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彩華
[摘要] 目的 探討整合護理模式在焦慮癥患者臨床實踐過程中的實際應用效果。 方法 選取作者所在醫(yī)院臨床收治的焦慮癥住院患者88例為研究對象進行了比較研究。根據患者臨床給予的護理干預措施的差異對其進行分組,分成了常規(guī)護理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措施)和整合護理組(給予整合護理措施)。每組患者44例。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住院時間以及實施護理干預措施前后的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結果和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結果。 結果 (1)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組間比較,整合護理組顯著低于常規(guī)護理組,且組間數據比較差異顯著;(2)實施干預后,整合護理組患者的SAS和HAMA評分結果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組,且組間差異顯著。 結論 整合護理模式可顯著改善焦慮癥患者的臨床癥狀,對于患者的臨床治療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
[關鍵詞] 整合護理模式;焦慮癥;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7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5)24-16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integrated care model in clinical practice of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s. Methods 88 patients with anxiety disorders admitted to the authors hospital were taken for comparison and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of clinical care, the patients were allocated into a routine care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and an integrated care group (given integrated care measures), 44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the self-assessment scales (SAS)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s of anxiety and Hamilton Anxiety Scale score results (HAMA) score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1)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integrated car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usual care group, and the data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 (2)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SAS and HAMA scores of integration care patients were better than that in conventional car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significant. Conclusion The integration model of car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anxiety in patients, and i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Integrated care model; Anxiety; Application effect
臨床研究發(fā)現[1]:焦慮癥屬于臨床上以廣泛性和持續(xù)性的焦慮為主要臨床特征的一系列綜合征?;颊叩南嚓P臨床癥狀往往反復發(fā)作,同時伴有焦躁不安,甚至驚恐害怕,此外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正常的肢體活動功能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降低患者肌肉活動的主動性可導致其運動功能出現障礙。臨床文獻報道發(fā)現[2-3]:焦慮癥的發(fā)病率水平正逐年升高。因此,針對焦慮癥的相關臨床研究就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鑒于此,我院在針對焦慮癥的實踐研究過程中,提出了整合護理模式的思想和措施,并通過病例的驗證取得了一定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以作者所在醫(yī)院臨床收治的焦慮癥住院患者88例為研究對象進行了比較研究。全部患者入我院住院接受治療的時間均為2013年12月~2015年7月?;颊吲R床基線資料如下:年齡27~48歲,平均(32.6±6.8)歲;男31例,女57例;高中學歷26例,大學學歷41例,大學以上學歷21例。根據患者臨床給予的護理干預措施的差異對其進行分組,分成了常規(guī)護理組和整合護理組。每組患者44例。兩組患者臨床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臨床研究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常規(guī)護理組 本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的臨床護理干預措施,主要為入院前的病房環(huán)境介紹,日?;A護理,遵醫(yī)囑用藥指導等[4]。
1.2.2 整合護理組 本組患者在給予常規(guī)臨床護理措施的基礎上,對健康知識宣教、認知干預以及人性化護理理念進行了整合,針對焦慮癥患者提出了以下整合護理干預措施方法[5-6]。endprint
(1)健康知識宣教。焦慮癥患者對于焦慮癥疾病和焦慮癥治療相關知識的需求程度往往較高。因此,根據這一特點,我院通過調查的方式積極了解患者個體的需求情況和個體接受知識的喜好方式。并制定的個性的健康知識宣教方案有序組織開展和實施。同時建立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定期交流機制,通過集中宣教的方式,可讓已經治愈的焦慮癥患者介紹自身的治療經驗,從而提高患者以及患者家屬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2)認識干預措施。焦慮癥屬于心理壓力長期得不到充分和有效釋放而形成的精神障礙。我院相關護理工作人員及時觀察主要發(fā)現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臨床癥狀的發(fā)生情況,及時掌握患者癥狀發(fā)生時的心理狀態(tài)和情緒狀態(tài),給予系統(tǒng)的指導和有效的干預。幫助患者建立正確的認知觀念和認知態(tài)度。通過不斷的心理暗示和強化,有效改善患者癥狀,樹立治療信心,從而促進患者的恢復和轉歸。
(3)人性化護理措施。根據患者的個性特點和個性化的需求方式,提供個性化的護理干預措施。適當的控制環(huán)境的溫度和濕度,保持室內盡量安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限制患者探訪的數量。在病房環(huán)境設置上,可以擺放一些植物和鮮花,營造溫馨的病房環(huán)境。
1.3 觀察指標
