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秀溪++蔣曉榮
“既然分數(shù)和比有這么多相似之處,那么‘比是否也有和分數(shù)相似的性質(zhì)呢?”在“探究二”教學環(huán)節(jié)即將結束時,南寧市高新小學(以下簡稱高新小學)六(2)班學生林鑫提出這樣的問題。問題一出,授課教師梁東佳忽覺眼前一亮,但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道:“那你自己是怎么看這個問題的?”林鑫胸有成竹地答道:“我覺得它們有相似的性質(zhì)。比如,比的前項與后項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數(shù),比值不變。或者是,兩個分數(shù)構成的比化為最簡分數(shù)比時,應該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數(shù)。”
“林鑫總結的這兩點后面才會學到,現(xiàn)在他竟然能聯(lián)系學過的知識做這么精確的分析?!彪m然已經(jīng)下課,但梁東佳老師仍舊沉浸在林鑫給他的驚喜之中,“這就是生本課堂的魅力所在呀!我要為這樣的課堂點贊!”
什么是“生本課堂”?是什么樣的課堂讓師生們齊聲點贊?帶著疑問,記者走進高新小學,感受了他們鮮活的課堂、鮮活的校園。
掀起課堂改革新風
對高新小學青年教師龐博來說,接觸生本教育是他職業(yè)生涯的一個轉(zhuǎn)折點。2007年,他進入該校任教。和許多年輕人一樣,工作一兩年后,他感到有些茫然:“幾乎每天都重復一樣的工作,對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也是一片迷茫,心里不免煩躁?!?/p>
2009年,龐博迎來職業(yè)生涯的第一次“轉(zhuǎn)機”。當年,高新小學校長劉英吉帶隊外出學習,帶回了生本教育的理念。“聽了校長的講解,看了示范課,感覺真是受到了很大的觸動?!饼嫴┱f。當時,他就暗下決心探索實踐生本課堂。
然而,龐博剛邁出第一步,許多問題便接踵而至:同事發(fā)問了,家長質(zhì)疑了,學生困惑了……“剛開始時,我們做生本課堂的老師都面臨這樣的問題,說實話,自己當時也挺擔心的。可是,校領導很支持我們,給我們購買了專業(yè)書籍,還派我們出去學習。雖然困難很多,但我們還是堅持了下來?!饼嫴┱f。
“龐博老師們”的痛苦并沒有預想的那么久。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培訓后,短短數(shù)月,高新小學的課堂就有了改變:教師“沉默”了,學生敢說了,課堂活躍了?!皩W校的生本課堂都是開放的,只要家長愿意,隨時可到學校聽課,跟老師交流生本教育的理念。當我看到孩子們在課堂上這么活躍,這么能言善道,這么自信滿滿,心中那些疑慮、擔憂統(tǒng)統(tǒng)都沒有了?!鄙頌閺V西財經(jīng)學院教授,家長石冠超也忍不住為生本課堂“點贊”。
隨著生本教育改革成效的凸顯,原本持觀望態(tài)度的老師也加入改革行列,一股生本教育改革之風悄然興起。該校數(shù)學組還就此組織實施了南寧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立項C類課題“生本課堂理論背景下的多元化前置性學習的研究與實踐”,共有14位教師參與其中。
即便如此,高新小學也沒有在全校強行推開生本教育改革。這有兩方面的考慮:一是學科多,如果全面推開,學生每天要完成各學科的“前置性學習”就是一個“巨大的任務”,負擔重,容易導致負面情緒;二是并非所有學習內(nèi)容都適合運用生本課堂,該校主張課堂教學多樣化,而一旦全面實施生本課堂就容易導致課堂教學模式化,教師、學生的積極性就會受影響,有違改革的初衷。正如劉英吉校長所說:“生本教育更重要的是理念,而非形式。也就是說,只要老師們心中都有生本理念,運用何種教學方式,就不必太在意。所以,我們以自主自愿的原則推開生本教育改革?!?/p>
體驗課堂新常態(tài)
高新小學五(3)班學生周子睿過去是這樣學習的:前一天晚上先簡單看一看課本,算是預習;第二天上課,他就拿出課本,老師叫翻到哪一頁,他便翻到哪一頁,老師說這個知識點重要,他便抄錄下來……
