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成
(1.南開大學 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天津 300350;2.南開大學 和富研究中心,天津 300350)
?
“紀念蔡和森同志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綜述
楊曉成1,2
(1.南開大學 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天津 300350;2.南開大學 和富研究中心,天津 300350)
2015年是蔡和森同志誕辰120周年,為此,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婁底市委聯(lián)合主辦了“紀念蔡和森同志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討會。從研討會征集的論文來看,主要集中于蔡和森黨建思想研究、蔡和森生平研究、蔡和森的革命家庭研究等,研討會上出現(xiàn)了一批有分量的理論成果,這些成果表明蔡和森研究取得了一些重大的新成果和新突破,進一步深化和拓展了中共黨史人物的研究。
“紀念蔡和森同志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綜述;黨建思想;革命家庭;黨史人物
2015年3月30日,為紀念蔡和森同志誕辰120周年,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中共湖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婁底市委聯(lián)合主辦了“紀念蔡和森同志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討會”。從這次會議收到的100余篇學術論文來看,蔡和森建黨思想研究、蔡和森生平研究、蔡和森的革命家庭研究出現(xiàn)了一大批有分量的理論成果,這些成果表明蔡和森研究取得了一些重大的新成果和新突破,也表明蔡和森研究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動向。
蔡和森是中國無產(chǎn)階級杰出的革命家、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的著名領袖、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卓越領導人之一,著名政治活動家、建黨理論家、宣傳家,新民學會發(fā)起人之一,法國勤工儉學組織者、實踐者之一。關于蔡和森的這一歷史地位,雖沒有新論,但幾位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對蔡和森的歷史地位作了全面而系統(tǒng)的論述。最主要集中于其對建黨和黨建的歷史貢獻。近年來,學術界對于蔡和森建黨和黨建思想與實踐的研究較為深入。有學者提出,紀念蔡和森,首先要了解蔡和森,要認識蔡和森在中共黨史和中國革命史中所占的地位。蔡和森是“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建的理論設計師,第一次人民大革命的杰出領導人,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偉大探索者,共產(chǎn)黨人優(yōu)秀精神品質(zhì)的成功塑造者”[1]。有學者認為,蔡和森不僅首次提出了“明目張膽正式成立一個中國共產(chǎn)黨”的觀點,而且還依據(jù)列寧建黨學說和俄國布爾什維克的經(jīng)驗,結合中國國情,提出了比較完整的黨建理論[2]。也有學者指出:“蔡和森建黨思想的形成與發(fā)展,既非共產(chǎn)國際幫助與扶植的產(chǎn)物,也非陳獨秀、李大釗直接指導的結果,而是有著相對獨立的發(fā)展軌跡。可以說,蔡和森與陳獨秀、李大釗一樣,是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立的思想原點之一?!盵3]這一論述,改變了長期以來學術界持有的“俄人移植”“共產(chǎn)國際扶植”的觀點,更體現(xiàn)出蔡和森建黨思想的歷史地位及其歷史貢獻。有學者認為,蔡和森雖然不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一大”代表,也沒有直接參加巴黎少年中國共產(chǎn)黨的成立大會,但他卻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宣傳家,創(chuàng)建中國共產(chǎn)黨的卓越領導人之一,是名副其實的重要精神領袖,是系統(tǒng)宣傳列寧建黨學說的第一人[4]。有研究者對蔡和森黨的作風建設思想進行了探析[5];有研究者對蔡和森的群眾觀及其當代意義進行了探究。有研究者提出,蔡和森是提出科學系統(tǒng)的群眾觀點與群眾工作方法的開拓者,可以說是他開啟了黨的群眾工作的航向,對引導中國革命時期群眾路線的科學制訂有重要理論作用[6]。
同時,也有學者提出,蔡和森的理論貢獻雖然巨大,“但不能忽視蔡和森首先是一位為實現(xiàn)‘匡時救民’夙愿,始終站在革命斗爭最前沿并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事業(yè)獻出生命的實干家”[7]。
原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歐陽淞指出:“蔡和森在思想理論方面的卓越貢獻,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思想理論發(fā)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币虼耍芯坎毯蜕乃枷刖哂兄匾膶W術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蔡和森在黨的思想理論和組織建設方面;在革命戰(zhàn)略、戰(zhàn)術方面,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方針政策方面;在農(nóng)民運動、工人運動、婦女解放運動的基本思想;教育救國方面等等,從思想理論上為黨和中國革命作出了重大貢獻。從研討會的論文來看,研究者對蔡和森早期教育救國思想、工人運動思想、農(nóng)民運動思想、婦女解放思想、人才思想、愛國主義思想、軍事思想等進行了理論探索。
