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細芳 劉臘鳳
靜脈輸液風險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鐘細芳 劉臘鳳
目的:探討靜脈輸液風險的原因,并提出護理對策,說明在輸液治療過程中實施護理安全管理對于減少靜脈輸液風險的意義,為門診輸液室中的護理管理工作提供有價值的理論參考。方法: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實施輸液治療中的護理安全管理,對比分析實施護理安全管理前后靜脈輸液風險事件的發(fā)生率和患者的滿意度。結果:實施護理安全管理后,靜脈輸液風險事件明顯減少,護患糾紛減少,患者的滿意度明顯提升。結論:在靜脈輸液治療中應用護理安全管理能夠有效地減少靜脈輸液風險,降低護患糾紛的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可推廣。
靜脈輸液;原因分析;護理安全管理;風險事件;護患糾紛;滿意度
在臨床治療各種疾病時,靜脈輸液屬于一種常用的治療途徑。資料顯示,在我國住院患者平均輸液率高達73.4%左右[1],在護理人員的日常工作中,靜脈輸液是一種最基本、最普遍的工作內(nèi)容。在我國每年的輸液人數(shù)多達50億,每日將75%及以上的工作時間用于靜脈輸液這一項護理操作的護理人員的比例高達85%[2]。在臨床實踐工作中,靜脈輸液操作會涉及到多方面,是一項應用范圍廣、涉及人力物力財力較多的一項護理內(nèi)容,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的疏忽大意都有可能帶來一定的風險,從而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治療效果造成不利影響,這就需要全面地加強輸液治療過程中的護理安全管理工作。我院實施輸液治療中的護理安全管理效果好,現(xiàn)報道如下。
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門診輸液室共有30名在職護士,年齡19~53歲,平均年齡(29.2±5.4)歲。其中中專17名,大專8名,本科5名。副主任護師4名,主管護師4名,護師6名,護士16名。實施護理安全管理前后,我院門診輸液室內(nèi)的護理人員的構成情況無明顯變化。
分析我院2015年3月前的輸液護理工作中出現(xiàn)的風險事件的原因包括:(1)缺乏完善的護理規(guī)章制度,已經(jīng)建立起來的規(guī)章制度未能夠得到積極全面的落實。主要包括缺乏完善的特殊用藥告知制度和一次性輸液器使用以及日常管理制度等。(2)護理人員缺乏責任心。部分護理人員缺乏工作責任心,思想麻痹,未能夠認真全面地執(zhí)行臨床規(guī)章制度。主要包括部分護理人員未能嚴格執(zhí)行醫(yī)囑制度和三查七對制度等。在抗生素更新過快的工作背景下,護理人員對各種新型藥物缺乏足夠的了解和掌握,再加上其不能嚴格執(zhí)行醫(yī)囑,所以會造成用藥差錯。(3)缺乏統(tǒng)一的護理操作規(guī)程或者部分護理人員難以嚴格執(zhí)行相關的操作規(guī)程。主要是部分護理人員難以嚴格遵循密閉式靜脈輸液操作規(guī)程。(4)護患溝通不及時。護理人員在靜脈輸液過程中未能夠及時地為患者解釋治療藥物的名稱、藥效機制等,導致患者難以積極配合護理操作,使得治療與護理工作難以順利進行;與此同時,在治療過程中若患者出現(xiàn)藥物不良反應,便會難以理解護理人員,這往往也會影響護理進程及其效果。(5)護理人員的操作水平不高。如其在靜脈穿刺過程中操作水平有限,導致患者需要反復穿刺,在反復穿刺的過程中,容易造成出血等并發(fā)癥,這就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與健康構成一定的威脅,這往往也是護患糾紛出現(xiàn)的一個主要原因。
3.1 完善輸液護理規(guī)章制度針對靜脈輸液護理工作中的相關規(guī)章制度,要及時地給予完善和健全,并要將其落實到位。具體來說,在靜脈輸液護理過程中,針對各種特殊藥物,需要配備完善的告知制度,在使用特殊藥物對患者進行輸液治療的過程中要注意提前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治療藥物的名稱、主要藥理作用、使用方法、配藥禁忌等,重點為患者解釋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以獲取患者的理解和支持,這也能夠有效地減少不必要的護患糾紛;針對需要特殊治療的患者,要注意為其配備使用專用的書面簽字制度,在治療前要確保患者及其家屬已經(jīng)簽字確認并認可;針對護理過程中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等,需要建立完善的使用及日常管理制度,使用前要全面地檢查其性能狀況,要確保無菌,在使用后要及時地按照相應的管理制度妥善處理,堅決避免二次使用或隨意丟棄;針對各種風險事件,要加強相應的曝光制度等;針對藥物皮試過敏等結果,要加強相關的管理制度,治療前要明確患者的用藥禁忌,及時地為其換用藥理作用相近的其他藥物,并且治療前要同樣做好藥物皮試過敏實驗;要積極地完善護理人員的交接班制和醫(yī)囑執(zhí)行制度以及查對制度;與此同時,針對無菌操作制度和護理文書書寫制度,也要及時地健全和完善;及時地結合臨床護理工作的實際完善護患溝通制度,促進護患溝通;加強醫(yī)療廢物管理制度[3]。
3.2 嚴格執(zhí)行護理查對制度建立完善的護理查對制度,規(guī)范配藥、取藥、輸液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護理工作,建立完善的三查七對制度并責令各個護理人員始終嚴格遵循;在核對患者姓名時,要注意反復核對,同時也要認真核對患者的病情特點、治療藥物的名稱、使用劑量和使用方法等,這是增強輸液護理的安全性的前提和基礎[4-7];針對在執(zhí)行護理查對制度的過程中出現(xiàn)疏忽和問題的護理人員,要及時地予以糾正和指導,及時地督促其加強學習,積極整改,并定期考察護理人員的日常工作情況,并注意將考察結果與護理人員個人的績效考核、人員晉升、榮譽頒發(fā)等工作結合起來,以充分引起護理人員的重視,督促其努力提升自身意識水平和能力,使其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始終重視并做好護理查對工作,給予每位患者以相應的護理干預,最大限度地確保護理工作的安全性。
