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巧玲
新生兒肺炎治療及其常見病原體分析
黃巧玲
目的探討新生兒肺炎常見病原體及臨床特征。方法60例新生兒肺炎患兒,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各30例。對照組患兒進行經驗性治療,實驗組患兒則先進行臨床病原體檢測,然后通過病原體檢測結果給予對應治療。結果在實驗組經過檢測常見病原體之后,并加以對應的方法治療后,治療顯效患兒18例,有效患兒11例,無效患兒1例;對照組通過經驗性治療后,顯效患兒10例,有效患兒8例,無效患兒12例;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0.0%,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兒病原體檢測結果顯示,革蘭陰性桿菌感染患兒最多,為70.0%(21/30)。結論新生兒肺炎常見病原體新生兒肺炎病原體以革蘭陰性桿菌為主,且多見于低出生體重兒,發(fā)病時間一般較早。臨床特征也各不相同,需要判斷并加以合適方法治療。而通過先進行病原體檢測,再進行針對性治療,效果顯著。
新生兒肺炎;病原體
近年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空氣質量變差等原因很容易造成肺部疾病,而肺炎是兒童常見病,特別是冬春季發(fā)病率最高,也是兒童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肺炎最初有感冒的癥狀,繼之產生呼吸急促、喘、精神萎靡、面色蒼白或發(fā)灰、口周發(fā)青、鼻翼扇動,或吸氣時明顯費力、咳嗽加劇、發(fā)熱[1,2]。患細菌性肺炎會發(fā)燒1~2 d,因痰堵住喉嚨,會使寶寶呼吸困難,加上肺部化膿,亦會影響呼吸。醫(yī)護人員要在各方面提供高水平,高質量的并且是全方位服務患兒,讓患兒能盡可能的減少身體的不適或全身的癥狀,增加患兒的康復幾率,減少患兒的痛苦程度。本院在此對于2012~2015年接收60例新生兒肺炎患兒進行調查并且治療護理,對新生兒肺炎的治療及其常見病原體進行總結,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2015年本院治療的新生兒肺炎患兒6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60例患兒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30例。實驗組中,男15例,女15例,患兒年齡1~3個月,平均年齡(1.88±0.52)個月,病程3~10 d,平均病程(5.3±3.3)d。對照組中,男15例,女15例,患兒年齡1~3個月,平均年齡(1.79±0.58)個月,病程4~8 d,平均病程(5.1±3.5)d。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病程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檢查臨床,進行經驗性治療。而實驗組首先檢查病原體,在這些患兒中采集樣本,取患兒的支氣管的分泌物,盡快在血平板或者巧克力平板上接種,并伴隨一定量的一氧化碳放入較溫暖的環(huán)境中如孵化箱中保存,靜脈采取患兒血液放入血培養(yǎng)儀中培養(yǎng),檢查患兒的肺炎常見病原體,采集到的標本其中的細菌需要進行鑒定,使用細菌鑒定分析系統(tǒng),加以合適的試劑,鑒別病原體[3]。然后通過病原體檢測結果給予對應治療。在治療中要注意: ①呼吸道隔離。嬰兒時期僅表現(xiàn)為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在重復感染后會發(fā)生肺炎,對患兒或有密切接觸史的小兒,應盡可能做到呼吸道隔離,以防止再感染和交叉感染。②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供給易消化、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及足夠的液體。保持口腔衛(wèi)生及呼吸道通暢,經常給患兒翻身、拍背、變換體位,促進分泌物排出、必要時可適當吸痰,清除粘稠分泌物。③氧療。對病情嚴重有缺氧表現(xiàn)者,或氣道梗阻現(xiàn)象嚴重者,應及時給氧。
1.3療效判定標準 在兩組患兒進行相應的治療及護理后,對療效判斷標準:①顯效:不良反應顯著減少,生命體征穩(wěn)定,生存率升高患者癥狀減少; ②有效: 不良反應減少,生命體征基本穩(wěn)定,生存率升高患者癥狀減少; ③無效: 不良反應未減少,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生存率未升高患者癥狀未減少。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實驗組經過檢測常見病原體之后,并加以對應的方法治療后,治療顯效患兒18例,有效患兒11例,無效患兒1例;對照組通過經驗性治療后,顯效患兒10例,有效患兒8例,無效患兒12例;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0.0%,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兒病原體檢測結果顯示,革蘭陰性桿菌感染患兒最多,為70.0%(21/30)。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效果比較(n,%)
新生兒肺炎是一種很常見的病,初期表現(xiàn)并不是特別明顯,咳嗽反射尚未完全形成,因此患病時少有咳嗽,呼吸運動表淺,癥狀缺乏特異性?;純壕裎一驘┰瓴话?、反應低下,嘔吐,體溫異常。根據(jù)發(fā)病原因不同可分為五種常見的類型:支氣管肺炎、腺病毒肺炎、支原體肺炎、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肺炎鏈球菌肺炎,各種類型小兒肺炎的癥狀表現(xiàn)各不相同[4]。引起肺炎的病原體主要有:細菌、病毒、真菌、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卡他莫拉菌和非典型病原體、支原體、立克次體、寄生蟲等。其中小兒支氣管肺炎是最常見的,多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也可混合感染。病毒性肺炎的病原體主要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柯薩奇病毒、??刹《?、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且多為流行性;細菌性肺炎的病原體主要包括肺炎鏈球菌、p群溶血鏈球菌、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桿菌、大腸桿菌及軍團菌等,多為非流行性;真菌性肺炎的病原體包括白色念珠菌、隱球菌等。預防疾病的發(fā)生需要定期做產前檢查,預防感染。維持營養(yǎng),少量多次喂奶,必要時予鼻飼或靜脈營養(yǎng)。日常保健中宜多吃能增強免疫力的食物[5]。通過對60例患兒的調查并治療中體會到,新生兒肺炎需要對其病原菌及時的做出判斷并且加以治療,而臨床特征也根據(jù)患兒的不同情況而有所不同,醫(yī)護人員需要加以判斷并治療。作為醫(yī)護人員,需要做最好的工作者服務者,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無微不至的工作態(tài)度最好的心態(tài),在患者的康復與防治中給予正確的指導,對患者的疾病防治會有很大的幫助,在臨床防治中體現(xiàn)出很大的意義。
總之,新生兒肺炎常見病原體新生兒肺炎病原體以革蘭陰性桿菌為主,且多見于低出生體重兒,發(fā)病時間一般較早。臨床特征也各不相同,需要判斷并加以合適方法治療。而通過先進行病原體檢測,再進行針對性治療,效果顯著。
[1]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新生兒學組.中國住院新生兒流行病學調查.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09,11(1):15-20.
[2]樓美玲,金巧英,柳錫.新生兒肺炎細菌病原學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009,24(17):2371-2402.
[3]張永,楊杰,王艷麗,等.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細菌感染及耐藥性的監(jiān)測.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0,12 (10):834-836.
[4]應燕芬,陳尚勤,胡小婭,等.新生兒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及病原菌變遷的分析.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0,12(12): 936-939.
[5]張鵬.新生兒感染性肺炎病原菌檢測及藥敏分析.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16(2):102-10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6.074
2016-05-31]
519055 廣東省珠海市第五人民醫(y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