蔡和森教育救國思想研究。有研究者認為:“蔡和森早期教育救國思想是蔡和森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蔡和森最終成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起了關鍵作用?!盵8]
蔡和森工人運動思想研究。有研究者提出:“蔡和森工人運動思想是中國共產(chǎn)黨和毛澤東思想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體系中關于工農(nóng)運動理論的有機組成部分?!盵9]
蔡和森婦女解放運動思想研究。有研究者提出:“蔡和森的農(nóng)民運動理論與毛澤東、彭湃等關于農(nóng)民革命斗爭理論觀點和實踐活動具有一致性,為我黨領導農(nóng)民運動日益發(fā)展壯大做出了重要貢獻?!庇醒芯空哒J為:“蔡和森把馬克思主義婦女解放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形成了其婦女解放的理論,并成為蔡和森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婦女解放運動的發(fā)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盵10]
蔡和森軍事思想研究。有研究者指出:“蔡和森是中國共產(chǎn)黨內(nèi)最早認識武裝斗爭重要性的領導人之一,也是中國共產(chǎn)黨內(nèi)最早提出建立農(nóng)民武裝,發(fā)動工農(nóng)暴動、開展游擊戰(zhàn)爭和土地革命的領導人之一?!盵11]有研究者認為,蔡和森也是黨內(nèi)最早關注和研究軍事問題的領導人之一,不僅對軍事范疇的若干相關問題都有所論述和闡發(fā),而且自覺地把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初步形成了基本符合中國國情的科學的軍事理論體系,其主要內(nèi)容為“用革命的手段根本破除舊軍事組織”的戰(zhàn)爭觀、以“武裝割據(jù)”為主要內(nèi)容的人民戰(zhàn)爭思想、以“工農(nóng)武裝”為主要途徑的軍隊建設思想、以“游擊戰(zhàn)爭”為主要方式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思想[12]。蔡和森對軍事問題的基本認識和基本觀點,“直接影響了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fā)展”[13],為“開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做出了獨創(chuàng)性的貢獻”[14]。
有研究者對蔡和森的人才思想進行了探析,認為蔡和森人才思想有四個鮮明的特點:第一,改造中國與世界是蔡和森人才思想的出發(fā)點;第二,重視培養(yǎng)人才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第三,提倡培養(yǎng)德智體兼?zhèn)涞娜瞬牛坏谒?,要利用集體的力量培養(yǎng)大批人才[15]。
同時,有幾位研究者對蔡和森的青年觀、日本觀、政黨思想、黨內(nèi)民主思想、史學思想等問題展開了深入的研究與探討。
此外,有多位研究者還從蔡和森與湖湘文化的關系進行了多維度的解讀。
近年來,隨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成為學術界熱點,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的理論家關于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貢獻開始得到一些學者的關注。因此,蔡和森對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考與貢獻,也成為本次研討會的熱點問題。
有多位研究者對蔡和森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早期探索及貢獻作了系統(tǒng)的論述。有研究者認為“蔡和森是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杰出代表”[16]。有研究者指出:“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指導下,蔡和森初步形成了關于中國革命的思想,開始了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初探索。在大革命時期的革命實踐中,蔡和森關于中國革命的思想得到了多方面的展開和充分的發(fā)展,對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由此也得以更進一步的開展和深化?!庇械难芯空邚牟毯蜕瓕︸R克思主義中國化探索的前提和過程進行研究。有的研究者把蔡和森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探索與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探索相結合進行解讀,認為其探索的特色主要體現(xiàn)在先導性、思辨性、務實性、創(chuàng)造性等方面。有的研究者以《向?qū)А分軋鬄檠芯繉ο?,指出“蔡和森以《向?qū)А分軋鬄殛嚨兀\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對中國革命的性質(zhì)、任務和動力,工農(nóng)武裝、統(tǒng)一戰(zhàn)線等問題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探索,作出了重大貢獻”。