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波(1.河南工業(yè)大學法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2.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北京 100720)
?
財稅法定原則的憲法表達及其啟示
——以法國式與英國式的財稅入憲模式為例
譚 波1,2
(1.河南工業(yè)大學法學院,河南鄭州450001;2.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北京100720)
摘要: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做出全面的戰(zhàn)略部署,提出要堅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財稅法定就成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應有之義,憲法就成為財稅法定的起點與重要組成部分。財稅憲定是財稅法定的高級形式,也是依憲治國的重要表現(xiàn)。梳理了“財稅憲定”的確立與其流變,分析了法國式的稅收法律保留模式與英國式的財政法定入憲模式,認為法英兩國的財政入憲模式可以成為我國財稅入憲的兩種重要參照。提出依憲治國和財稅憲定要求我們全面審視憲法、憲法相關法與經濟法等部門法之間的關系,全面實現(xiàn)社會主義財政法治。
關鍵詞:憲法;財稅法定;憲法保留
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因此憲法就成為實現(xiàn)財政法治的基礎和根本依據(jù),占有絕對重要的位置,財稅法定首先是“財稅憲定”。財政憲法的存在和作用機理告訴我們,很多國家的立憲史實際上就是一部財政入憲的歷史。[1]遍觀世界各國,除了英國、美國、法國等財政法治發(fā)達的老牌以憲治國的國家外,很多發(fā)展中國家也效仿財稅法定的先行者,在財稅憲定立法上分別確立了各自國家的立憲樣式。
財稅憲定實際上是財稅法定的前奏,在西方憲法產生過程中發(fā)揮了很關鍵的作用。從本質上看,納稅實際上是國家從公民或社會組織那里獲取財政收入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也被視為國家的“偷竊”、“搶劫”。但與非法的偷竊與搶劫不同,國家的稅收征收有“用之于民”的目的,這就是國家財政問題的根源。要實現(xiàn)“取之于民”,就需要對財稅源頭進行法制控制,保證理性的民意表達與據(jù)實以行的對財稅制度的及時修繕?!柏敹悜椂ā本蛯嶋H上成為完成這種法律保留的最高形式,有些國家為此實現(xiàn)了財稅法定的一步到位,實行財稅憲定。
英國雖為不成文憲法國家,但英國在其憲法本體法和憲法關聯(lián)法中不乏涉及財政的條款。1791年法國憲法作為歐洲大陸的首部憲法,已經形成了“財稅法定”的基本雛形,在其第三章“立法權的行使”第一節(jié)“國民立法議會的權力和職務”中,第一條規(guī)定“憲法專授予立法議會以下列權力和職務:……(二)決定公共的支出;(三)創(chuàng)立賦稅,決定賦稅的性質、稅額及征收的時期和方式;……”可見,當時的法國對稅收無論是“征”還是“支”,都已經成為憲法創(chuàng)設和下授的職權。此后,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后頒布的1793年憲法(雅各賓憲法)第54條又規(guī)定:“在法律的一般名稱之下,包含立法議會的下列決議:……關于賦稅的性質、總額和征收;……”至今,法國的10多部憲法中,在財稅憲法上都有或多或少的發(fā)展和延續(xù)。法國現(xiàn)行的1958年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憲法第五章“議會與政府的關系”第34條規(guī)定:“下列事項由法律予以規(guī)定:……各種稅收的基準、稅率和征收方式……”這種傳承以進的發(fā)展讓財稅憲法條款有著生生不息的活力與作用。
