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雨佳
梅洛特星團探秘(七)
□ 王雨佳
類型 疏散星團Ⅰ3 r 疏散星團Ⅱ1 m 疏散星團Ⅰ2 m星座 麒麟座 雙子座 麒麟座梅洛特編號 M e l 5 4 M e l 5 5 M e l 5 6 M / C編號 無 無 無N G C / I C 編號N G C 2 3 0 1 N G C 2 3 0 4 N G C 2 3 0 9赤經(jīng) 0 6 h 5 1 m 4 5 . 3 s 0 6 h 5 5 m 1 1 . 9 s 0 6 h 5 6 m 0 3 . 6 s赤緯 + 0 ° 2 7′3 3″ + 1 7 ° 5 9′1 9″-0 7 ° 1 0′2 8″視星等 6 1 0 1 0 . 5視大小/直徑 1 2′ 5′ 3′類型 星系E 3 疏散星團Ⅱ3 r 疏散星團Ⅱ2 r星座 鹿豹座 麒麟座 麒麟座梅洛特編號 M e l 5 7 M e l 5 8 M e l 5 9 M / C編號 無 M 5 0 無N G C / I C 編號N G C 2 3 1 4 N G C 2 3 2 3 N G C 2 3 2 4赤經(jīng) 0 7 h 1 0 m 3 2 . 7 s 0 7 h 0 2 m 4 2 . 3 s 0 7 h 0 4 m 0 7 . 9 s赤緯 + 7 5 ° 1 9′3 6″-8 ° 2 3′2 6″ + 1 ° 0 2′4 1″視星等 1 1 . 9 5 . 9 8 . 4視大小/直徑 1 . 7′× 1 . 4′ 1 6′ 7′類型 疏散星團Ⅲ2 m n 疏散星團Ⅱ3 r星座 麒麟座 大犬座梅洛特編號 M e l 6 0 M e l 6 1 M / C編號 無 無N G C / I C 編號N G C 2 3 3 5 N G C 2 3 4 5赤經(jīng) 0 7 h 0 6 m 4 9 . 5 s 0 7 h 0 8 m 1 8 . 8 s赤緯 -1 0 ° 0 1′4 3″ -1 3 ° 1 1′3 8″視星等 7 . 2 7 . 7視大小/直徑 1 2′ 1 2′
這次要介紹的天體大部分位于麒麟座當中,雖然這些天體當中大多數(shù)和往期介紹的天體一樣是銀河系中最常見的星團,但是也有一個例外,那就是作為星系的Mel 57(NGC 2314),這次我們就從這個天體開始介紹。
這個星系的視星等很暗,表面亮度也只有13等,觀測難度比較高,在光污染很弱的情況下,使用10寸的牛反在130×的倍率下進行觀測,也只能用余光觀測到它,當倍率增加到200×左右時觀測效果較好,但是也無法分辨出星系核心。歷史上對于這個星系的有關(guān)記錄和研究非常少,目前公認它是一個E3的橢圓星系,但是也有人認為它是一個S0星系(也就是透鏡狀星系,在形態(tài)上處于旋渦星系和橢圓星系之間)。也正是因為它在形態(tài)上給人感覺非常模糊,才被錯誤地加入了原本只有星團的梅洛特星表當中。NGC 2314位于距離我們大約50Mpc的地方,作為比較,M31位于距離地球約780kpc處。2005年2月,在這個星系當中發(fā)生了一次從地球上看來最亮視星等為15.9等的Ia型超新星爆—SN 2005ai,記錄在了CBAT網(wǎng)站上(CBAT,Central Bureau for Astronomical Telegrams,IAU的天文電報中心,是IAU記錄和報道瞬時天文現(xiàn)象的官方網(wǎng)站)。
位于鹿豹座的橢圓星系NGC 2314,是梅洛特星表當中的一個例外。
中間靠左的長得像是球狀星團一樣的天體就是橢圓星系NGC 2314,視場寬度0.2°,圖片來自DSS2-optical。
麒麟座的Mel 54(NGC2301)在梅洛特星表當中算是較為出名的星團,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大小適中,也較為明亮適于觀測,也是因為它略為詭異的形狀和容易找到的位置。用10×50的雙筒就可以清楚地觀測到這個星團,它是麒麟座當中最適合用小型望遠鏡觀測的疏散星團,這也是早在1786年它就被威廉?赫歇爾發(fā)現(xiàn)的原因。這個星團在小望遠鏡和雙筒當中看起來像是一個Y字,和周圍的背景恒星區(qū)別程度很高,要找到它也很容易,只要從麒麟座δ(闕丘二)向西北方向伸展5°或者從麒麟座18(闕丘一)向南偏西移動2°就可以了。除此之外,NGC 2301也一直是天文學家們搜尋變星的熱門區(qū)域。