也有研究者從蔡和森在建黨前后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探索入手,深入研究了蔡和森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卓越貢獻[17]。有學者從蔡和森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重要貢獻進行了探析,認為,蔡和森關于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開創(chuàng)新研究,正是其整個思想得以形成的重要源頭[18]。有學者指出,蔡和森是在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qū)者之一,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中具有十分重要影響的領軍人物[19]。有研究者從現(xiàn)代化的視角研究蔡和森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貢獻,指出蔡和森“為中國共產(chǎn)黨現(xiàn)代化的實踐指明了理論方向”[20]。
上述研究成果,比較系統(tǒng)地探索了蔡和森對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貢獻,推進了蔡和森研究的展開,使蔡和森研究更加細化、更加具體。
雖然此前學術界已對蔡和森關于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的歷史研究作出評價和論述,但與會學者認為,蔡和森開創(chuàng)中共黨史學科并為黨史研究奠定初步基礎,內(nèi)容豐富,意義重大,還值得繼續(xù)深入研究。基于此目的,與會的多位學者對蔡和森對于中共黨史學科的貢獻進行了全面的論述,一致認為,蔡和森作為中共黨史研究的開創(chuàng)者,“為中共早期歷史研究開拓出了一條清晰的思路,同時也為我們留下了最為系統(tǒng)研究中共黨史的開票之作、開山之作”[21]。有研究者認為,蔡和森的指導思想和研究實踐都對中共黨史的發(fā)展做出了開拓性貢獻,特別是他的黨史著作不僅奠定了研究黨史的學科基礎,而且指明了黨史研究的重要性,還在理論和方法上進行了具有開拓性的探索,“不僅當時對于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chǎn)黨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指導的作用,而且對于今天中共黨史的研究乃至中國共產(chǎn)黨的發(fā)展有著很強的指導和借鑒作用”[22]。因此,“認定蔡和森是中共黨史學史開拓者和奠基人這個結論,是完全符合歷史實際的,也是十分恰當?shù)摹盵23]。有研究者系統(tǒng)地論述了蔡和森在中共黨史上的七個“第一”:第一個提出“中國共產(chǎn)黨”名稱;第一個系統(tǒng)傳播列寧的建黨思想核建黨原則;第一個提出打倒“帝國主義”的口號;第一個提出了關于中國社會性質(zhì)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概念;創(chuàng)辦中共中央第一個政治機關報《向?qū)А罚蛔珜懼袊伯a(chǎn)黨的第一部黨史《中國共產(chǎn)黨史的發(fā)展》;第一個對黨內(nèi)曾出現(xiàn)的機會主義歷史進行全面闡述[24]。還有學者從“功能作用觀、背景根據(jù)觀、主流本質(zhì)觀、主題主線觀、內(nèi)因外因觀、過程階段觀、客觀忠實觀”七個方面來論述蔡和森的黨史觀,指出“蔡和森的黨史觀,就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黨史觀”[25]。
從征集論文來看,關于蔡和森與其他歷史人物關系的研究,主要涉及到蔡和森與毛澤東、蔡和森與鄧中夏、蔡和森與彭述之的關系研究。
有研究者認為,蔡和森在馬克思主義理論方面對毛澤東起到了啟蒙的作用,對毛澤東世界觀的轉(zhuǎn)變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他們在思想上相互產(chǎn)生著很深的影響[26]。
有學者對蔡和森與惲代英的“紙老虎”理論進行了辨析,認為,在中國共產(chǎn)黨內(nèi),蔡和森是第一個提出“紙老虎”概念的理論家,第一個提出國外的資產(chǎn)階級反動派是“紙老虎”的理論家。惲代英是第一個提出國內(nèi)的反動派是“紙老虎”的理論家[27]。
有研究者力圖通過對蔡和森與鄧中夏關系的研究,來呈現(xiàn)早期共產(chǎn)黨人參與革命活動的方式及特點[28]。還有研究者從不同時期考察蔡和森與彭述之兩人的關系,“系統(tǒng)梳理蔡和森與彭述之從合作—糾紛—分道揚鑣的交往歷程,借以揭示中共早期革命者在革命道路探索上得艱辛與曲折”[29]。此前學界關于蔡和森與鄧中夏、蔡和森與彭述之之間的研究尚未展開,因此,可以講,這兩篇文章填補了這一研究的空白。
蔡和森作為《向?qū)А分軋蟮牡谝蝗沃骶帲瑓⑴c了創(chuàng)辦工作。因此,關于蔡和森與《向?qū)А分軋蟮难芯砍蔀檠杏憰挠忠粺狳c問題。有研究者認為,蔡和森主編《向?qū)А分軋?,“開創(chuàng)了無產(chǎn)階級宣傳事業(y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30]。有研究者指出,蔡和森以《向?qū)А窞殛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行了有益的探索[31]。有研究者“以《向?qū)А分軋鬄榫€,對蔡和森與第一次國共合作的關系作一歷史的考察”[32]。也有研究者以《向?qū)А分軋髞硌芯刻接懖毯蜕木馵33]。
蔡和森曾經(jīng)負責編輯團中央機關刊物《先驅(qū)》,參與討論和制定《先驅(qū)》的編輯、發(fā)行與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和辦法,對于中國共產(chǎn)黨和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宣傳教育事業(yè)的開創(chuàng)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34]。