3.3 統(tǒng)一操作流程建立統(tǒng)一的護理操作流程,規(guī)范護理人員在治療室和病床旁的護理操作,督促其始終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在配制治療藥物時要注意明確配伍禁忌;在配制成功之后要及時地使用,避免長時間地擱置;在治療過程中要控制好輸液速度,并且?guī)椭颊哌x取舒適的體位;仔細填寫輸液卡中的內(nèi)容;在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也要全面地監(jiān)測患者的血壓、心率、體溫以及血氧飽和度等體征,并且要注意觀察其面色、神志等情況,以便于及時地發(fā)現(xiàn)藥物不良反應,為及時有效的處理提供條件[8-12]。
3.4 加強輸液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結合各個科室的實際工作情況,制定相應的安全操作流程,輸液治療前,護理人員要及時地為患者解釋所輸藥物的名稱,并告知其輸液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這對于增強患者的依從性有積極的意義;在輸液時,護理人員需要進行藥物核對,并要注意對患者的既往病史進行全面分析,重點是要確定患者是否存在藥物過敏史;針對藥名、藥物使用劑量、使用注意事項以及有效期等項目,要定期檢查;在進行靜脈穿刺的過程中,要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其選取適宜的穿刺部位;護理人員在輸液過程中也要注意加強巡視,囑咐家屬避免私自調(diào)節(jié)輸液速度,告知其若有不適,可及時地告知護理人員;在輸液完畢后,需要將膠貼小心地撕去,然后將頭皮針針梗緩緩地取出,同時要迅速地拔除針頭,然后借助于無菌棉球對患者的穿刺部位進行輕微按壓,同時需要告知患者在輸液治療后的半小時避免使用輸液側肢體提重物,以有效地保護穿刺部位,避免其出現(xiàn)皮下淤血等不良情況。
3.5 重視人員培訓要注意加強職業(yè)道德教育,特別是要重視新護士的職業(yè)道德培訓,要通過醫(yī)療法律知識的講解引起護理人員對于輸液工作的重視,培養(yǎng)其責任感,使其能夠高度謹慎對待自身的護理工作;為護理人員全面地講解醫(yī)院護理操作規(guī)章制度,增強其制度意識,督促其在實際工作中要始終遵循醫(yī)院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在人員培訓的過程中,也要注意為護理人員講解工作中常見的護患糾紛的類型、出現(xiàn)的原因以及有效的預防方法,重點為護理人員講解有效處理護患糾紛的方法,增強護理人員的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甚至避免護理風險事件和護患糾紛。
3.6 注重護理技術培訓要定期加強護理人員的技術培訓工作,主要是包括選取適宜的穿刺部位、穿刺的技巧及方法等;在人體結構中,手足背、前臂等部位的靜脈較粗,所以其暴露情況較好,同時也比較容易固定,所以在對患者行靜脈穿刺時要優(yōu)先選取上述部位;在穿刺時,護理人員需要注意避開患者的關節(jié)、虎口處以及靜脈瓣;針對需要長期輸液的患者,需要及時地更換穿刺部位。護理技術培訓的目的在于提升護理人員的穿刺技術水平,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減少風險事件,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實施護理安全管理后,護理部每月一次的抽查結果顯示,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和主動服務意識增強,靜脈輸液風險事件明顯減少,護患糾紛顯著減少,患者的滿意度明顯提升。
5.1 護理安全管理有助于增強護理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
通過定期加強人員的培訓,護理人員可以全面地掌握護理風險出現(xiàn)的原因、具體表現(xiàn)以及有效的預防方法,能夠全面地提升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增強其預防各種護理風險事件的意識與能力;與此同時,通過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以及規(guī)章制度的學習,護理人員能夠明確護理風險管理的意義與價值,能夠充分地引起護理人員對于護理風險管理的重視,因此,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和主動服務意識得到增強,這就會促使其在日常工作中能夠不斷地加強學習,不斷地完善自身的綜合素質,所以,其防范護理風險的意識也會不斷地增強,使其可以在工作中保持更高的責任心,做好本職工作,為靜脈輸液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的護理服務,這對于減少各種護理風險事件有著直接的意義與價值。
5.2 護理安全管理有助于減少護理風險在護理安全管理中,通過完善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和統(tǒng)一的靜脈輸液操作流程,使得護理人員的實際工作有章可循、有據(jù)可依,在這種情況下,護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能夠依據(jù)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和流程執(zhí)行自己的護理操作,可以有效地減少護理人員的工作疏忽和紕漏,所以能夠有效地規(guī)避護理工作中的各種風險,進而可以有效地增強護理工作的安全性[7]。
