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瑞敏
欣母沛聯合宮腔填紗治療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療效觀察
孔瑞敏
目的觀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欣母沛)聯合宮腔填紗治療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的療效。方法76例前置胎盤行剖宮產手術分娩的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8例。對照組給予欣母沛治療,觀察組給予欣母沛聯合宮腔填紗治療。比較兩組療效。結果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平均術中出血量、術后2~24 h出血量及總出血量均較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術后出現并發(fā)癥6例(15.79%),觀察組術后出現感染1例(2.63%),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欣母沛聯合宮腔填紗治療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可減少術中及術后出血量,且術后感染發(fā)生率低,值得臨床推廣。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宮腔填紗;前置胎盤;產后出血
產后出血是產科臨床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可引起產婦貧血、繼發(fā)感染等,并且快速、大量失血可致失血性休克,是目前我國妊娠晚期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來,隨著剖宮產率升高,產后出血的發(fā)生率也呈上升趨勢,產后出血主要由子宮收縮乏力、前置胎盤、多胎妊娠、凝血功能障礙、瘢痕子宮、胎盤粘連植入或早剝等因素引起[1]。本文作者采用欣母沛聯合宮腔填紗治療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取得良好療效,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4月~2016年6月擬于本院婦產科前置胎盤行剖宮產手術分娩的產婦76例為研究對象,年齡22~35歲,初產婦19例,經產婦57例,孕周36~41周。治療方案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且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將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8例。
1.2 治療方法 兩組產婦分娩后均子宮壁注射縮宮素20 U,同時縮宮素20 U+生理鹽水500ml靜脈滴注,剝離胎盤,按摩子宮,將開放血管縫合。對照組給予欣母沛0.25mg子宮下段或子宮體注射。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宮腔填紗治療,術后24~36 h將紗條取出。所有產婦術后均抗生素治療7 d。觀察兩組產婦術中、術后2~24 h出血量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婦術中、術后出血量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平均術中出血量、術后2~24 h出血量及總出血量均較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術中、術后出血量比較(±s,ml)
表1 兩組產婦術中、術后出血量比較(±s,ml)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術中出血量 術后2~24 h出血量 總出血量觀察組 38 391.83±32.27a 146.34±18.42a 539.74±46.35a對照組 38 482.17±36.64 294.15±22.83 758.34±51.62
2.2 兩組術后并發(fā)癥情況比較 對照組術后出現并發(fā)癥6例(15.79%),其中感染2例,惡心嘔吐1例,一過性血壓升高3例;觀察組術后出現感染1例(2.63%),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前置胎盤是產婦妊娠28周后胎盤附著于子宮下段,下緣已達到或覆蓋宮頸的內口處,且胎盤位置低于胎兒的先露部位。前置胎盤是引起產婦產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其發(fā)生與不規(guī)范人工流產、刮宮、多次妊娠分娩及剖宮產等損傷子宮內膜,導致宮腔感染、子宮內膜不健全,產婦妊娠后子宮無法獲得足夠的血液供應,引起胎盤的面積擴大并延伸至子宮的下段或宮頸內口處;此外,巨大兒、多胎妊娠也可引起胎盤面積擴大,最終導致前置胎盤形成。正常情況下,產婦分娩后胎盤從子宮壁剝離,子宮收縮,剝離面血竇可自動閉合,而前置胎盤因附著于子宮下段,蛻膜發(fā)育不良,絨毛組織植入子宮肌層,胎盤和植入部位不易剝離,造成分娩時易出現大出血[2],嚴重時可危機產婦的生命安全。
剖宮產是前置胎盤產婦主要的分娩方式,產婦術中胎盤剝離后血竇常不能有效閉合,造成產后大量出血,因而及時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對確保產婦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尤為重要。欣母沛為一種前列腺素F2a衍生物,主要活性成分是前列腺素氨丁三醇,其生物活性強,半衰期長,注射后可迅速在血液循環(huán)中擴散。欣母沛可增加子宮平滑肌細胞鈣離子濃度,抑制腺苷酸環(huán)化酶的活性,促進子宮平滑肌纖維收縮和增加子宮收縮的幅度、頻率,并迅速關閉開放的血竇,從而達到止血效果[2];此外,劉杰等[3]研究顯示,剖宮產和自然分娩的產婦應用欣母沛均可明顯減少術后出血量。宮腔填紗是用紗團填塞方法進行宮腔壓迫止血,填塞的紗團壓迫子宮壁,并可刺激子宮體的感受器,反射性引起子宮平滑肌收縮;同時,填塞紗團壓迫胎盤剝離面,使血流減緩或暫停,促進血栓形成和血管阻塞,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4]。本文結果顯示,欣母沛聯合宮腔填紗與單純欣母沛治療比較,產婦術中出血量、術后2~24 h出血量及總出血量均較少,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P<0.05)。表明通過藥物治療和物理壓迫方法可有效促進子宮收縮和止血,療效顯著,與曾蘭娟等[5]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欣母沛聯合宮腔填紗治療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止血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術中、術后出血量和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馬春藝,劉增佑,張小平.剖宮產產后出血相關危險因素分析.醫(yī)學綜述,2015,21(15):2852-2854.
[2]吳定會.欣母沛治療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的療效分析.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5,7(9):56-58.
[3]劉杰,王本昀.欣母沛防治高危剖宮產孕婦產后出血的療效分析.中國婦幼保健,2016,31(4):873-874.
[4]孫鳳群.早期宮腔填紗術在剖宮產術中大出血的應用.河北醫(yī)學,2015,20(3):440-441.
[5]曾蘭娟,羅光霞,涂湘寧.欣母沛聯合宮腔填紗治療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臨床醫(yī)學,2015,35(7):112-11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9.146
2016-09-02]
466600 西華縣人民醫(y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