法國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非洲曾擁有數(shù)量眾多的殖民地,曾經受其殖民的國家或地區(qū)的立法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法國立法的影響,在憲法方面表現(xiàn)尤甚?!栋柤袄麃喢裰魅嗣窆埠蛧鴳椃ā返诙隆皺嗔C構”第二節(jié)“立法權”第122條明確規(guī)定:“國會在本憲法所劃定的下列領域內制定法律:……13.規(guī)定稅、捐、賦、費以及其他一切義務的種類、創(chuàng)設、基數(shù)和比率;……”《貝寧共和國憲法》第98條規(guī)定“關于下列事項的規(guī)則屬于法律領域:…任何稅種的設立、稅率和征收方式……”。《布基納法索憲法》第六章“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各自的領域”第101條規(guī)定“各種稅收的基準、稅率和征收方式”“由法律予以規(guī)定”?!都继峁埠蛧鴳椃ā返谖逭隆傲⒎嗪托姓嘀g的關系”第56條與布基納法索憲法相應條款相同。《幾內亞共和國憲法》第五章“國民議會與總統(tǒng)的關系”第72條明確,法律對“稅收的基準、稅率、所有稅收和強制捐稅的征收和監(jiān)管方式”予以規(guī)定。《剛果(布)共和國憲法》第六章“立法權”第111條規(guī)定,“任何性質的稅賦的稅基、稅率和征收方式”屬于法律領域?!锻荒崴构埠蛧鴳椃ā返诙隆傲⒎C構”第34條規(guī)定,“除金融法和稅法指定的對共和國總統(tǒng)負責的稅收來源、稅率和稅收程序”的文本將采用法律形式?!度麅燃訝柟埠蛧鴳椃ā返谄哒隆靶姓嗪土⒎嗟年P系”第67條規(guī)定“法律確定以下規(guī)則:所有性質的稅賦的稅基、稅率和征收方式”?!恶R里共和國憲法》第六章“政府和國民議會的關系”規(guī)定,法律確定“稅基、稅率和賦稅的征收方式”?!睹锼醽喴了固m共和國憲法》第四章“立法權和行政權的關系”第57條規(guī)定,“各種性質的稅收的基準、稅率和征收方式”由法律予以規(guī)定?!赌崛諣柕谄吖埠蛧鴳椃ā返谖逭隆靶姓嗯c立法權的關系”第99條規(guī)定“法律確定關于下列事項的規(guī)則:各種性質稅賦的稅基、稅率和征收細則”?!犊铺氐贤吖埠蛧鴳椃ā返谖逭隆靶姓嗯c立法權之關系”第71條規(guī)定“法律確定各種性質賦稅的稅基、稅率和征收方式”。該國的財政法確定國家的財政收入和支出?!吨蟹枪埠蛧鴳椃ā返谒恼隆傲⒎唷钡谌?jié)“國民議會的權力”第61條規(guī)定,“稅基、稅率和稅捐征收的細則,其他任何性質的課稅”得由法律規(guī)定相關規(guī)則。《乍得共和國憲法》第五章“行政權和立法權的關系”規(guī)定“各種性質的賦稅的征稅基礎、稅率和征收方式”的規(guī)則由法律予以規(guī)定?!恶R達加斯加共和國憲法》第二章“立法”第三節(jié)“政府與議會的關系”第95條規(guī)定,法律確定財政程序的規(guī)則以及地方分權團體的稅收的性質和稅基方面的規(guī)則?!都优罟埠蛧鴳椃ā返谒恼隆靶姓嗯c立法權之間的關系”第47條規(guī)定,“任何性質之稅賦的稅基、稅率和征收方式”由法律確定相應規(guī)則。
從上述16國的憲法表述來看,它們已經與法國憲法一道,構成了“稅收法定”的一類模式,且除剛果(布)、中非、阿爾及利亞外,其他13個國家都是從“行政權與立法權的關系”角度明確,稅收屬于立法權規(guī)制的事項,通過憲法對立法機構權限的賦予,來確定稅基法定、稅率法定、征收程序法定的精神。與之區(qū)別的是“法律確定基本原則”模式。稅收法定需要的是“規(guī)則法定”而非泛泛的“原則法定”。此外,有些國家還將稅收法定歸入與貨幣發(fā)行制度并列的事項,如塞內加爾、馬里、加蓬、喀麥隆等國,剛果(布)憲法之同一性質與內容法條還規(guī)定了“國家的借貸和財政負擔”,對貨幣、稅收和國債等制度進行并行調控。
英國是西方憲政的母國,在稅收入憲方面,不管是其《大憲章》還是其《權利法案》,都沒有回避。①雖然目前《大憲章》的一些相關財政條款已被廢止,但從其他英聯(lián)邦成員國憲法的規(guī)定中,可以看出其與《權利法案》之間承繼關系的痕跡,如新西蘭憲法第22條規(guī)定了議會對公共財政的控制權,其中提到“除非根據(jù)議會法案,否則,君主的下列行為違法:(a)征稅;或者(b)借款或接收來自任何人的借款;或者(c)花費公共資金?!逼渲校╞)項在2004年被《公共財政法》修正案第37條(1)款所取代。這與權利法案第4條(“凡未經國會準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征收,或供國王使用而征收金錢,超出國會準許之時限或方式者,皆為非法。”)神似。