5.3 護理安全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滿意度護理安全管理工作旨在為患者提供更加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并且強調(diào)護理人員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及時地加強護患溝通,及時地為患者講解治療藥物、使用劑量以及注意事項等基本知識,有助于增進患者對于治療過程的理解,能夠增強患者對于護理人員的信任,拉近護患之間的距離,而與此同時,護理風險事件的有效減少也能夠增強患者的信任,有助于提升其滿意度[8]。
[1]馬敬華,崔玉慶,王晶晶,等.護理安全管理降低靜脈輸液風險的效果觀察[J].護理管理雜志,2014,14(4):286-287.
[2]何芬.手術室靜脈輸液風險的預見性干預研究進展[J].蛇志,2015,27(4):429-431.
[3]張莉蓉,劉砂砂.國內(nèi)靜脈輸液安全管理的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13,27(9):774-776.
[4]胡悅宏.手術室護生靜脈用藥風險分析及對策[J].廣西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16(3C):101-103.
[5]李明娥,王梅林,王雁林,等.靜脈用藥調(diào)配中心實施精細化管理對輸液質量安全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3,19 (5):567-569.
[6]尚曉輝,孫瑞平.門診學齡前患兒靜脈輸液的安全管理及護理措施[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4,20(34):4351-4353.
[7]劉齊蘭.社區(qū)門診高齡患者靜脈輸液潛在的風險因素及對策[J].中外醫(yī)療,2013,32(26):159-160.
[8]李娜.靜脈輸液的安全管理[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3,32 (31):95.
[9]于梅香,孫琳,崔靜,等.兒童輸液室護理風險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14):249-250.
[10]陳劍蘋,衛(wèi)敏,夏婷.癱瘓患者靜脈輸液護理風險因素安全管理[J].醫(yī)藥前沿,2015,5(9):318-319.
[11]李雪艷.靜脈輸液的護理風險因素和對策[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5,12(27):162-164.
[12]葉玲榮,徐勤容,余麗娟,等.風險防范模式在改進門急診靜脈輸液安全中的應用[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3,20(21):3346-3347.
Analysis of causes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risks and its nursing strategy
ZHONG Xi-fang,LIU La-feng(Si’an Hospital of Guangdong,Dongguan 523000)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auses of the risk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and to provide nursing strategies to explain themeaning of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safetymanagement in the process of infusion treatment,thus providing a valuabl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nursingmanagement in outpatient infusion room.Methods:Selected the nursing care safetymanagement in infusion therapy from March 2015 to March 2016 and analyzed the incidence and risk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 by comparison.Results: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safety management,intravenous infusion risk events significantly reduced,while the nurse-patient disputes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significantly improved.Conclusion:Nursing safetymanagement applied in intravenous infusio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isk of intravenous infusion,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ursepatient disputes,and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Therefore it can be applied in the treatment.
Intravenous infusion;Analysis of causes;Nursing safetymanagement;Risk events;Satisfaction
2016-08-25)
(本文編輯 劉學英)
523000東莞市廣東省泗安醫(yī)院護理部
鐘細芳:女,本科,護師,護理部副主任
10.3969/j.issn.1672-9676.2016.2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