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田利
(甘肅省靜寧縣林業(yè)局,743400)
?
甘肅靜寧采取綜合措施降低蘋果生產成本
王田利
(甘肅省靜寧縣林業(yè)局,743400)
近年來,由于甘肅省靜寧縣蘋果銷售價格下滑和生產成本持續(xù)增長的雙重擠壓,導致蘋果生產效益下降,這一局面在短期內很難改觀,如果沒有大范圍的自然災害,蘋果價格的回升是沒有指望的。
如果把蘋果銷售價格看作開源,把降低生產成本看作節(jié)流,在開源沒有可能的情況下,節(jié)流是大有文章可作的,只要能將生產成本降下來,蘋果生產的比較效益就能得到有效提升,因而降低生產成本也是提高生產效益的途徑之一。筆者根據我國目前蘋果生產現(xiàn)狀,結合甘肅省靜寧縣蘋果生產具體情況,總結提出蘋果生產中降低生產成本的幾項措施,現(xiàn)簡介如下。
今年初,筆者配合國家蘋果產業(yè)體系對靜寧蘋果產業(yè)發(fā)展情況進行了抽樣調查,果園投資是調查的重點內容之一,根據調查結果,農藥投資方面,普遍存在不能根據果園病蟲發(fā)生的實際情況用藥,而是跟風打藥、看樣子打藥現(xiàn)象、別人打藥時看樣子跟進,一進農藥店,有病沒病,有蟲沒蟲,配制5~6種農藥,亂打1通,其實是很沒有必要的。多數農藥是廣譜性的,只要選擇合理,2~3種農藥即可達到很好的控制效果,因而在農藥的使用上降低生產成本是完全可能的,只要能夠適時對癥用藥,少量的農藥就可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因而在病蟲害防治時,果農要加強病蟲防治知識和常識的學習,少花錢,多辦事。
化肥施用問題集中表現(xiàn)在施肥種類和數量嚴重超標,多種化肥疊加超量施用,遠遠超過了蘋果樹的需要值,一方面導致果園投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土壤中營養(yǎng)元素富集,營養(yǎng)平衡被破壞,對營養(yǎng)元素的正常吸收利用造成極大的影響,特別是氮肥的盲目施用,導致果實貪青、品質下降,這已成為生產中最突出的問題之一。可根據土壤普查結果,合理配方施肥,要保證蘋果樹氮磷鉀三要素的施用量嚴格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要依產定肥,按照每生產100千克果實,補充純氮肥1.17千克、五氧化二磷0.67千克、氧化鉀1.2千克的標準補肥,切實將化肥的施用量降下來。
靜寧縣在剛開始發(fā)展蘋果產業(yè)時,水投資是較大的,有的地方1年灌水4~5次,隨著對蘋果生長結果需水規(guī)律的認識,群眾務作經驗的積累,目前主要采用覆蓋栽培,已基本不再灌水,每年450毫米左右的降水基本能滿足蘋果生長結果的需要,而且成花量多,結果穩(wěn)定,一方面大大地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更有利于蘋果產量和品質的提高。
推行簡化省工栽培技術。蘋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yè),果園用工量大,果園用工費支出已占到了果園投資的大部分,據統(tǒng)計,靜寧蘋果生產中年畝用工量在20.8~22.3個,其中耕翻1次用工0.3個左右,覆膜用工0.5個左右,除草4次用工2個,疏花用工2個,疏果用工1個,果實套袋用工3個,施肥3次用工3~4個,打藥5~6次用工2.5~3個,摘袋用工1.5個,果實采摘用工2個,修剪用工3個,靜寧果園用工每日工價普遍為120元,僅人工一項1年每畝成本在2496~2676元,占果園投資的很大一部分,面積較大、成規(guī)模經營的果園,勞動力成本是一項很大的負擔。
近年來,我們致力于簡化省工栽培研究,通過免耕高壟黑膜覆蓋、人工輔助授粉、肥水一體化措施的應用、紡錘形整形、大枝修剪等技術的集成應用,每年每畝用工量可減少7.8個左右,每年可節(jié)省用工工資成本856元,很有推廣的必要。
蘋果生產中,果實套袋是提高果實商品性的有效措施,但套袋栽培也是推高蘋果生產成本的主要原因之一,據靜寧蘋果生產調查,僅套袋一項,年生產成本在1540~1600元。從長遠看,蘋果生產中無袋栽培是大勢所趨,只要加強栽培技術的研究,完善栽培措施,隨著著色優(yōu)系品種的選育及推廣應用,生物、礦物源農藥的開發(fā)和普及,蘋果的無袋化栽培是完全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