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穎琪,紀奕玲
(廣東省深圳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急診科,廣東 深圳 518112)
肺結核是臨床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臨床多采用異煙肼、利福平等兩種以上抗結核藥物治療本病,可緩解患者的癥狀。但有大量研究表明,部分肺結核患者會對藥物產生耐藥性,會引起耐多藥結核病的發(fā)生。由于此類患者的病程較長,且傳染性較強,復發(fā)率、病死率高,一旦患者治療失敗,不僅給患者的身體及心理都會產生影響,同時還會引起社會衛(wèi)生問題。因此,在抗結核治療基礎上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顯得尤為重要。集束化護理干預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是指在某種難治性疾病治療中,集合一系列有循證基礎的措施開展相關護理工作。在集束化護理干預中,無論采取何種護理措施,其均以提高治療效果及患者的生存質量為目的。由此,筆者對2012年8月-2013年8 月收治的耐多藥肺結核患者采取集束干預護理,效果令人滿意,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耐多藥肺結核患者80例,均符合耐多藥肺結核的相關診斷標準[1],經病原學檢出痰涂片結核菌呈陽性;實驗室檢查體內至少有兩種抗結核藥物。排除標準:意識障礙者;嚴重心、肝、腎等重要器官病變者;惡性腫瘤疾病者。按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0例,觀察男24例,女16例;年齡20~68歲,平均(48.5±2.4)歲;病程1~12年,平均(3.2±1.3)年。對照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49.2±2.6)歲;病程1~12年,平均(3.5±1.4)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各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選擇二線抗菌藥物進行抗結核治療,以左氧氟沙星、氟喹諾酮類為宜。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嚴格做好衛(wèi)生消毒工作,將耐多藥患者與其他疾病患者隔離,避免交叉感染;指導患者餐具與其他人隔離,用過后進行消毒處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集束干預護理,包括:①心理護理 根據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以及實際病情制定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計劃,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患者交流,向患者詳細講解耐多藥結核治療方案及治療療效,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②家庭教育 發(fā)放健康教育手冊,向患者家屬詳細講解耐多藥肺結核的發(fā)病原因、傳播途徑、治療方法及如何預防結核病傳染等,強調結核病可以預防,消除患者及其家屬的恐懼心理;與此同時,家屬多與患者交流,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與安慰,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溫暖。③營養(yǎng)指導 指導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高鈣食物,禁忌辛辣及刺激食品,做到按時就餐,保證營養(yǎng)供給需求。④用藥指導 指導患者遵醫(yī)囑用藥,告知患者用藥方法、用藥劑量及相關注意事項,并囑托患者家屬做好監(jiān)督工作。⑤按時復診 患者出院后,安排專人負責進行隨訪,督促患者按時來院復查。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評分和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評分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抑郁情緒進行評定,分數20~80分,分數越高,表示焦慮抑郁癥狀越重。
療效判定標準[2]:有效:經胸部CT檢查滲出性病變吸收,空洞縮小,痰液細菌培養(yǎng)轉陰;無效:經胸部CT檢查滲出性病變、空洞以及痰菌培養(yǎng)結果無變化;惡化:經胸部CT檢查滲出性病變范圍及空洞擴大,甚至死亡。
應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如組間生活質量評分比較配以t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SAS、SDS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比較 (±s,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抑郁評分比較 (±s,分)
注:1)與對照組比較,P >0.05;2)與對照組比較,P <0.05。
SDS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 40 65.48±5.18 59.45±3.27 68.45±5.23 61.18±4.23觀察組 40 65.18±5.271) 49.23±1.422) 68.19±5.261) 50.29±2.142)t值 1.0351 5.3030 1.0115 3.9071 P值 0.9218 0.0000 0.9740 0.0002組別 例數 SAS
觀察組有效率為95.00%,高于對照組的75.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比較 例(%)
耐多藥肺結核疾病是指肺結核患者服用抗結核藥物過程中產生的耐藥反應,由于該病具有病程長、療效差、傳染性強及費用高的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資料表明,我國肺結核患病人數居第二位,其中,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的比例占10.5%,且死亡率較高[3]。如何有效控制耐多藥肺結核的發(fā)生,已成為我國結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問 題。
有研究發(fā)現,耐多藥肺結核除疾病自身及藥物不良反應外,還與患者長期治療帶來的經濟壓力、心理壓力及社會功能下降等因素有關[4]。因此,對耐多藥肺結核治療實施護理干預是非常重要的。集束化護理干預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是指將已證實有效的一系列護理措施集合在一起,處理某種難治的臨床疾患綜合護理措施[5]。由于該病的病程較長,患者極易產生焦慮、抑郁及緊張情緒,此時護理人員積極與患者溝通交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心理護理計劃,緩解患者情緒,可提高治療依從性。除此之外,指導患者合理用藥、合理飲食,并督促患者按時來院復查,可達到良好的效果。
經本組分析研究,結果發(fā)現,觀察組護理后SAS、SDS評分優(yōu)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有效率為95.00%,高于對照組的75.00%,與文獻報道一致[6]。綜上所述,集束干預護理在耐多藥肺結核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顯著,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且治療效果好,值得臨床推廣。
[1]肖花. 集束干預護理對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的影響[J].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5, 13(11): 182-184.
[2]沈斌, 孔曉華, 沈美琴, 等. 耐多藥肺結核患者50例的護理[J].護理與康復, 2011, 10(2): 148-150.
[3]劉紅蓮, 楊琪, 殷疊峰, 等. 全程護理干預在耐多藥肺結核患者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 2015(13): 4-6.
[4]楊傳利, 熊敏, 劉金玉, 等. 護理風險管理在耐多藥肺結核患者圍術期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 2013, 19(18): 1-3.
[5]顧春霞. 耐多藥肺結核65例臨床護理分析[J]. 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1, 20(21): 2705-2705.
[6]丁小芳. 50例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的護理干預[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5, 7(14): 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