而且其立法的條文式表述最后被延伸為關于財稅的專章式規(guī)定,規(guī)定的內容上則演變?yōu)閷︻愃曝斦y(tǒng)一基金制度的制度設計。目前世界上建立統(tǒng)一基金制度的國家主要有澳大利亞、伯利茲、多米尼克、圣盧西亞、圣基茨和尼維斯、圣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牙買加、圖瓦盧、博茨瓦納、加納、肯尼亞、萊索托、馬拉維、塞拉利昂、塞舌爾、斯威士蘭、坦桑尼亞、烏干達和津巴布韋、基里巴斯、斐濟、馬紹爾群島、薩摩亞、所羅門群島、巴巴多斯、巴哈馬、馬耳他。在亞洲,則有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尼泊爾、馬來西亞、文萊在內的南亞和東南亞國家。這些國家中很多曾屬于英國的殖民地,有的國家現(xiàn)在仍屬于英聯(lián)邦成員,在這些國家的憲法中都有財政專章。這實際上是“財稅憲定”的另一個表現(xiàn),即財政憲定。將其稱之為英國式遺存,實際上是對其做了一種相對理想型(ideal type)的類型化處理。
歐洲國家馬耳他屬于英聯(lián)邦成員國,在其憲法附表四中列舉有相應的英聯(lián)邦國家。該國憲法第九章“財政”中,與財政憲定的相關規(guī)定包括“統(tǒng)一基金、由統(tǒng)一基金撥付的支出的批準、撥款前開支的批準權、應急基金、公共債務”等。這成為上述許多國家相應章節(jié)中關于財政憲定內容的一般模式。①在上述列舉的國家中,僅有太平洋島國馬紹爾群島和亞洲的尼泊爾不屬于英聯(lián)邦成員國,但尼泊爾的地理位置靠近以印度為首的印系國家。
在亞洲,馬來西亞憲法設有“財政”專章,其首當其沖的內容便是對“非依法律不得征稅”和對統(tǒng)一基金的規(guī)定;在“聯(lián)邦”編“立法程序”章中,規(guī)定“提出稅收、開支等法案或者修改動議的限制”,由全國財政理事會負責具體的稅收分配、舉債額度等事務,向各州分配稅賦和收費需要經過國會以立法的形式進行。新加坡在憲法制度設置上與馬來西亞有傳承關系,其憲法第十一編“財政條款”實際上就是憲法的財政專部,除了開篇的術語解釋外,首先便規(guī)定“非經法律授權不得征稅”,其次是對統(tǒng)一基金、發(fā)展基金及應急基金的制度設置,規(guī)定從統(tǒng)一基金等基金中提款需要受憲法設置的實體與程序限制,預算法在其中起了重要的憲法作用;該國憲法對貸款亦有相應的法律限制,對外貸款法、財政程序法、國際銀行貸款法等一系列法律成為憲法確認的貸款授權法律。亞洲國家文萊的憲法第八章“國家財政”第56條規(guī)定“國家和地方的稅收由法律規(guī)定”;對統(tǒng)一基金及其花費與支取和對應急基金,該章都有明確規(guī)定。以上述國家為代表的東南亞英聯(lián)邦成員國其實可以歸為一個基本的立法法系。
以印度為代表的印系國家也有財政憲法規(guī)定。在《印度共和國憲法》第十二編“財政、財產、合同以及訴訟”中的一般規(guī)定中,首先是“非由法律授權不得課稅”和對“印度和邦的統(tǒng)一基金和公共賬戶”以及非?;鸬囊?guī)定;接下來規(guī)定了“聯(lián)邦和邦之間的稅收分配”;在“其他財政規(guī)定”部分中,包含了對“可由聯(lián)邦或邦以財政收入支付的開支”、“統(tǒng)一基金、應急基金以及記入公共賬戶的資金的保管及其他”等的規(guī)定,這與馬耳他憲法規(guī)定的內容結構相似。接下來的第二章規(guī)定了“借款”制度,包括印度政府的借款和邦的貸款。巴基斯坦憲法有相同名稱的編和章,該國憲法在“財政”章中有關于稅種的規(guī)定,特別是該章明確了關于省稅的憲法規(guī)定;另外,關于統(tǒng)一基金的撥款的規(guī)定同樣很明確;在“借款和審計”章中也像印度那樣明確了聯(lián)邦與省的借款與貸款。斯里蘭卡憲法中同樣有“財政”章,其首先明確了“國會應當充分控制公共財政”的精神,非經國會通過法律或現(xiàn)行法律授權,征稅行為不被允許;在該國現(xiàn)行憲法中對統(tǒng)一基金及其款項提取、預備基金制度都有明確規(guī)定;該國憲法規(guī)定,授權對統(tǒng)一基金或共和國其他基金的處置和征收,征稅以及對稅收的廢除、增加或減少的任何法案或動議,都不得由部長在國會上提出?!睹霞永嗣窆埠蛧鴳椃ā返囊?guī)定比較特殊,以“立法程序和財政程序”的形式出現(xiàn)。②其實在前述的印系國家中,也有相應的財政程序規(guī)定,如印度憲法第五編“聯(lián)邦”第二章“議會”中就有“財政事項程序”的規(guī)定,而第六編“邦”第三章“邦立法機關”則將財政程序置于“立法程序”之中。巴基斯坦憲法第三編“巴基斯坦聯(lián)邦”第二章“顧問委員會(議會)”中也同樣有單設的“財政程序”規(guī)定,而第四編“省”則在第二章“省大會”中對“財政措施需要省政府同意”以及“省統(tǒng)一基金和公共賬戶及其管理、支出”等問題作出規(guī)定。作為單一制國家,孟加拉國憲法在第五章“立法機關”第二節(jié)“立法程序和財政程序”中,完成了財政憲定的程序設置任務,規(guī)定“稅收必須由議會法案設定”,“統(tǒng)一基金和國家公共財政賬戶”也由此條先后規(guī)定,而關于統(tǒng)一基金的費用也得以明確。