麒麟座的四個疏散星團,其中NGC 2301和NGC 2324位于闕丘一(麒麟座18)和闕丘二(麒麟座δ)之間,NGC 2309和NGC 2335位于M 50的兩側(cè)。
麒麟座最容易觀測的疏散星團NGC 2301,形狀像是一個字母Y,視場寬度0.875°,圖片來自DSS2-optical。
雙子座的NGC 2304,雙子座的井宿三和井宿七連線中點向南不到30′。
和周圍環(huán)境區(qū)分度很低的NGC 2304(左側(cè)的一小團),視場大小0.4°,圖片來自DSS2-optical。
雙子座的NGC 2304(Mel55)和麒麟座的NGC 2309(Mel56)在形態(tài)上很相似,而且都屬于較難觀測的疏散星團。在視寧度很好和天光污染很少的情況下也需要使用至少口徑為20cm的望遠鏡配合至少150×的放大倍率才能觀測到它們,但是能看到的成員星也許根本不到10顆,也許看起來更像是彗星而不是疏散星團。關(guān)于這兩個星團的理論研究也很少,目前我們知道它們都屬于中等金屬豐度的疏散星團,分別存在了約1億年和6億年。
NGC 2324(Mel59)無論是在大小還是視星等上都比前兩個星團更容易觀測,但是因為沒什么顯著的特點,觀測過這個星團的人也并不多,一般情況下用20cm的反射望遠鏡在100×左右的放大倍率下就可以觀測到這個星團,但是這個時候觀測到的星團看起來又小又緊密,要想分辨得清其中的成員星則需要大約30cm口徑的望遠鏡。目前已知它存在了大約4億年,是一個年輕的疏散星團,這點從它的較高的金屬豐度也能大致判斷出來。NGC 2324距離太陽系約3.8kpc,位于銀河系的英仙座旋臂外圍,距離反銀心只有35°,實際大小大約有6pc大。作為比較,昴星團距離我們約0.14kpc,實際大小大約有4pc。雖然在愛好者觀測方面NGC 2324并不是一個熱門天體,但是對于這個星團的研究卻意外地多。
同樣很難從背景恒星當中辨別出來的NGC 2309(中間偏右上側(cè)的一小團),視場大小0.4°,圖片來自DSS2-optical。
左:年輕的疏散星團NGC 2324,其中大部分恒星都呈現(xiàn)出藍色,視場0.8°,圖片來自DSS2-optical。
右:位于海鷗星云邊上的NGC 2335(圖片正中心),左下的星團就是NGC 2343,位于右側(cè)看起來獨立的星云是海鷗的頭,圖中只有海鷗的一側(cè)翅膀,中央恒星并不在圖中,視場大小1.875°,圖片來自DSS2-optical。
大犬座的NGC 2345,位于天狼增四(大犬座γ)的東側(cè)偏北。
大犬座的NGC 2345,視場大小0.8°,圖片來自DSS2-optical。
NGC 2335(Mel60)位于海鷗星云的邊上,是一個容易觀測到,但是和周圍背景恒星區(qū)分度不大的星團,一般情況下用10~15cm的小型望遠鏡就可以看到它。在同一個視場當中還能觀測到NGC 2343,單從觀賞性來講,這個星團也許比NGC 2335更適合望遠鏡觀測,但是它并沒有被包括在梅洛特星表當中。由于這兩個星團都在海鷗星云附近,低緯度的觀測者也可以嘗試對這塊區(qū)域進行深空攝影,也許會得到意外的收獲。海鷗星云的主要組成部分是IC 2177,這是一個環(huán)繞在Be星HD 53367附近的氫Ⅱ發(fā)射區(qū),由威爾士的愛好者艾薩克?羅伯茨發(fā)現(xiàn)。NGC 2335當中大約有60顆恒星,距離我們僅有約1kpc,根據(jù)這個星團當中的主序星脫離主序階段的轉(zhuǎn)折點位置判斷,它已經(jīng)存在了大約1.5億年,是一個相當年輕的星團。目前也有人認為NGC 2335和NGC 2343位于一個互相有引力牽引關(guān)系的系統(tǒng)當中,但是還沒有得到確切的證實。
大犬座的NGC 2345(Mel61)離IC 2177很近,大小和視亮度以及與周圍背景恒星的對比度也與NGC 2335很接近,用15cm的望遠鏡進行觀測的話,往南偏西方向移動一個視場就可以看到它了。但是就觀賞性來講它遠沒有NGC 2335那么吸引人,就算用150×的倍率進行觀測,也只能看得清其中的20多顆成員星,再加上對于國內(nèi)的大部分觀測者來說,這個星團的赤緯有點低,一般情況下消光現(xiàn)象都會比較嚴重。雖然比較難觀測,但是這個星團當中的巨星卻很多,2顆A型,5顆K型,共有7顆巨星。
(責任編輯 張長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