本研究的觀察指標為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以及實施護理干預措施前后的焦慮自評量表(SAS)評分結果和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結果。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以SPSS18.0為統(tǒng)計學工具,處理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時分別采用x2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比較
常規(guī)護理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19.34±2.34)d;整合護理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為(16.09±1.03)d。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組間比較,整合護理組顯著低于常規(guī)護理組,且組間數據比較差異顯著(t=8.4321,P=0.0000)。
2.2 兩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前后的SAS評分比較
實施護理干預前,兩組SAS評分結果差異不大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施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均得到明顯改善,且干預前后差異顯著(P<0.05);實施干預后,整合護理組患者的SAS評分結果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組,且組間差異顯著(P<0.05)。具體見表1。
2.3 兩組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前后的HAMA評分比較
實施護理干預前,兩組HAMA評分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施護理干預后,兩組患者均得到明顯改善,且干預前后差異顯著(P<0.05);實施干預后,整合護理組患者的HAMA評分結果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組,且組間差異顯著(P<0.05)。具體見表2。
3 討論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人們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改善和提升。然而生活、工作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也導致人們的精神壓力水平不斷升高。在這樣的背景下,焦慮癥的臨床發(fā)病率水平呈現出了一定的增強趨勢。焦慮癥已經成為影響現代人生活質量的重要疾病類型之一。因此,針對于焦慮癥的相關臨床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臨床研究表明[5-8]:焦慮癥的發(fā)病與患者錯誤的認知直接存在較大的相關性,他們往往容易夸大風險和危險,進而失去信心,甚至感受威脅,進而在臨床上表現為相關的焦慮癥狀。
既往研究病例報道結果發(fā)現[9-12]:針對于焦慮癥的臨床治療除了采用必要的藥物治療以外,給予患者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對于患者癥狀的改善具有促進意義。我院在積極總結臨床經驗的基礎上,對健康知識宣教、認知干預以及人性化護理理念進行了整合。針對焦慮癥患者提出并實施了整合護理模式,通過向患者普及健康知識的同時,以認知干預為主要手段,輔以實施人性化護理措施,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焦慮狀態(tài),對于患者的臨床治療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
從本研究以上闡述的數據結果上分析,整合護理模式的實施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焦慮癥狀,與傳統(tǒng)護理干預措施相比較,整合護理措施顯著改善了患者的SAS和HAMA的評分結果,并且患者的住院時間也被大幅縮短。這一數據結果不僅證實了整合護理模式的臨床比較優(yōu)勢,同時也與國內外同類報道相符[13-17]。
因此,綜合以上闡述和分析,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結論:整合護理模式可顯著焦慮癥患者的臨床癥狀,對于患者的臨床治療具有重要的促進意義。
[參考文獻]
[1] 劉五華, 孫玉梅, 蔣玲玲. 整合護理模式在焦慮癥病人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護理研究, 2015,28(10):1275-1276.
[2] 彭翠娥, 王衛(wèi)紅, 諶永毅. 建立老年乳腺癌病人延續(xù)護理的循證實踐[J]. 護理研究, 2014,28(2):201-203.
[3] 李善玲, 徐玉林, 楊新麗, 等. 早期整合性心理干預在老年住院病人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 2014,28(26):3260-3261.
[4] 李靜. 淺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特點及心理護理[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3,8(3):194.
[5] 吳茂蓉. 36例化膿性闌尾炎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 中外醫(yī)學研究, 2013,11(32):114.
[6] 常紅, 梁建姝, 王金茹, 等. 頸動脈支架成形術圍手術期的護理策略[J]. 中國卒中雜志, 2010,5(5):388-390.
[7] 楊平. 優(yōu)質護理對白血病患者化療焦慮抑郁情緒和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3,20(5):542-543.
[8] 林凱思.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焦慮狀態(tài)的護理干預效果分析[J]. 護士進修雜志, 2013,28(14):1298-1299.
[9] 曹楠. 心理護理對腦卒中后抑郁和焦慮的影響[J].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 2011,27(15):261-262.
[10] 易詩瓊. 心理護理干預對腦血管介入患者術前焦慮的護理研究[J]. 當代醫(yī)學, 2010,30(24):14-15.
[11] 馮玉霞, 郭翠玲, 閆潔, 等. 生物反饋治療對焦慮癥患者康復的影響分析與護理[J]. 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5,13(23):270.
[12] 蘇金橋. 老年抑郁-焦慮癥合并心肌梗死1例的護理[J].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1,11(30):7544.
[13] 高燕. 綜合心理護理在腦卒中后焦慮癥患者治療中的療效分析[J].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5,10(20):253-254.
[14] 尹沛. 護理干預對消化性潰瘍伴抑郁焦慮癥患者的影響研究[J]. 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14,37(2):102-103.
[15] 職彥敏, 張冬紅, 譚麗娜, 等. 放松訓練護理療法對兒童廣泛性焦慮癥的影響[J].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2,12(10):2329-2330.
[16] 趙連玲, 王艷紅. 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急性腦出血患者抑郁焦慮癥狀和并發(fā)癥影響[J].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15,6(15):217-218.
[17] 袁婷,張永艷,張海瓊.護理干預對焦慮與抑郁型消化內科患者的影響[J]. 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10):141-143.
(收稿日期:2015-09-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