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海
河南睢縣人民醫(yī)院普外科 睢縣 476900
?
局部浸潤麻醉甲狀腺腺瘤切除術36例臨床分析
楊廣海
河南睢縣人民醫(yī)院普外科睢縣476900
【摘要】目的探討局部浸潤麻醉下小切口甲狀腺腺瘤切除術的方法、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選擇2014-04—2015-04接受局部浸潤麻醉下小切口甲狀腺腺瘤切除術的36例患者為觀察對象。均經術前彩超掃查、術中快速冰凍病理學檢查和術后常規(guī)病理學檢查確診?;仡櫺苑治龌颊叩呐R床資料。結果3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術,切口長(4.05 ±0.36)cm,手術時間(75.31±13.76)min,術中出血量(14.31±5.22)mL。未發(fā)生喉返神經損傷、繼發(fā)出血和甲狀旁腺功能低下等并發(fā)癥。術后未給予甲狀腺素治療,隨訪6~12個月,切口瘢痕細小且隱蔽在頸橫紋內。甲狀腺功能正常。結論對經彩超掃查并經術中快速冰凍病理學檢查確診的單發(fā)甲狀腺腺瘤患者,局部浸潤麻醉下實施小切口甲狀腺腺瘤切除術,創(chuàng)傷小、并發(fā)癥少且切口瘢痕細小而隱蔽,療效肯定。
【關鍵詞】單發(fā)甲狀腺腺瘤;局部浸潤麻醉;小切口腺瘤切除術
甲狀腺腺瘤是最常見的甲狀腺良性腫瘤,多發(fā)生于40歲以下的女性。由于有引起甲亢(20%)和惡變(10%)的可能,故主張盡早手術切除[1-2]。2014-04—2015-04,我們選擇經術前經彩超掃查及術中快速冰凍病理學檢查確診的36例單發(fā)甲狀腺腺瘤患者,在局部浸潤麻醉下實施小切口甲狀腺腺瘤切除術,效果滿意,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4-04—2015-04在我科接受局部浸潤麻醉下小切口甲狀腺腺瘤切除術的36例患者為觀察對象。病程7個月~6 a,男8例,女28例;年齡26~45歲,其中32例患者的年齡在40歲以下。主要表現(xiàn)為一側頸部可捫及圓形或橢圓形的單發(fā)結節(jié),表面光滑、邊界清晰、質韌、無壓痛、可隨吞咽動作上下活動,無自覺癥狀。甲狀腺功能檢查正常。均經術前彩超掃查、術中快速冰凍病理學檢查及術后常規(guī)病理學檢查確診為單發(fā)甲狀腺腺瘤。
1.2手術方法(1)患者仰臥位,肩部墊高,頭部后仰。常規(guī)碘伏消毒術區(qū),頸部兩側用滅菌治療巾卷固定,鋪無菌巾。(2)1%利多卡因做頸部術區(qū)皮膚、皮下組織及頸闊肌浸潤。在胸骨柄切跡上2橫指處,用7號絲線順皮紋走行做一橫弧形壓跡。沿壓跡做一3~4 cm切口,依次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及頸闊肌。(3)在頸闊肌與頸前肌群(胸骨甲狀肌和胸骨舌骨肌),間的疏松結締組織中用電刀分離皮瓣。上至甲狀軟骨切跡,下達胸骨柄切跡。嚴密止血后,縫線牽開上下皮瓣。(4)1%利多卡因浸潤頸前肌群后縱行切開頸白線達甲狀腺固有被膜,向兩側牽拉頸前肌。(5)在甲狀腺固有被膜和外科被膜之間用手指分離頸前肌群,顯露出患側腺葉并行細致探查,明確腺瘤的部位、大小及范圍。(6)用小彎鉗夾起腺瘤四周的正常甲狀腺組織用電刀將腺瘤及周圍少許甲狀腺組織整體楔形切除,送快速冰凍病理學檢查。創(chuàng)面仔細檢查創(chuàng)面,徹底止血。病理檢查證實為腺瘤后,采用4-0薇喬線縫合甲狀腺創(chuàng)面。(7)再次檢查術區(qū)無出血后,不安放引流。4-0薇喬線依次縫閉頸白線及頸闊肌。(8)皮膚切口用數枚輸液貼拉攏粘貼,覆蓋膚貼,輕微加壓包扎。(9)術后嚴密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第3天更換膚貼,第5天除去切口處的輸液貼。(10)術后常規(guī)病理學檢查確診為單發(fā)甲狀腺腺瘤后出院。1個月后復查甲狀腺功能,若正??刹挥璺眉谞钕偎刂苿?。
2結果
本組3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術,切口長(4.05 ±0.36)cm,手術時間(75.31±13.76)min,術中出血量(14.31±5.22)mL。未發(fā)生喉返神經損傷、繼發(fā)出血和甲狀旁腺功能低下等并發(fā)癥。術后未給予甲狀腺素治療,隨訪6~12個月,切口瘢痕細小且隱蔽在頸橫紋內。甲狀腺功能正常。
