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士敏1 金燁21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園林綠化管理處; 2秦皇島職業(yè)技術學院
芻議風景園林設計“借景”理法
梁士敏1 金燁2
1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園林綠化管理處; 2秦皇島職業(yè)技術學院
借景是園林設計中的重要的藝術手法之一,運用這一手法,可突出園林景觀的自然之美,豐富景觀內容及層次,并達到寓情于景、情景相生的效果,對于突出景觀主題、營造景觀意境,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闡釋了借景的理論內涵,并分析了借景理法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策略。
風景園林 設計 借景 內涵 應用
風景園林設計中的借景,源自傳統(tǒng)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如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物我一體等,其文化理念的內核,是傳統(tǒng)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1]。所謂的借景,具體來說就是造景中的“借勢”和“借宜”,其中的“勢”與“宜”,指用地的“勢”與“宜”和人文的“勢”與“宜”。借景理法最重要的要素是造景所在地的地勢、生態(tài)、氣候、植被、土壤等自然條件。人文因素也是借景理法的重要內容,即將人文之美、文化之美,通過一定的手法巧妙地融入到自然之美中,使二者渾然一體,既增加了自然景觀的內涵與深度,又為人文文化的表達提供了美好的載體。
(一)巧于因借,精在體宜。這句話源自中國第莫名的園林藝術理論專著《園冶》。其中的“因”,指運用園林內部用地條件進行加工和改造。具體來講,就是說根據(jù)地勢高低、地塊的形狀、水流和石塊的分布等,善于利用和憑借原有條件,適合設置什么景觀就設置什么景觀。其中的“借”偏向于指園林內外的聯(lián)系,也就是突破園林的空間局限,將內外之景觀融為一體。具體方法上,對園林之外的景觀通過一定的手法納入園林景觀之內,對于有礙觀瞻的,則運用一定手段進行屏蔽。
(二)景到隨機。借景理念追求天然意趣,關于捕捉天然景觀元素,因地制宜,隨機造景,巧妙地運用到造景設計中,達到形散神凝,物斷脈連,雖由人工,宛若天開的境界。
(三)借景無由,觸情俱是。這個理論承襲了傳統(tǒng)文化中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即園林造景不僅追求景觀本身之美,還有寓情于景,通過欣賞景觀激發(fā)人的某種情感。它是對形式之美、外在之美的一種超越,賦予景觀以人的思想、理想和情感,寄情于景,以情彰景,使園林景觀達到更高的審美效果。
(一)主題設計。園林景觀的設計也是藝術創(chuàng)造的一種,要求“主題為先”,也就是說,在創(chuàng)作之前,首先要胸有城府,結合“地之宜”和“人之宜”,確定要追求的景觀意境,通過意境的內涵和特點,進而確定設計的主題。在主題確定的過程中,不僅要追求景觀所承載的外在功能,更要在此基礎上追求一種藝術層面的境界[2]。這種境界,從主觀上來講,要能夠表達設計者的思想與追求;從客觀上來講,要使游者能夠觸物生情,滿足情境交融的審美需求。另外,從市場經濟的角度講,景觀主題的設計也要學習產品設計的理念,即產品的市場定位、服務的對象,這對于景觀主題的確定具有方向性的重要作用。
(二)用地分析。在設計之前,先要對景觀用地進行細致的考察,分析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研究哪些因素可“借”,哪些因素與設計主題不符??疾斓膬热葜饕獮榈貏荨⒌匦?、氣候、水流、植被、濕度等。在掌握用地情況后,對用地進行分析,其原則一般為盡量利用現(xiàn)有的用地條件,巧妙地將各種景觀元素融入到景觀設計中,不對其進行大的改造。對于用地的不利因素,盡可能通過某種手法進行修飾、美化,實在沒有價值的,則考慮運用自然手法進行遮蔽。另外,除對園林內部用地進行考察外,還要對鄰近景觀進行考察,使園林景觀設計與周邊景觀有機銜接,不致產生大的落差,同時考慮“外景內借”的需要。
(三)景觀布局。布局是對各個景觀單元的整體安排,這種安排要遵循一定的藝術規(guī)律。布局的設計,要避免單調、單一、直白、平鋪直敘,而要追求曲婉之美、節(jié)奏之美,綜合運用抑揚頓挫、虛實相生、徐疾相宜等手法。一般來講,在景觀入口處,應當鮮明地呈現(xiàn)主題;然后,逐步深入地進入主題;在景觀主體部分,集中地展示景觀的精華,給人以藝術的沖擊震撼,使人充分釋放情感,達到審美的高潮;最后逐漸放緩節(jié)奏,給人以回味無窮之感[3]。
(四)命名設計。園林景觀的命名,是“借人文之宜”的重要表現(xiàn)方面,一個好的名稱,不僅是標明了身份、名稱,更重要的是承載著人文歷史、傳統(tǒng)文化、著名典故,甚至寄托著人的精神追求,表達著理想信念。景觀命名設計,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一是借景興名,如怡紅亭、環(huán)翠閣、朝霞榭等;二是借感興名,如聽雨軒、靜心閣、清逸園等;三是借史興名,如藏孔石、待鳳軒、晏坐巖等。
(五)規(guī)劃方法。在園林景觀規(guī)劃中,如果方法運用得當,可將無限之景借入有限空間之中,其類別一般有下面幾種:一是近借,即將園林附近的景觀借入園內,與園內景觀形成銜接、響應和襯托的關系;二是遠借,即將適于遠觀的景觀借入園內,如遠山、夕照等;三是鄰借,即在園林內部可以欣賞到鄰近的景觀;四是互借,即身處兩個景觀,都可以欣賞到對方的景觀內容;五是仰借,即在園林欣賞到高處的景觀,如高塔、峻嶺等;六是俯借,即在園林高處,可俯視到低處的景觀;七是應時借,即應季節(jié)、氣候、天氣的變化,借入氣象、天文以及綠植花草的季相變化景觀。借景的方法一是通過清除障礙物來開辟視野;二是將觀景的高度進行提升,使視野更加開闊,將園林外部的景觀納入園內視線;三是在煙霧、云霞、雨雪、林濤等虛影可觀處設置觀景平臺,借入虛景。
風景園林設計中的借景理法,是對中國傳統(tǒng)園林藝術的傳承,其理論內涵主要體現(xiàn)在巧于因借、精在體宜,景到隨機,借景無由、觸情俱是三個方面。在借景理法在風景園林設計的應用上,主要體現(xiàn)于主題設計、用地分析、景觀布局、命名設計和規(guī)劃方法上。
[1]向清.中國風景園林設計中的”借景”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3):3097.
[2]劉宇.借景在現(xiàn)代風景園林設計中的運用探討[J].山東工業(yè)技術,2015,(20):218.
[3]呂杰.風景園林設計中的”借景”理念探討[J].現(xiàn)代園藝,2015,(8):82.
梁士敏(1984-),男,漢族,黑龍江省安達市、現(xiàn)供職單位: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園林綠化管理處,學歷:研究生、學位:碩士、研究方向:園林綠化工程技術;金燁(1984-)、女、漢族,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現(xiàn)供職單位:秦皇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歷 :本科, 學位:碩士、研究方向:高職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