現(xiàn)在不一樣了!每節(jié)課結束后,他都會拿著新課的前置性作業(yè)和組員進行討論,通過翻書、上網(wǎng)、請教父母解決一部分問題,寫下自己的感想,為第二天的展示做準備;第二天上課前,他會和組員分享預習的成果,到了展示環(huán)節(jié),他和組員一起上臺演示,回應同學的質(zhì)疑、接受同學的評價和贊許。
“以前的課堂很沉悶,都是老師說、我們抄,跟現(xiàn)在比差遠了。我們現(xiàn)在都是自己找資料、做PPT,有時還自己上課呢?!敝茏宇Uf。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節(jié)口語交際課。他告訴記者,當天上課,老師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拍賣會”,各小組自己組織語言向其他小組“推銷”拍賣品。他興奮地說:“這樣上課多好玩呀!我不僅學到了知識,還鍛煉了口才?!?/p>
課堂是實施課改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和課堂文化的重置,成為課改成敗的關鍵。為此,該校結合自身校情、學情推行了“前置學習→小組討論→班級匯報→總結鞏固”四步課堂教學模式,依據(jù)“同質(zhì)結對,異質(zhì)編組,組間平行”的原則組建學習小組,并進行小組組織、課堂禮儀、課堂行為、評價語言等培訓,讓學生迅速適應新角色。在此基礎上,該校又鼓勵小組自建小組文化,自主制定組規(guī)、口號、組名。有趣的是,各組組名并不固定,而是根據(jù)學習內(nèi)容、學科實時改變,全方位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如今,教師退學生進、教師導學生學、教師聽學生講,成了高新小學生本課堂的常態(tài)。該校語文教師李立楣2007年從一所初中調(diào)到高新小學,起初不免有“許多不適應”,但接觸生本教育后,他發(fā)現(xiàn)“一切都很簡單”?!吧窘逃褪且嘈艑W生、尊重學生,所以,上課時我們要敢于放手,讓學生暢所欲言。”他說。如今,他上課不再局限于文本解讀,書法音樂、天文地理成了課堂的要素,演劇、辯論也成了授課的方式。
讓師生重新發(fā)現(xiàn)學校
不久前,當決定把思想品德課《誠信如金》的授課任務交給學生時,高新小學五(3)班班主任韋利君心里也有一些猶疑:學生能否把握教學重點?學生能否組織好課堂?學生自己上課是否有效?……“孩子們在網(wǎng)上找了很多關于誠信的現(xiàn)象,還設計了幾個話題分組進行辯論。課上不到一半我就坐不住了,也加入到了孩子們的‘辯論大軍中,和他們辯論起來?!绷钠鹉枪?jié)課,韋利君的話語中充滿激動和興奮,“沒想到孩子們能把課上得這么好,生本教育真是徹底改變了我們的教學方式!”
重新發(fā)現(xiàn)“學”,是高新小學生本教育改革的一大成效。事實上,被重新審視的不僅是“學”,更是整個校園。生本教育理念已滲透到該校建設的許多方面。
“你看,這就是我們的班級文化長廊,都是我們自己動手設計的喲!”該校三(5)班學生梁長安自豪地對記者說。在該班的班級文化長廊里,有學生的作文和畫作,有學生拍攝的照片,還有學生的許多“秘密”。天真的笑容、稚嫩的文字洋溢著滿滿的童趣。建設特色班級文化是該校將生本教育理念運用于學校管理的突出體現(xiàn)。此外,每周的流動紅旗評比,學生們也樂此不疲,從方案設計到檢查再到公布結果,都是學生策劃和組織;學校安全、公共衛(wèi)生等,也是由各班環(huán)保小衛(wèi)士、安全小衛(wèi)士參與管理。
“提倡自主管理、自主設計,每個人都有機會為學校的發(fā)展出謀劃策。這樣的學校才真正是師生們的學校!”高新小學何冰華老師感慨道。
“教師自信上進、學生活潑可愛,生本教育讓我們整個校園都活起來了!”學校的美麗蛻變,猶如一顆定心丸,讓高新小學有了前行的動力。多年來,該校把“幸?!弊鳛檗k學的終極追求,提出“幸福才是硬道理”的辦學理念?!叭缃?,有了生本教育理念的滋養(yǎng)和師生們的悉心呵護,我們相信,學校這棵‘幸福之樹將愈發(fā)繁茂、愈發(fā)鮮活?!眲⒂⒓iL堅定地說。
(責編 歐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