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作順
(北京警察學院,北京 102202)
理論與方法探索
基于智能手機的微視頻教學在警務技能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孫作順
(北京警察學院,北京 102202)
作為多媒體教學中一種新的形式,基于智能手機的微視頻教學受到了許多教師的青睞。利用智能手機進行微視頻教學,可以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幫助學生迅速掌握技術動作,培養(yǎng)其自學和思考能力。教師在具體操作中需要正確、合理地使用微視頻教學,才能取得良好教學效果,達到預期教學目標。
智能手機;微視頻教學;警務技能教學
微視頻作為視頻的一種類型,在網(wǎng)絡視頻行業(yè)乃至學術界都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概念,不同行業(yè)對其稱呼也不同,如數(shù)字短片、短電影、微視頻、微電影等。目前,學術界對微視頻的定義大多采用優(yōu)酷網(wǎng)總裁古永鏘的表述:微視頻是指個體通過PC、手機、攝像頭、DV、MP4等多種視頻終端攝錄、上傳至互聯(lián)網(wǎng)進而播放共享的0.5~20min,內(nèi)容廣泛的,視頻形態(tài)多樣,涵蓋小電影、紀錄短片、DV短片、視頻剪輯、廣告片段等的視頻短片的統(tǒng)稱。第一視頻網(wǎng)認為,微視頻是3~5min的適合于所有終端瀏覽和展示(尤其是手機)的視頻片段。短、精、快,大眾參與性,隨時隨地的隨意性是微視頻的最大特點。根據(jù)文獻資料及其他學者的研究,筆者認為,作為一種承載信息的可視化媒介,在教育教學中,微視頻主要是指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規(guī)律拍攝或制作的,時間長度不超過5min,用于幫助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可在手機、平板、電腦等視頻移動終端反復播放和傳播的視頻片段的統(tǒng)稱。
2.1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
長期以來,警務技能教學過程中,學生主要通過教師的示范和講解被動地獲取相關的技能和知識,一段時間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難以被調(diào)動起來,求知欲隨之下降?;谥悄苁謾C的微視頻教學,可以將同樣的教學內(nèi)容以視頻動畫的方式,直觀、形象、生動地向?qū)W生展現(xiàn)出來。一方面,通過觀看感染力強的視頻動畫,學生可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迅速了解相應的知識技能,獲取相應的印象和概念;另一方面,學生可根據(jù)教師的要求拍攝自己練習過程中的技術動作,然后相互討論分析,及時獲取反饋,課堂參與意識和主體意識逐漸被激發(fā)出來。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及時了解學習的結果,包括看到自己所學知識在實踐中應用的成效,練習動作的正確與否等,均可啟發(fā)學生進一步努力學習的動機。
2.2 幫助學生迅速掌握技術動作
運動心理學研究表明,形成正確的動作概念和視覺表象是運動技能形成的重要前提和基礎。警務技能常規(guī)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有些技術動作的示范過程中,常常難以做到慢速示范、分解示范和多次示范,這不利于學生在頭腦中快速地的建立動作概念。基于智能手機的微視頻教學,可以通過對復雜技術動作的重放、慢放、定格等方式,幫助學生明確課堂難點,弄清所要學的技術動作要領及其結構,在頭腦中形成正確的動作概念,為迅速掌握技術動作奠定基礎。學生還可以通過觀看自己的動作視頻,對自身技術動作獲得清晰的感知和反饋,幫助自己快速改掉錯誤動作。
2.3 培養(yǎng)學生自學和觀察思考能力,拓寬學生知識視野
與傳統(tǒng)的警務技能教學不同,基于智能手機的微視頻教學是微型學習理論的一種實踐。微型學習理論在2004年首次被學術界提出,該理論認為,微型學習是一種利用移動通信技術實現(xiàn)的雙向互動交流學習方式,可以使學習者實現(xiàn)在任何時間和地點的學習;是一種以多媒體、跨平臺、小容量的網(wǎng)絡微內(nèi)容為學習單元的個人學習方式。教師可以在課前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通過手機傳送給學生,以便學生課前預習。課堂上,教師在播放視頻前有針對性的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觀看視頻,提高學生的觀察和思考能力,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討論,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F(xiàn)如今,網(wǎng)絡視頻資源、文字圖片資料的豐富便捷為學生查找收集相關學習材料提供了保障,無論是理論知識還是學習訓練視頻,學生都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需要自行探究學習,啟發(fā)思維、拓寬視野的同時,深化知識層次結構。
2.4 操作簡單靈活,互動分享更方便