對蔡和森相關著作的研究。有學者專門對蔡和森《社會進化史》一文進行研究,提出,“《社會進化史》并不是蔡和森獨立完成的‘學術專著’,而是對馬克思主義有關論著的‘匯編’。但不妨礙這部著作是‘民國學術經(jīng)典’,更是馬克思主義傳播史上得典范之作”[35]。
有研究者論述了蔡和森《黨的機會主義史》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啟示,認為這一著作具有突出的政治意義、思想意義和史料意義[36]。有學者就蔡和森反對黨內(nèi)錯誤傾向進行了研究[37]。有研究者提出,蔡和森“指出了早期機會主義放棄對中國革命領導權的錯誤,即‘抬轎子’論;指出了早期機會主義讓步政策的錯誤,即‘讓步’論;指出了早期機會主義忽視農(nóng)民和土地革命的錯誤,即‘回避’論”[38]。
另外,有研究者對蔡和森領導的宣傳工作進行了研究探析,提出蔡和森是黨的宣傳事業(yè)的偉大開拓者之一,在中國新聞史上產(chǎn)生了較大的影響。輿論宣傳工作是蔡和森參與的黨的實際工作中貢獻最為突出的領域[39]。也有研究者以《蔡和森文集》為研究對象,對蔡和森的宣傳思想進行了探究。
有學者論述了蔡和森關于民主革命綱領的歷史貢獻,認為蔡和森作為中共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在制定和宣傳民主革命綱領的過程中,均作出了重要的歷史貢獻,同樣也推動了“二大”以后以民主革命綱領為指導的一系列革命運動的勝利發(fā)展[40]。
有研究者從1920-30年代蔡和森對中國與世界革命形勢的判斷分析了蔡和森對中國革命的貢獻和影響,“對毛澤東思想的新民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對中國革命的實踐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41]。有學者認為,“蔡和森不僅在中共黨內(nèi)最先提出了‘打倒國際帝國主義’的口號,并對帝國主義的特點、本質(zhì)、侵略中國的手段、侵略中國的危害等問題做了較為系統(tǒng)的闡述,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反帝思想和策略,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的反帝反封建路線做出了重要貢獻”[42]。有學者指出,蔡和森是中國社會主義的理論先驅(qū)[43]。
有學者考察了蔡和森赴法勤工儉學期間的歷史貢獻,指出,蔡和森在赴法勤工儉學期間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創(chuàng)建,在思想上、組織上、理論上和實踐上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黨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44]。并有研究者指出,“蔡和森是法國方面中共早期組織的實際創(chuàng)建人”[45]。
有研究者對蔡和森的四次莫斯科之旅進行了歷史考察,認為,這不僅對于深化蔡和森生平和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理論價值,而且對于總結中國民主革命的經(jīng)驗教訓,以史為鑒、資政育人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46]。
有學者對蔡和森關于中共五大的貢獻進行了探究。有學者研究認為,作為最早向共產(chǎn)國際提出召開中共五大的人,蔡和森在籌備中共五大、傳達宣傳共產(chǎn)國際指示精神和反對黨內(nèi)右傾錯誤等問題上,作出了卓越的貢獻[47]。
有研究者考察了蔡和森對中共六大的貢獻。認為蔡和森“對中國革命發(fā)展的不平衡性、革命道路、革命戰(zhàn)略、土地革命、武裝割據(jù)、工人組織方法提出一系列觀點,是八七會議之后又一次為我黨革命理論、未來前途做出有益探索”[48]。
在中共黨史研究中,此前蔡和森、向警予、李富春、蔡暢、葛健豪多是作為單個人物或者作為專題進行研究的,很少有從家庭的家度,來折射黨的歷史。其實在黨的歷史上,有許許多多的革命家庭值得研究,但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在黨的歷史中,革命家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蔡和森是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始人之一,李富春是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的奠基者之一。本次研討會一個重要的創(chuàng)新就是從革命家庭的視角對蔡和森研究進行了全面的補充和深化。有研究者對革命家庭的組成及奮斗歷程進行整體性研究,有研究者對蔡和森與向警予的婚姻進行了解讀,有研究者從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對經(jīng)濟思想的貢獻進行研究,認為:“蔡和森科學闡述了中國資本主義的性質(zhì)和資產(chǎn)階級的歷史作用,得出中國不能獨立發(fā)展資本主義的結論。李富春在主管計劃工作的實踐中,總結中寶貴的計劃工作經(jīng)驗,豐富了中國共產(chǎn)黨經(jīng)濟管理思想的內(nèi)容。向警予和蔡暢從經(jīng)濟解放的角度闡述了婦女解放的意義,從一個側(cè)面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經(jīng)濟思想做出貢獻?!盵49]有研究者提出,葛健豪的女權思想促進了中國女性的覺醒,也為后來的女性解放運動奠定了思想與理論的基礎[50]。上述研究,均是從革命家庭的角度進行的,豐富了對蔡和森、向警予、李富春、蔡暢、葛健豪的研究,深化和拓展了中共黨史研究的新視角和新領域。
[1]董志銘.蔡和森與中國共產(chǎn)黨的思想理論創(chuàng)建和精神品質(zhì)塑造[J].湘潮,2015(3):10-12.