在美洲,巴巴多斯憲法和伯利茲憲法均在第九章“財政”中,規(guī)定了統(tǒng)一基金及對其支出的滿足、預算、開支授權、公共債務等問題。格林納達、巴哈馬與此類似,只是這兩國憲法中多出了對應急基金的規(guī)定。多米尼克憲法、圣盧西亞憲法、圣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憲法、圣基茨與尼維斯憲法中特別明確了依照撥款法從統(tǒng)一基金中提款的憲法程序以及撥款法案未實施前使用經費的權力。①原翻譯譯文中將“withdraw”翻譯為“撤回”,屬于明顯的翻譯錯誤,應為“從統(tǒng)一基金或其他公共基金中提款”(參見《世界各國憲法(美洲大洋洲卷)》,中國檢察出版社2012年版,第748頁)。與上述8國相比,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共和國憲法多出了對公共賬目委員會機構設置的規(guī)定。牙買加憲法“財政”章強調了支出的權威性,這種權威性主要通過憲法程序的設置和限制來完成,同時明確了“法定支出”的范圍。
在澳洲,澳大利亞憲法在第四章“財政和貿易”中,首先規(guī)定了統(tǒng)一收入基金及由此產生的費用,對法律規(guī)定的資金的撥付也在本章得以確認。斐濟憲法的規(guī)定比較特殊,除規(guī)定對統(tǒng)一基金設置外,該國憲法還規(guī)定,關于分配財政收入或款項、增減稅收或減持國債的法令及其修正案必須經內閣同意,并由總統(tǒng)簽署。薩摩亞稱上述基金為公共基金,該國憲法不僅對正常支出有法定限制,對非預期支出即不超過全部撥款議案數(shù)額3%的支出也要求納入預算中。所羅門群島有因國會解散而推遲撥款法案的憲法條款。圖瓦盧憲法“財政”章單列了“議會和財政”節(jié),其在規(guī)定統(tǒng)一基金的基礎上確定了“行政主動權”,即除根據(jù)部長建議外議會不應當規(guī)定的事項。與上述美洲國家的規(guī)定模式類似,基里巴斯憲法的第八章“財政條款”明確了法定支出是指,根據(jù)憲法規(guī)定或該國任何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包括在統(tǒng)一基金中的支出。瑙魯憲法建立了國庫資金制度,并且有長期投資基金、意外開支資金的制度設置。帕勞憲法也有財政專條規(guī)定。
在非洲,博茨瓦納憲法“財政”章規(guī)定了統(tǒng)一國庫以及撥款之前的支出授權,除此之外,還設立法定的儲備金制度。加納憲法對公共基金制度設置較為完整,包括統(tǒng)一基金、應急基金以及國會法律或根據(jù)國會法律授權設立的其他公共基金。津巴布韋憲法則設立了“統(tǒng)一歲入基金”??夏醽啈椃▽Α肮藏斦敝贫鹊囊?guī)定較為詳細,不僅包括原則與框架式規(guī)定,還有歲入分配委員會、平衡基金、縣政府歲入基金等制度的設置。馬拉維憲法在上述基金外另設發(fā)展基金、特殊基金和信托款等制度。斯威士蘭憲法規(guī)定,設置財政與公共賬戶委員會。坦桑尼亞憲法則有財政聯(lián)合委員會的制度設置。烏干達憲法專門規(guī)定,國會應當制定法律設立稅收法庭以解決稅收爭議。
上述英聯(lián)邦成員的“稅收憲定”已經構成了以“統(tǒng)一基金”為標準的一類立法體系。但是,此性征并非其獨有。馬紹爾群島設立了總基金制度,也是在憲法中尋求公共收入和支出的立法控制。在亞洲國家日本的憲法中,亦有“財政專章”,其開篇第二條就規(guī)定,“新課租稅,或變更現(xiàn)行租稅,必須有法律或法律規(guī)定之條件作依據(jù)”;②1946年《日本國憲法》第七章“財政”第84條。對其他財政支出的問題,則在同章的后續(xù)條文中得以確認。法國憲法中,也有關于財政法憲法確認的表述,與稅收事項一樣,屬于法律需要確定規(guī)則的事項;同時,財政法、組織法與確定國家經濟、社會、文化和國防領域目標的規(guī)劃法一并成為憲法對法律保留事項的最基本分類。