隨著具有上網(wǎng)和視頻播放、拍錄功能的智能手機在學生中的普及,利用手機進行視頻拍攝并上傳網(wǎng)絡進行分享交流已經(jīng)成為學生的一種重要生活方式。在警務技能教學中,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可靈活利用自己的智能手機進行微視頻拍攝,通過智能手機中視頻播放器和上網(wǎng)功能,實現(xiàn)視頻的慢放、回放和暫停,分享相關的視頻、圖片和文字。基于智能手機的微視頻教學,不僅解決了多媒體教學中的設施問題,而且操作簡單、隨時可行、靈活方便,學生互動分享快捷,教學過程中不影響其他班級上課,因此具有自身獨特的優(yōu)勢。
3.1 微視頻的選擇與剪輯
利用手機進行微視頻教學時,首先要根據(jù)教學大綱、具體教學內(nèi)容及教學需要,選擇和剪輯要用的微視頻。可利用微視頻教學重點解決那些教學中講授復雜、示范困難、學生可能會存在疑惑的內(nèi)容,視頻內(nèi)容要有針對性、目的性;也可利用微視頻對學生已經(jīng)掌握的內(nèi)容進行復習和鞏固或拓展學生視野等。在剪輯微視頻時,盡量包含正確的技術動作和一些典型的錯誤技術動作,突出技術動作的難點和要點。教師之間可相互探討,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微視頻教學資源的整理和編輯工作。
3.2 基于智能手機的微視頻教學在警務技能教學中的具體操作
3.2.1 課前準備 教師和學生在課前都要做好準備。教師不僅要根據(jù)要求做好微視頻的選擇和剪輯,同時還要掌握視頻播放的時間、播放的次數(shù),對視頻內(nèi)容做到充分熟悉,并提前準備好讓學生回答和討論的相關問題。學生在課前要按照教師的要求,提前做好課前預習和準備。
3.2.2 課中操作 首先,明確問題和要求。教師在播放視頻之前應進行必要的講解,明確指出應掌握的知識點和技術動作,在視頻播放前給學生提出具體的問題和要求,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有針對地觀看視頻。其次,控制課堂紀律和視頻播放時間。教師可和學生同步觀看視頻,也可讓學生自己反復觀看視頻或慢放視頻。其間,教師要控制課堂紀律,保證學生按要求觀看視頻,防止學生以觀看視頻的名義進行其他活動。視頻觀看的時間不易過長,10~15min為宜。再次,問題的分析討論和教師的總結示范。觀看視頻后,教師可組織學生回答先前提出的問題,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探討和思考。然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討論回答進行總結點評,針對技術動作的重難點再進行部分示范,強化技術動作。最后,針對錯誤動作的視頻拍攝。學生進行技術動作的模仿和練習時,教師針對學生中出現(xiàn)的典型錯誤,可用手機進行局部的視頻拍攝,強化學生對技術動作的理解和認識。
3.2.3 課后復習與練習 作為一門實踐性課程,學生想要完全掌握要學的技術動作,不僅需要課堂上的學習和練習,更需要課下大量的練習和復習。學生在課下進行練習時,如果對技術動作不確定,可參考教學的微視頻進行自主復習和學習,還可將自己的動作拍下來與教學的微視頻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另外,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課下作業(yè)進行攝錄,根據(jù)學生提交的視頻進行課下作業(yè)的檢查和反饋,充分發(fā)揮課下作業(yè)的作用,促進學生熟練掌握所學的技術動作。
在利用微視頻進行教學時,要注意以下事項:(1)必須保證練習的實效為前提。任何教學方式或方法都是以提升學生知識和技能為目的的,教師在注重教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的學和練。(2)要注意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由于每個學生身體素質(zhì)及對事物理解能力的不同,因此最后達到的目標也應有所區(qū)別。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條件,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區(qū)別對待,引導鼓勵學生做到自己的最好,避免因為過高的目標讓學生失去繼續(xù)學習的信心、動力和興趣。(3)處理好微視頻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的關系。傳統(tǒng)的警務技能教學和微視頻教學是繼承與發(fā)展的關系,兩者并不是相互孤立和排斥的,更無法相互取代,只有教師能夠?qū)烧哂猩钊氲恼J識,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實現(xiàn)預期的教學目標。
[ 1 ]范青.微視頻教學資源的研發(fā)與應用研究——以《教育技術研究方法》為例[ D ].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
[ 2 ]胡艷.微視頻教學資源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D ].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3.
G80-05
A
1674-151X(2016)12-104-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23.053
投稿日期:2016-09-27
2015年北京警察學院《警務實戰(zhàn)技能Ⅱ》課程建設研究項目階段成果(2015JZD29)。
孫作順(1986—),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警務技戰(zhàn)術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