥物干預治療;觀察組施行藥物干預的同時施行非藥物干預治療。結果:干預后,觀察組臨床護理滿意度與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心力衰竭發(fā)生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干預后血壓均優(yōu)于干預前(P<0.01);干預后觀察組血壓優(yōu)于對照組(P<0.01)。結論:針對社區(qū)高血壓患者,行藥物干預的同時施行非藥物干預后,與單純的藥物干預相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患者血壓控制效果也較好,值得推廣應用。
高血壓;非藥物干預;生活質量;血壓控制
高血壓是一種較常見的疾病,發(fā)病率和患病率都較高,最主要的特點是血壓升高,伴或不伴其他系統(tǒng)的損害[1]。臨床工作中,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是收縮壓≥140 mmHg,舒張壓≥90 mmHg。采取合理干預控制好高血壓患者血壓,預防可能出現(xiàn)的嚴重并發(fā)癥尤為重要[2]。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患者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社區(qū)高血壓患者施行非藥物干預,可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旨在分析非藥物干預對社區(qū)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及血壓控制的影響?,F(xiàn)作報道。
1.1 一般資料 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選擇160例社區(qū)高血壓患者,均經過嚴格的臨床診斷,年齡25~72歲。將16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80例。觀察組男46例,女34例,原發(fā)性高血壓61例,繼發(fā)性高血壓19例;對照組男48例,女32例,原發(fā)性高血壓69例,繼發(fā)性高血壓11例。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因、病程等一般資料均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施行單純的藥物干預治療,觀察組施行藥物干預的同時施行非藥物干預治療。非藥物干預治療具體措施如下[3]:(1)健康教育,由于基層患者的文化程度相對較低,對高血壓的醫(yī)學知識了解的較少,需加深社區(qū)高血壓患者對醫(yī)學知識的了解,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以及非藥物干預的依從性。開展健康教育使患者樹立合理的健康理念,及時就診,按時按規(guī)律服藥,了解治療過程中該注意的問題,積極有效地配合醫(yī)生的治療。包括①高血壓疾病知識的具體宣教;②血壓測量的具體方式和具體方法;③降壓藥物的藥物依從性;④較好控制個人情緒。定期向社區(qū)高血壓患者進行高血壓知識的宣教,告知患者控制好血壓,高血壓并不可怕,但需終生服藥。(2)行為干預,高血壓是一個需要進行綜合性治療的疾病,生活的行為會影響血壓的高低,因而,醫(yī)護人員要告知患者進行合理的行為方面的干預,以達到在行為上較好地控制血壓效果。教會患者良好的行為方式,改變生活中影響血壓的不良行為,進一步促進身心的健康。(3)飲食干預,由于高鹽飲食是導致高血壓發(fā)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因而,在飲食方面,限制鈉鹽的攝入顯得尤為重要,告知患者平時多吃蔬菜,多吃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多吃水果等,盡量少吃高脂肪的食物。(4)戒煙戒酒,醫(yī)護人員要告知患者戒煙戒酒,戒煙包括主動戒煙和被動戒煙,戒酒要嚴格,盡量做到滴酒不沾。(5) 適當?shù)倪\動鍛煉,在合理治療干預的情況下,建議患者進行合理的運動鍛煉,加強機體的耗氧量,提高機體運動的耐力和能量消耗,從而達到控制體質量的目的。(6)心理護理,人在患病以后,會產生很大的心理負擔,影響情緒以及生活質量,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拉近醫(yī)患之間的心理距離,使得患者對醫(yī)務人員產生信任和依賴,從而達到消除患者不良情緒的目的。(7)告知患者預防高血壓并發(fā)癥的重要性,高血壓這一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高血壓產生的并發(fā)癥,如高血壓危象、高血壓腦病、腦血管病、心力衰竭(心衰)、慢性腎衰竭及主動脈夾層等,讓患者意識到這一點,提高自身積極控制血壓的能動性。(8)電話隨訪,定期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記錄患者血壓的改變情況和患者的用藥情況,監(jiān)督患者遵醫(yī)囑服藥的情況,告知患者出現(xiàn)并發(fā)癥一定要及時就醫(yī)。(9)提升護理人員的護理觀念,在以往治療中,護理人員常常以疾病為中心,及時執(zhí)行醫(yī)囑,而如今,需要轉變以患者為中心的觀念,從身心方面考慮患者的需要,滿足其相關需求,使患者的生活質量有所提高。(10)合理的人員分配,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不好,病情相對較重,要提供優(yōu)質服務,需要對護理人員進行有效分配,無論是白班還是夜班,使患者的優(yōu)質服務得以保障。(11)監(jiān)管制度落到實處,護士長應每天進行查房,觀察社區(qū)高血壓患者護理的實施情況,看護理人員是否實施到位。
1.3 滿意度評價標準 對2組患者死亡率、腦出血發(fā)生率及臨床護理滿意度等相關指標進行比較。由我院護理部和臨床醫(yī)生制定調查問卷,發(fā)放給社區(qū)高血壓患者,采用筆答的形式,總分100分,發(fā)出160份,收回160份,對護理的質量以及患者護理的滿意度進行調查,對調查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滿意:91~100分;基本滿意:81~90分;不滿意:80分及以下。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χ2檢驗、秩和檢驗和配對t檢驗。
2.1 2組患者死亡率和腦出血發(fā)生率比較 2組患者死亡率、腦出血發(fā)生率、高血壓危象發(fā)生率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心衰發(fā)生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死亡率和腦出血及心衰發(fā)生率比較[n;百分率(%)]