法國的“稅收憲定”屬于法律保留中的“規(guī)則法定”,而且法定種類細致,③在阿爾及利亞憲法中,不僅有稅的法定乃至憲定問題,還有其他非稅收入尤其是“費”的法定問題。以對財稅及其相關領域進行系統(tǒng)調控。相比較來看,我國2015年立法法修改增置的“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和稅收征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法律保留事項,實際上是“法國式”稅收法定模式的翻版。只不過這種表述不是產生于憲法典,而是設在立法法這一憲法相關法之中,并且沒有從立法權與行政權的關系上對此法律保留事項予以規(guī)定;憲法中的相關表述僅是規(guī)定了公民依法納稅的義務??梢?,雖然我們已經向“稅收規(guī)則法定”的方向運作,立法法在一定程度上承擔了憲法典對此方向的確認,但我國憲法典在完成稅收憲定的基本工作上還有繼續(xù)推進的空間。如果說法國式的“稅收法定”是從入口把住了財政法治的關,那么英國式的“財政憲定”就是更注重從出口控制把關的“財稅憲定”。英國等相關國在統(tǒng)一基金制度的設計中,既有總體的基金制度設置,還有平衡基金和特殊的應急基金的憲法設置。這些規(guī)定均出現(xiàn)在相應各國憲法的稅收專章之中?!岸愂諔椂ā焙汀柏斦椂ā保m各司其職,但存在合于憲法典之中的可能。
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由7個部門法構成,憲法相關法則包括組織法、自治法、主權運行法、公民權利法以及國家行為法等領域。預算法、稅收實體法和稅收征收管理法被歸入經濟法部門,財稅法定原則并沒有被上升到憲法典和憲法相關法的高度,這與我國多年來稅收法治快速發(fā)展的制度需求形成強烈反差。在大的分類上面,我國財政法作為經濟法的分支,在與經濟法其他法律相契合的同時,也應與其他的部門法尤其應與憲法相關法互動。在法國憲法第34條的第四款規(guī)定?!柏斦ㄒ澜M織法所規(guī)定的條件及保留事項,確定國家財政的來源及支出”,而組織法要對有關事項“予以細化和補充”。從前文提到的法國模式下的多國“財稅法定”的模板來看,憲法系統(tǒng)調控作為整體的財稅金融已蔚然成風。
可以很輕易地發(fā)現(xiàn),稅收法定已經成為我國把定財稅法定入口關的重要鑰匙。我國全國人大也表示要在2020年全面落實稅收法定。其中的問題是:第一,除了制定稅收法律外,由誰來盡快啟動對現(xiàn)行稅收行政立法的清理或違反上位法的審查工作?畢竟距2020年還有大約5年,在這5年之中有些違法的狀態(tài)仍在,如何處理?第二,稅收法律的起草如何貫徹其民主性或民意化訴求,草案的起草是否仍用原來立法的套路,采取先由政府職能部門起草,再交由人大或其常委會通過的徑路?第三,關于非稅收入的法定,何時實現(xiàn)?特別是對收費法定問題,如何確定相應的時間表?第四,有了稅收法定的規(guī)定之后,有無相應的憲定稅收程序加以保障,以與實體原則或規(guī)范形成呼應?畢竟在稅收憲定體制下,財政程序已經成為和立法程序一樣舉足輕重的憲法內容。
在稅收法定的問題厘清之后,財政法定將會成為下一步財稅法定的主要內容。我國預算法在2014年修改之后,要真正實現(xiàn)稅收憲制的改革,還需要樹立“從有產政府到無產政府”“從稅收國家到預算國家”“從吃飯財政到民生財政”和“從加強稅收征管到保障納稅人權益”等系列的基本法治原則。[2]具體而言,財政轉移支付法應成為首當其沖的改革對象。此外,公共債務法、公共財政法(或統(tǒng)一基金法)將成為緊隨其后的修法焦點,相應地還應該有證券法、擔保法、地方政府破產法等法律輔佑其中。[3]
財稅法定不是解決我國當前稅政改革難題的唯一要求,我國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還需要在建設完備的稅收法律規(guī)范體系基礎上,盡快完善稅收法律實施體系、稅收法治監(jiān)督體系及保障體系。只有這樣,我國的稅收法治才能真正實現(xiàn)規(guī)定與實施的統(tǒng)一。
參考文獻:
[1]譚波.論我國財政立憲與社會保障之聯(lián)動[J].學習論壇,2013(1):74-78.
[2]陳丹.論稅收正義——基于憲法學角度的省察[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3]譚波.破解地方債務問題的法治思考[J].中州學刊,2015(8):50-54 .
THE CONSTITUTIONAL EXPRESSION OF FISCAL AND TAXATION LEGAL PRINCIPLE AND ITS ENLIGHTENMENT
TAN Bo1,2
(1.School of Law,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 450001,China;
2.Institute of Law,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720,China)
Abstract:The 4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ade a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lan for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governance of the state according to law and advanced the idea of resolutely safeguarding the legal authority of the Constitution.Statutory taxation has become the proper meaning of governing the state according to law and the constitution has become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statutory taxation.Tax constitution is the advanced form of tax statutory and is also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by constitution.The article reviews the establish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fiscal constitution’,analyses the legal reservation model of the French tax law and the British financial statutory constitution model.It holds that the fiscal constitution model of the two countries can be the two important references for China′s fiscal and taxation constitution.The idea is put forward that governing the country by constitution and fiscal constitution requires us to examine comprehensive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titution,the law related to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economic law,and realize the rule of law in socialist finance.
Key Words:constitution;statutory taxation;constitutional reservation
中圖分類號:D9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1751(2016)01-0018-05
收稿日期:2016-01-30
基金項目:2012年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2CF021)
作者簡介:譚波(1979-),男,河南商丘人,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憲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