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召
一天下午上完課,我示意孩子們放學,然后站在講臺前目送他們離開。這時,第一組的董長健同學還在翻看著自己嶄新的《教材全解》。這本教參分語文、數(shù)學兩本,他拿起語文那本示意給我看。我問他有什么問題,他搖了搖頭。我又問:“你是不是想借給老師看?”他點頭。我明白了,他可能看到我上課除了課本沒有什么參考書,想讓我看看他的。一個對老師這么關(guān)心的孩子令我倍感溫暖。他把書遞給了我,我拿在手里,聞到了油墨的香味。
“是你媽媽給買的?”他“嗯”了一聲。“這是你的書,要好好利用。老師有教參,而且是一本最好的教參?!蔽野褧呕厮淖郎?,他并沒有感到失望,反而好奇地問我:“是不是這么大、這么厚的?”他比劃著。“你說的是《頂尖教案》吧?”我說。他點點頭:“以前我們老師都看那個的?!蔽覔u了搖頭,他一下子犯難了。我接著說:“你還真得好好猜一猜,老師的教參是什么?!?/p>
這時,班內(nèi)學生已經(jīng)走了一大半,剩下的是住校的學生。有幾個同學也圍了過來,他們覺得老師的話有意思,都躍躍欲試地來猜。我說:“這是一本神秘的書,誰猜出來有獎?!薄安粫恰督處熡脮钒??”這是賈可馨的聲音,我搖搖頭。會是什么呢?圍過來的孩子一直在積極思索。
已經(jīng)放學了,這幾個孩子還要去食堂吃飯,我不想過多占用他們的時間,于是就直言道:“老師的這本神秘教參就是——我們班上所有的同學!”大家恍然大悟,但并不顯得詫異。因為我不止一次地說過:“孩子們,你們自己就是一本最好的教參,你們對文章的理解就是最好的解讀。”在每節(jié)課學完后,我還要夸一夸他們:“孩子們,這都是你們自己解決的問題,你們太棒了!你們的解讀比任何一本教參都完整、精彩?!?/p>
我神秘的教參確實是我的學生們。如教學《從“0”出發(fā)》一課,我完全是引導孩子們自己學習,讓學生感覺到學習語文很容易,而自己主動學到的知識最能產(chǎn)生成就感。我的語文課堂一直是孩子們自己掌握的課堂,學生的思考往往更智慧、靈動。教參其實并沒有很大作用,那些教學目標、結(jié)構(gòu)分析,都不如學生們的個性解讀和精彩生成更鮮活有效。如果把我們師生課堂的互動加以記錄、整理,那不也是一本生動的教參嗎?
說實話,我們太習慣于把一篇課文用硬性的知識點定格下來,成為模板,又用考試的手段把學生的思維固化在這些范圍內(nèi)??荚嚳冀虆?、閱卷對教參的做法,導致許多教師毫無創(chuàng)新意識。大家一味躺在教參里,只拿“背背背、考考考、分分分”去搞教育,這樣做實際上促使了老師與學生大腦的僵化。所以在課堂上,我總是主動去記錄學生的觀點和思路。學生感覺到我對他們意見的重視,也會更積極地探究和思考。課后,我就把學生的認知與理解加以整理,認真保存。這些資料難能可貴,成為了我教學生涯中不可或缺的“教參”。
這本獨一無二的教參充滿了活力與創(chuàng)造性,也激勵著我進行更深入的教學研究。因為只有不斷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引領(lǐng)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