3討論
甲狀腺腺瘤主要臨床表現(xiàn)是頸部可捫及圓形或橢圓形結節(jié),大多為單發(fā),質硬、表面光滑、邊界清晰、無壓痛、隨吞咽動作上下移動。除乳頭狀囊性腺瘤并囊內出血引起腺瘤迅速增大并伴有疼痛外、結節(jié)生長緩慢、無自覺癥狀且甲狀腺功能正常。彩超掃查和病理學檢查可見甲狀腺腺瘤有完整包膜,而結節(jié)性甲狀腺腫單發(fā)結節(jié)的包膜不完整。因此可根據病史、體格檢查、彩超掃查及病理學檢查對甲狀腺腺瘤做出明確的診斷[4]。
據報道[3],甲狀腺腺瘤約占甲狀腺腫瘤的80%,因其可以繼發(fā)甲亢和癌變,瘤體巨大時還可壓迫與甲狀腺比鄰的血管、氣管及神經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故手術切除目前仍是首要的治療方法。由于甲狀腺緊鄰氣管、食管、甲狀旁腺等重要器官和喉返神經、頸總動脈及頸內靜脈,加之甲狀腺組織血供豐富,故患側腺葉切除術中常需將頸前肌群橫斷[5],易發(fā)生出血和誤傷附近器官,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不利于患者康復。加之頸前切口相對較大,又需在頸部另戳切口放置引流,頸部切口瘢痕明顯,尤其難以滿足年輕女性患者對美容的要求。
隨著腔鏡技術水平的提高和腔鏡器械的更新,腔鏡下甲狀腺腺瘤切除術已在臨床開展,其最大的優(yōu)勢是無頸部切口,美觀效果好,但手術難度較大且需特殊器械和設備,尚不宜在基層醫(yī)院開展。
我們對術前經彩超掃查擬診為甲狀腺單發(fā)腺瘤患者,局部浸潤麻醉下實施小切口甲狀腺腺瘤切除術,其特點有:(1)局部浸潤麻醉下施術,費用低廉。(2)切口小、隱蔽在頸橫紋內;不橫斷頸前肌群;不在頸部另戳切口放置引流;采用可吸收線縫閉甲狀腺創(chuàng)面、頸白線及頸闊??;皮膚切口用輸液貼拉攏粘貼。術后切口瘢痕小而隱蔽,頸部外觀不受影響,具有較好的美觀效果。(3)僅將腺瘤及周圍少許甲狀腺組織整體楔形切除,手術范圍小,不涉及喉返神經、甲狀旁腺、頸部大血管等。故手術創(chuàng)傷小、術中出血量少、手術時間短、術后并發(fā)癥少、患者恢復快。
注意事項:(1)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術前經彩超掃查提示單發(fā)腺瘤且直徑最<4 cm。(2)規(guī)范進行麻醉和手術操作。尤其注意手術創(chuàng)面的嚴密止血。(3)腺瘤切除后經術中快速冰凍病理學檢查確診后方可縫閉手術創(chuàng)面。(4)術后應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和切口。一旦發(fā)現(xiàn)切口滲血或呼吸困難,必須盡快找出原因并采取相應處理措施。(5)如術中發(fā)生大出血或因其他原因操作困難或病理學檢查結果提示甲狀腺癌或結甲腫者,應改用全麻下實施相應的術式。
4參考文獻
[1]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243.
[2]來文勝.改良小切口手術與傳統(tǒng)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瘤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18):85-86.
[3]唐志國,盧炎朝,江騰.小切口手術治療甲狀腺腺瘤的臨床療效觀察[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3,24(9):2062-2063.
[4]楊德彰.小切口甲狀腺腺瘤切除術的療效觀察[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4,20(6):88-89.
[5]萬擁軍,李剛.兩種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jié)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2,20(3):80-81.
(收稿2015-10-11)
【中圖分類號】R736.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77-8991(2016)01-0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