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迪 (內蒙古藝術學院音樂學院 010000)
聲樂教學中的技能應用與情感表達之構合
孫一迪 (內蒙古藝術學院音樂學院 010000)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我國教育體制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化,為美育教育的科學化發(fā)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機和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聲樂教學體系主要由兩部分構成,分別是技能應用和情感表達,技能應用是情感表達的手段與途徑,情感表達是技能應用的最終目的,兩者之間相輔相成,互為整體,因此,在聲樂教學中要重視技能應用與情感表達的有效構合,進而實現聲樂教學效果的最大化?;诖?,本文以聲樂教學中技能應用與情感表達相構合的重要性為主要出發(fā)點,分析聲樂教學中技能應用與情感表達的辯證關系,重在探討聲樂教學中技能應用與情感表達之構合的途徑。
聲樂教學;技能應用;情感表達
聲樂教學作為素質教育推行下的重要內容,其根本教育目的在于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fā)展,實現學生情感價值與客觀世界的有效統(tǒng)一,進而正確的反映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通過聲樂教學和演唱技巧的不斷鞏固,提升學生的聲樂綜合能力,將學生的主觀情感體驗以聲樂這一有形方式傳遞給欣賞者,并在實踐發(fā)展和教學過程之中,轉換為一種全新的藝術表現形式。因此,在聲樂教學實踐中,實現聲樂技能應用與情感表達的有效構合成為其教學的重要任務。
聲樂教學中技能應用與情感表達相構合,是當前素質教育推行下美育教育的重要教學目標,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積極的推動和促進作用。聲樂教學中技能應用與情感表達相構合,有利于學生聲樂水平的有效提高,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兩者的相互聯系和有機構成,提高學生音樂發(fā)聲技巧的同時,能為學生構建聲樂的整體框架,使學生在思想意識中形成較為統(tǒng)一和具象的藝術形象。進而更加準確的掌握情感表達的廣度和深入,在氣息、共鳴、音色等方面的控制與強化,將聲樂教學中語言文字的科學把握落實到實際的聲樂教學工作之中,技能應用的整體上得到極大的提升,訓練學生對聲樂曲目的藝術感知能力和心理體驗能力。此外,聲樂教學中技能應用與情感表達相構合,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實現聲樂教學效果的最大化,聲樂作品傳遞的最好精神狀態(tài)是,能夠引發(fā)欣賞者的精神共鳴,將自身的生活經歷、情感體驗等內容融入音樂作品之中,傳遞出音樂作品的本質精神,以一顆虔誠而熾熱的心演唱并表現聲樂作品中的情感,通過這一途徑獲得聲樂表演的最終成功。由此可見,技能應用與情感表達相構合是聲樂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居于重要地位,通過兩者的有效結合完美詮釋聲樂表演的藝術性。
聲樂教學中技能應用與情感表達是辯證統(tǒng)一的關系,兩者寓于同一個有機整體之中,是整體與部分、主體與從屬的辯證關系。技能應用是情感表達的手段與途徑,情感表達是技能應用的最終目的,聲樂作為一項獨立的綜合性學科,掌握聲樂表達能力的基礎是技能提升的重要途徑,在實踐教學中要不斷鞏固和夯實聲樂的基礎,并在此基礎上實現情感價值與聲樂作品精神主旨的高效凝結2。在聲樂教學實踐與聲樂表演過程中,要做到技能應用與情感表達的統(tǒng)一聯系,在強調聲樂技巧提高、應用能力的同時,重視情感的高效傳遞與表達。并且,通過情感表達能力的提升,不斷在聲樂教學中獲得新的認知感悟,反作用于聲樂技能的提升,在實踐教學之中,實現聲樂技能應用與情感表達的有效構合。
(一)科學掌握與應用聲樂技能
要科學掌握與應用聲樂技能,將聲樂作品的演唱技巧落實到實際的應用活動之中,進而提升自身的技巧應用能力。聲帶是聲樂演唱的基本要素,高品質的音質,能夠將聲樂作品中的藝術特性傳遞的淋漓盡致,實現語言藝術到聲樂藝術的高效完美轉型。聲樂技能的訓練一般包括氣息控制、共鳴震動、音色質感和語言咬字等幾方面,在聲樂教學中要善于利用氣息調整學生對聲樂的整體把握,及時有效的控制氣息的力度和層次,將氣息控制在小腹部分,科學利用氣息與聲帶的關系,實現音質效果的最大化3。同時,要重視呼吸對聲樂技能應用的積極作用,控制呼吸部分的肌肉,保證音色的渾圓厚重,通過氣息的科學把握,完美的詮釋音樂作品。
(二)夯實音樂基礎
要不斷夯實音樂基礎,鞏固和強化聲樂的技能應用,為技巧的提高奠定重要的核心基礎。掌握基本能力訓練,如視唱練耳、基本樂理、心理機能、分析能力及綜合藝術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培養(yǎng),視唱練耳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音準能力和視聽能力,基本樂理和分析能力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結構感和樂感,對音樂作品中的相關基礎要素進行深入分析,進一步強化對聲樂作品的科學化理解,積極有效的解讀作品作品中的精神主旨。同時,要重視對聲樂作品節(jié)奏、速度及力度的相關理解,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剩余作品的速度,掌握其潛在的發(fā)展規(guī)律,充分結合聲樂作品中的樂譜內容,同時融合演唱的實踐效果,正確區(qū)分節(jié)奏和音準,對每個音符的變動、情感交流進行細致的把握,實現音樂作品的真正價值。
(三)提高聲樂歌譜的研讀能力
要提升學生對聲樂歌譜的研讀能力,實現技能應用與情感表達之構合。在聲樂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要針對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進行有效的分析,引導學生準確掌握和了解聲樂作品中的潛在情感,對其中的內涵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與分析,這就需要學生的讀譜能力。聲樂教師要積極有效的了解和研讀聲樂作品中的旋律特征、曲式結構,并對音樂作品中的文化背景、作者的生平經歷進行了解,探究作者的聲樂作品創(chuàng)作動機,通過理性和感性相結合的認識,對聲樂歌譜進行研讀和分析,以便實現邏輯分析效果的最大化,以便更為準確的把握作品中的整體感情基調。
(四)形成以情感表達為內容的聲樂思維
要形成以情感表達為內容的聲樂思維,引導學生提高情感表達能力,并與技能應用相結合,最終實現聲樂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提升學生的聲樂綜合素養(yǎng)。聲樂教學是一種藝術創(chuàng)造類活動,教師與學生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要對聲樂作品進行再次創(chuàng)作,不斷創(chuàng)新其中的內涵及精神,形成具有自身特性的新聲樂作品。聲樂作品是思想意識、文化理念、時代背景等方面的精神傳遞,以獨具藝術感召力的方式將其中的文化氣息進行有效傳遞,引導欣賞者形成的思想感悟,并對音樂作品中的各項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和高效配置,保證技能應用與情感表達之構合。
綜上所述,若想實現聲樂教學中的技能應用與情感表達之構合,在教學過程中,要在科學聲樂技巧的基礎上融入情感的無形思想,實現歌曲打動人心的最終效果。
注釋:
1.曹文文,朱先華.論聲樂教學中情感培養(yǎng)的重要性[J].齊魯師范學院學報,2015,02:131-133+140.
2.常露.聲樂教學中的技能訓練和情感培養(yǎng)[J].美與時代:下半月,2014,08:79-80.
3.趙明.淺談民族聲樂教學中情感能力的培養(yǎng)[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4,0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