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潔
(上海市第二康復醫(yī)院檢驗科 200431)
?
·個案與短篇·
Gilbert綜合征1例臨床分析
周潔
(上海市第二康復醫(yī)院檢驗科200431)
關鍵詞:Gilbert綜合征;膽紅素;饑餓試驗
Gilbert綜合征(GS)也稱先天性非溶血性黃疸,最早由Gilbert和Lereboullet在1901年就提出,是一種肝臟無器質性的病變。因為肝細胞攝取間接膽紅素(IBil)障礙,導致肝細胞微粒體內(nèi),缺乏葡萄糖醛酸轉移酶,又或是與IBil結合的清蛋白障礙,導致血液里非結合膽紅素升高,以這些為主要表現(xiàn)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任何年齡均可發(fā)生,但臨床癥狀多較輕微,許多病例是由體檢或其他疾病求診時,偶爾被發(fā)現(xiàn)的。GS起病隱匿,癥狀又輕微,黃疸表現(xiàn)為間歇性、波動性,并可自行消退,臨床并無特異性表現(xiàn),易被忽視或誤診為某些治療的副作用,造成常被誤診。因非結合膽紅素是脂溶性的,故會慢慢累積,易和神經(jīng)細胞結合,出現(xiàn)相關的神經(jīng)癥狀,如:健忘、記憶力下降等?,F(xiàn)將本科室化驗時發(fā)現(xiàn)的1例GS報道如下。
1病例資料
患者,女,30歲,國家事業(yè)單位職工,體檢發(fā)現(xiàn)總膽紅素(TBil)和IBil升高,膚黃,勞累后有乏力,食欲缺乏,食油膩后肝區(qū)不適,無腹痛,無皮膚瘙癢。收集患者的一般資料、臨床表現(xiàn)、檢驗數(shù)據(jù)、實驗室檢查、饑餓試驗等結果。體格檢查結果:體溫37.0 ℃,心率68 次/分,血壓118/88 mm Hg。患者神智清楚,皮膚有輕度黃染,心肺肝脾正常。查三大常規(guī),甲狀腺功能,甲、丙、戊型肝炎抗體及乙肝兩對半,自身免球蛋白、銅藍蛋白、自身免疫抗體、抗核抗體、腎功能、心肌酶均正常。腹部B超正常。肝功能:TBil 26.25 mol/L,IBil 25.25 mol/L,其余肝功能指標均為陰性。家族中母親有慢性膽囊炎、膽結石、膽紅素增高。影像學檢查:超聲檢查肝膽未見異常。饑餓試驗結果:第1次檢測,TBil為22.65 mol/L,IBil為22.48 mol/L,空腹24 h后行第2次檢測,TBil為42.66 mol/L,IBil為39.43 mol/L,饑餓試驗結果陽性(空腹24 h后,血清IBil比原水平增高1倍及以上) ,提示GS。隨訪結果:患者服用熊去氧膽酸軟膠囊1個療程后(14 d),TBil、IBil未降至正常。
2討論
GS患者中以青少年居多,臨床表現(xiàn)為:長期、間歇性輕度黃疸,多無明顯臨床癥狀及體征,也可有乏力、右上腹不適、惡心等,飲酒、饑餓、感染或妊娠時加重,黃疸呈持續(xù)性或間歇性,可有肝大[1-2]。GS以18~30歲人群多見,發(fā)病率可達3%~12%,男女比例為10∶1。由于GS診斷缺乏特異性,故誤診、漏診較多[3]。目前GS診斷標準參考如下:(1)黃疸是此病的唯一臨床表現(xiàn),并常因勞累、饑餓、感染等加重;(2)多數(shù)無癥狀,或僅有輕度消化道癥狀及乏力;(3)多次血檢均顯示非結合膽紅素水平升高,肝酶學指標正常;(4)饑餓試驗陽性;(5)檢測UGT1A1突變基因為診斷金標準;(6)苯巴比妥藥物治療有近期療效,需于1年到1年半內(nèi)隨訪2~3次,無其他檢查異常,排除其他疾病,即可診斷GS;(7)熊去氧膽酸等消炎利膽類藥物無效[4]。GS臨床特點:(1) IBil增高,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等肝酶檢測正常,尿膽紅素陰性,尿膽原不增高;肝炎病毒標志物和溶血性貧血檢測無異常,肝、膽、胰影像學檢查無異常;(2)可有家族史;(3)臨床表現(xiàn)除慢性波動性黃疸外,多無其他癥狀,疲勞、應激、緊張、飲酒、感染等常為發(fā)生和加重的誘因;(4)肝組織病理檢查可見肝小葉結構完整,部分病例可見中央?yún)^(qū)周圍區(qū)域肝細胞漿內(nèi),有較細的棕褐色色素顆粒沉積,肝細胞可有輕度水樣變性、脂肪變性等,小葉及竇腔內(nèi),少量炎細胞浸潤,膽管輕度增生等;(4)苯巴比妥類藥物可增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轉移酶(UGT)的活性,饑餓時,可促使UGT活性降低;(5)本病為良性疾病,預后良好,對健康無礙,治療上解除誘因,囑咐患者勿著涼、勿飲酒,一般無需特殊治療[5]。
參考文獻
[1]陳灝珠,林果為.實用內(nèi)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827-1828.
[2]李娟,曲金寧,張云麗,等.Gilbert 綜合征8例臨床特征分析及文獻復習[J].肝臟,2015,20(2):129-131.
[3]許善戰(zhàn).Dubin-Johnson綜合征1例報告[J].浙江實用醫(yī)學,2013,18(2):156.
[4]陳忠明.Gilbert綜合征一例臨床分析[J].云南醫(yī)藥,2014,35(2):269-270.
[5]應靈軍,戴桂萍,邵輝,等.6例Gilbert綜合征臨床分析及文獻復習[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2(7):142.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6.14.068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4130(2016)14-2046-01
(收稿日期:2016-01-19修回日期:2016-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