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關鍵詞】職業(yè)教育;夢想;實踐;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710 ? 【文獻標志碼】C ? ?【文章編號】1005-6009(2016)04-0025-01
弗洛伊德認為,夢是未實現的愿望的替代。這是從夢的生成機理角度的一種追問,但這種生理之夢,只是夢想的一種虛幻實現和替代。人應當追求夢想的真正實現。夢想是什么?夢想是人所追求的一種理想境界,一種應然訴求,一種奮斗目標。夢想的規(guī)格和內涵,決定了它的實現并非易事。它需要我們敢于筑夢、勇于追夢、善于圓夢,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有夢引領、追夢前行、圓夢成真的“追夢三部曲”。
敢于筑夢。現實中并非所有的職教人都有夢想。有滿足現狀、自甘平庸的人,有渾渾噩噩、耽于玩樂的人,有應付差事、但求無過的人。這樣的人缺乏對職業(yè)的敬畏和追求進取之心,當然無夢可言。因而我們需要經常盤問自己“夢在何處、路在何方”。沒有夢想的職業(yè)教育一定是平庸的、乏善可陳的;沒有夢想的職教人一定是凡俗的、不思進取的,這樣的職業(yè)教育必然是沒有希望和前途的。反之,只有心中有夢,才能明確方向。職業(yè)教育的夢在于對本質和規(guī)律的堅守。一旦我們找到了這個夢、認定了這個方向,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始終朝著這個目標前行。心中有夢,才能追求卓越,向著理想和高遠的境界進發(fā),超越凡庸,卓爾不群。心中有夢,才有生發(fā)動力,才能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自己的潛質、潛能、潛力,創(chuàng)造出一流的業(yè)績。
勇于追夢。有了夢想,就有了方向;有了標高,有了橫桿。倘若我們不去追夢,就只能沉溺于夢想中,耽于幻想,無所作為。追夢是對你所認定的夢想努力踐行的過程。追夢要有定力,不能朝三暮四。比如職業(yè)教育的職業(yè)性、就業(yè)導向性,是職業(yè)教育的本質和應當堅持的方向和夢想。但我們卻總是在職業(yè)性和人文性之間徘徊回蕩,尤其是在當下,職業(yè)教育的觀念轉變剛見起色,“職業(yè)性”的認同剛有“眉目”,職業(yè)教育發(fā)展剛入正軌,就有人出來質疑高職生的文化缺失、知識淺薄,指責過度職業(yè)化的傾向。這些觀點表面上看正言匡誤,實際上卻是矯“正”而“枉”。職業(yè)教育倘若老是這樣來回折騰,甚至走回頭路,致能教育的目標和夢想就無法實現。追夢貴在堅持,不能三心二意。夢想是人們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持之以恒地追求,這種堅持有時并不一定能看到希望,這更是對我們追夢信念的拷問和恒心毅力的檢驗。因為很多時候希望并不始自追夢的起點,而是在堅持中才能呈現和看清的。所以我們應該始終行走在追夢的路上,永不言棄,這樣才有可能成功。追夢重在追的過程,不能勝驕敗餒。追夢不一定必然成功,但不追夢必不成功。成功的追夢固然可賀,但不成功的追夢依然可敬。周國平先生說過:“能被失敗阻止的追求是一種軟弱的追求,它暴露了力量的有限。能被成功阻止的追求是一種淺薄的追求,它證明了目標的有限?!彼宰穳舨粌H重在追的過程和努力,還要有追的氣度和境界,勝不驕、敗不餒,無愧自我和今生就好。
善于圓夢。心中有夢、矢志追夢,都是為了圓夢。圓夢是夢的實現過程。圓夢最重要的是要有圓夢的能力、本領和行動。比如“辦人民滿意的職業(yè)教育”是一種夢想和境界,能否實現取決于我們的能力和踐行。善于圓夢,一要重行,重在實行和踐行。夢想的實現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列寧說:“實踐高于(理論的)認識,因為它不但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還有直接現實性的品格?!毙焯亓⒄f:“思想是圖樣,行動是建筑。”馬克思說:“許多時候一步實際行動比一打綱領更為重要。”沒有善于實踐的能力和行動,再好的夢想也是白搭。二要力行。行動一定要盡力,盡最大的努力,這叫“力行”。輕而易舉,手到擒來,那只是“為長者折枝”之類的易事,無法與圓夢之大事、難事相提并論,因而要想圓夢成真,必須“力行”。何況人的能力往往都是有限的,力行尚且不足圓夢,更不必說不力行了。力行的好處還在于可以養(yǎng)成做事盡力而為的習慣,養(yǎng)成良好的敬業(yè)精神、踏實的作風和高超的能力。三要獨行。獨行即特立獨行,要與別人不同,不要拘泥于現成的做法和傳統(tǒng)的經驗,蹈常襲故,落于窠臼,而要善于獨出機杼,另辟蹊徑,敢于創(chuàng)新。要想人所未想,思人所未思,做人所未做??孔吭降男闹仟毿杏谑?,才能占得先機,贏得主動,獲取成功。
(作者單位:教育部職業(yè)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