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產高檔商品桃果的關鍵技術
明廣增(山東省鄆城縣林業(yè)局,274700)
唐旭(鄆城縣隨官屯鎮(zhèn)人民政府)曹孔元(鄆城縣農業(yè)局)
桃果具有外形美觀,色澤鮮艷,果肉多汁、味甜、清香、風味獨特、營養(yǎng)價值高等特點,在市場上有較強的競爭力,深受消費者喜愛。桃產業(yè)目前存在品種退化,桃果口感差、味酸、味淡、農藥殘留量高等問題。鑒于此,筆者以生產綠色無公害桃果、提高桃果經濟效益為主旨,進行了多年的調查研究,總結出以下生產高檔商品桃果的關鍵技術。
1選擇優(yōu)良品種
在選擇桃品種時,首先應根據當地的土壤、氣候特點以及銷售方向(是用來加工還是鮮食)來確定,其次盡量選用抗病性強、抗逆性強、產量高及口感較好的品種。早熟品種可選擇甜樂蜜桃、京選三號、安農水蜜等,中熟品種可選擇大久保、北京24、紅甘露、新川中島等,晚熟品種可選擇中華壽桃、金秋蜜桃等。
2選擇無公害種植環(huán)境適地建園
桃樹具有喜光、耐旱、怕澇的特點,園地要求光照充足,無風害侵襲,無污染,地下水位低于80厘米,土層深厚、肥沃、有機質含量在2%以上、通透性好、排水通暢的壤土,最適土壤pH值5~6。
3科學施肥
采果后立即施入基肥,采用條溝施肥,與深翻改土相結合,溝深40~50厘米,每畝施優(yōu)質農家肥4000~5000千克、復合肥20~30千克。
追肥以磷、鉀肥為主,控施氮肥。在桃樹生長期內追施氮肥過多,會造成桃樹旺長,嚴重影響桃果甜度。萌芽前每畝追施尿素20~30千克,花后每畝追施磷酸二銨20~30千克,果實硬核期至果實膨大期每畝追施硫酸鉀20~30千克。6月上旬至果實采摘前,結合防治病蟲害噴灑2~3次0.3%磷酸二氫鉀。
微量元素是桃樹生長發(fā)育不可缺少的養(yǎng)分,應針對桃園土壤情況和桃樹生長情況及時追施或噴施微肥,以保證桃樹生長的正常需求。
4合理整形修剪
樹形宜采用自然開心形,干高40~50厘米,主枝3~4個,開張角度為45~50°,均衡分布,每個主枝上配置1~2個側枝,側枝間距50~60厘米。
幼樹以整形為主,修剪以輕剪、長放為主,對骨干枝采取拉枝加大生長角度,控制背上旺枝和外圍強枝,適當去強留弱,疏除擾亂樹形的徒長枝和直立枝。結果樹修剪以短截為主,在側枝上配置合適的結果枝組,剪掉過密的枝條和不適當的背上枝,使全樹枝條分布均勻,保證結果枝、營養(yǎng)枝與輔養(yǎng)枝的比例為1∶1∶1。加強以摘心、剪梢、扭枝、拉枝為主的生長季修剪,培養(yǎng)合理的樹體結構,健壯枝組,使樹體通風透光良好。
5花期防霜凍
桃樹花期早,易受晚霜危害,應根據天氣預報,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預防晚霜凍。一是早春用10%石灰水全樹噴灑。二是萌芽前澆透水,以推遲花期。三是霜凍來臨時,采取熏煙增溫,以防止和減輕霜凍危害。
6嚴格疏花疏果
桃樹易成花,坐果率高,應及時疏花疏果。疏花疏果應根據品種、樹勢、栽培條件等進行,一般畝產量控制在2000~3000千克。
7果實套袋
套袋可提高桃果品質,防止果面污染、機械擦傷,降低果實農藥殘留量,是生產綠色果品的有效手段。在疏果后進行套袋,套袋前全園噴1次藥劑防治病蟲害,采用專用雙層紙袋,果實成熟前10天左右除袋。
8加強桃果實著色期管理
在陰天或者晴天的早、晚,對下垂枝通過繩子捆綁或木棍支撐讓其恢復原位,使光照充分,加速桃果著色。
桃果成熟前半個月,摘掉覆蓋桃果的部分老葉,促進果實著色。
桃果陽面著色后,將桃果小心翻轉,促進其陰面著色。
9病蟲害防治
冬季清理落果、落葉、病蟲枝和雜草,刮除樹干老翹皮,集中燒毀,同時全園地面和樹上噴灑45%晶體石硫合劑150倍液,破壞越冬病蟲棲息場所,鏟除越冬病蟲源。
主要包括:合理施用肥水,合理控制負載量,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逆性;精細修剪,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創(chuàng)造不利于病蟲害生存的環(huán)境等技術措施。
①糖醋液誘殺。利用桃蛀螟、食心蟲等成蟲對糖醋液的趨性進行誘殺。②黃板誘殺。誘殺蚜蟲等對黃色有較強趨性的害蟲。③殺蟲燈誘殺。頻振式殺蟲燈對天敵殺傷力小,對多種害蟲的成蟲誘殺效果明顯,可明顯減少果園農藥使用量與使用次數,降低果實農藥殘留量。
萌芽前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1次,可以防治多種病蟲害;萌芽后根據病蟲害發(fā)生情況酌情用殺蟲殺菌劑。殺蟲劑可選用吡蟲啉、阿維菌素、撲虱靈、苦參堿等,殺菌劑可選用大生M-45、信生、嘧肽霉素等。
10適期采收
桃采收過早,品質差;采收過晚,果實硬度下降,不耐貯運。因此桃采收要根據品種特性、銷售市場遠近及客戶需要分批進行,向外地遠銷的應在八成熟采收,就地近銷的應在九十成熟時采收。采后進行嚴格的分級、精美包裝,以提高桃的商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