分組n死亡率腦出血發(fā)生率高血壓危象發(fā)生率心衰發(fā)生率觀察組80 4(5.0)6(7.5)6(7.5) 4(5.0)對照組808(10.0)11(13.8)14(17.5)14(17.5)χ2—0.440.660.66 6.27P—>0.05>0.05>0.05 <0.05
2.2 2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比較 2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比較[n;百分率(%)]
2.3 2組患者干預前后血壓控制效果比較 2組患者干預后血壓均明顯優(yōu)于干預前(P<0.01);干預后觀察組血壓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1)(見表3)。
表3 2組患者干預前后血壓控制效果比較
高血壓患者降壓的最終目的是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因而,在加強合理用藥的同時,也要做到合理的非藥物干預治療[4]。即改善生活行為,如減輕體質量、減少鈉鹽的攝入、戒煙限酒以及增加運動等。
高血壓以往的治療中,中心是患者,而現(xiàn)如今,治療的中心是群體。讓患有高血壓社區(qū)群里中的每一個人都能達到較好的降壓,是我們治療的終級目的。與此同時,在護理方面,無論在思想觀念上還是醫(yī)療行為上,都能做到為患者著想,一切相關護理活動把患者放在第一位,為患者提供的醫(yī)療護理服務應具有優(yōu)質、高效、低耗、滿意、放心的特點。護理人員應該做到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贏得患者家屬的支持,采用有效的護理措施提高患者臨床護理的滿意度。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心衰的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血壓控制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 (P<0.05)。
綜上所述,針對社區(qū)高血壓患者行非藥物干預治療后,與單純的藥物治療相比,提高了護理工作的工作質量,同時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有所提高,血壓控制的效果也比較理想,值得在社區(qū)醫(yī)院的臨床工作中進行推廣應用。
[1] 方張英,孫海紅.非藥物干預在社區(qū)高血壓防治中效價評估[J].中華醫(yī)師進修雜志,2012,35(22):102.
[2] 王賢初,巫云輝,李玥,等.社區(qū)高血壓患者非藥物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3,24(10):29.
[3] 劉曉輝.社區(qū)老年高血壓的非藥物干預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5):1226.
[4] 徐韶明.社區(qū)高血壓綜合性干預的效果臨床評價[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2,3(6):46.
(本文編輯 劉暢)
Effect of the non-drug interv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n community hypertension patients
SHI Chao
(XichengDistrictWestChang′anAvenueCom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Beijing100031,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non-drug interv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n community hypertension patients.Methods:One hundred and sixty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80 cases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ere intervened with drug and drug combined with non-drug,respectively.Results:After drug intervention,the difference of the clinical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difference of the incidence of heart failur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blood pressure in two groups after intervention was better than that before intervention,and the blood pressur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0.01).Conclusions:Compared with the community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tervened with single drug,the drug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non-dru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control blood pressure of patients,which is worthy of use in clinic.
hypertension;non-drug intervention;quality of life;blood pressure control
2015-10-31
北京市西城區(qū)西長安街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100031
石 超(1983-),女,全科醫(yī)師.
1000-2200(2016)12-1605-03
R 544.1
A
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6.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