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威 吳雅冬 姚敏 李鵬華
(貴州市云巖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貴州 貴陽 550004)
?
貴陽市云巖區(qū)男男同性戀艾滋病陽性病例流行病學特征分析
張威 吳雅冬 姚敏 李鵬華
(貴州市云巖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貴州 貴陽 550004)
男男同性戀; 艾滋病; HIV抗體檢測陽性
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國家法定乙類傳染病。雖然目前我國艾滋病疫情仍處于低流行水平,但經(jīng)性途徑傳播艾滋病的比例不斷上升,其中男男同性者戀感染的比重上升明顯[1]。因男同性戀者的性伴侶不固定,高危行為多,且活動高度隱秘,易把HIV 病毒傳播給普通人群。本文對貴陽市云巖區(qū)2010年以來的177例男男同性戀艾滋病感染者進行流行病學分析,了解男男同性戀人群艾滋病感染流行現(xiàn)狀。
1.1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于2010~2014年到貴陽市云巖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自愿咨詢檢測(VCT)門診進行咨詢與檢測的男男同性戀者。
1.2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檢驗水準α=0.05)。
2.1 時間分布 自2010以來,貴陽市云巖區(qū)累計有738例男男同性戀進行HIV抗體檢測,其中陽性177例,陽性率為24.0%。2010年檢測169例,HIV抗體檢測陽性38例,陽性率為22.5%,2011年檢測155例,HIV抗體檢測陽性34例,陽性率為為21.9%,2012年檢測164例,HIV抗體檢測陽性43例,陽性率為為26.2%,2013年檢測125例,HIV抗體檢測陽性28例,陽性率為為22.4%,2014年檢測125例,HIV抗體檢測陽性34例,陽性率為為27.2%,各年度HIV抗體檢測陽性率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896,P=0.755)。
2.2 其他相關情況分布 年齡分布:在177例HIV抗體檢測陽性人群中年齡最小的17歲,最大的73歲。各年齡段的HIV抗體檢測陽性率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文化程度分布:MSM人群中HIV抗體檢測陽性在初中文化程度組較高,在小學文化程度組較低,經(jīng)檢驗各組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民族、職業(yè)、婚姻狀況分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
本次調查發(fā)現(xiàn),云巖區(qū)男男同性戀HIV感染率為24.0%,遠遠高于2006年貴陽市MSM的HIV感染率(2.17%)[2]和2012年西寧市MSM的HIV感染率(11.7%)[3],說明云巖區(qū)男男同性戀HIV感染率自2010年以來處于一個較高的水平。進一步對該人群的年齡、文化程度、民族、職業(yè)和婚姻狀況分布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感染狀況與社會人口特征無明顯關聯(lián),說明男男同性戀者缺乏艾滋病防治知識,且普遍易感。提示加強男男同性戀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健康教育和行為干預已刻不容緩。
男男同性戀者是一個特殊性群體,活動高度隱秘,接觸面廣,無疑增加了艾滋病傳播的危險性,應加強推廣使用安全套等預防艾滋病傳播的措施,增強自我保護意識[4]。由于目前還沒有發(fā)現(xiàn)能將艾滋病治愈的藥物及有效疫苗,預防艾滋病的方法是宣傳教育。通過開展同伴教育,以發(fā)放宣傳資料、展板、網(wǎng)絡媒體等方式宣傳艾滋病防治知識,提高他們的防護能力和主動檢測的意識。由于男男同性戀是隱密較深的一部分人群,因此應通過知情不拒絕的方式加大檢測范圍,同時通過開展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測活動, 及早發(fā)現(xiàn)艾滋病感染者。通過檢測,可以及時準確地掌握該人群艾滋病的認知程度和感染狀況, 以便采取有效干預措施, 減少傳播[5]。
[1] 王隴德.艾滋病學[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
[2] 陸朝國,袁飛,石作宏,等. 貴陽市男男同性戀人群HIV 感染狀況及有關艾滋病的KABP調查研究[J].貴州醫(yī)藥,2006,3(3):202-204.
[3] 王朝才,梁軍,劉燕,等.西寧市男男性行為者 HIV、梅毒、丙肝感染狀況分析[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 2014,41(20):3786-3789.
[4] 魏善波,陳仲丹,周旺,等. 安全套使用項目對降低我國艾滋病性病傳播的作用及其可行性研究[J].中國預防醫(yī)學雜志,2006,7(4):283-286.
[5] 周紅.某市同性戀者艾滋病感染狀況分析及其性行為危險性探究[J] .醫(yī)學動物防制,2003,19(10):590-591.
R512.91
B
1000-744X(2016)09-0991-01
201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