[2]宋鏡明.蔡和森建黨思想的邏輯蘊涵[J].湘潮,2015(3):13-17.
[3]紀亞光.中國共產(chǎn)黨是“俄人移植”的結果嗎:以蔡和森建黨思想與實踐為核心的思考[J].湘潮,2015(3):18-20.
[4]許順富.論蔡和森對創(chuàng)建中國共產(chǎn)黨的偉大貢獻[J].湘潮,2015(3):32-35.
[5]許軍振.蔡和森黨的作風建設思想及其啟示[J].湘潮,2015(3):109-118.
[6]徐德莉.開拓與啟航:蔡和森對黨的群眾工作的貢獻[J].湘潮,2015(3):243-246.
[7]歐陽淞.永垂青史的革命先驅(qū):紀念蔡和森同志誕辰120周年[N].光明日報,2015-03-27.
[8]張德義.蔡和森早期教育救國思想研究[J].湘潮,2015(3):133-137.
[9]閆景斌.蔡和森的工人運動思想[J].湘潮,2015(3):138-140.
[10]譚劍翔,謝琰.論蔡和森關于婦女解放的思想[J].湘潮,2015(3):226-229.
[11]史滇生.蔡和森的軍事思想[J].湘潮,2015(3):127-129.
[12]韓洪泉.蔡和森對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中國化的探索與貢獻[J].湘潮,2015(3):43-47.
[13]任振杰.蔡和森對軍事問題的認識及其對毛澤東戰(zhàn)爭觀的偉大貢獻[J].湘潮,2015(3):112-115.
[14]趙紹成.蔡和森對中國革命武裝斗爭道路的獨創(chuàng)性探索[J].湘潮,2015(3):192-194.
[15]孫雯,宋檢.蔡和森人才思想初探析[J].湘潮,2015(3):124-126.
[16]吳必文.蔡和森: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杰出代表[J].湘潮,2015(3):78-82.
[17]董一冰,張寧.蔡和森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卓越貢獻[J].湘潮,2015(3):25-28.
[18]楊振聞.蔡和森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重要貢獻[J].湘潮,2015(3):29-31.
[19]李愛軍.蔡和森對馬克思主義介紹與傳播的歷史貢獻:為紀念蔡和森同志誕辰120周年而作[J].湘潮,2015(3):53-56.
[20]常華.蔡和森與中國共產(chǎn)黨的現(xiàn)代化[J].湘潮,2015(3):57-59.
[21]李蓉.蔡和森開拓中共早期黨史研究之路[J].湘潮,2015(3):4-9.
[22]姬麗萍,陳帥.蔡和森對中共黨史研究的貢獻[J].湘潮,2015(3):211-213.
[23]李良明.蔡和森:中共黨史學史的開拓者:讀《中國共產(chǎn)黨史的發(fā)展(提綱)》[J].湘潮,2015(3):130-132.
[24]凌軍.蔡和森在中共黨史上的七個“第一”[J].湘潮,2015(3):94-95.
[25]劉華清.略論蔡和森的黨史觀[J].湘潮,2015(3):157-161.
[26]羅興湖.蔡和森與毛澤東的革命友誼[J].湘潮,2015(3):221-225.
[27]徐方平,金飛.蔡和森與惲代英的“紙老虎”理論辨析[J].湘潮,2015(3):162-166.
[28]高中華.蔡和森與鄧中夏的革命情誼[J].湘潮,2015(3):119-123.
[29]岳梅.蔡和森與彭述之[J].湘潮,2015(3):234-238.
[30]吳向偉.蔡和森與《向?qū)А分軋骩J].湘潮,2015(3):282-284.
[31]胡玥.理想照耀中國:蔡和森創(chuàng)建《向?qū)А分軋蟮膫ゴ蠊兒蜌v史貢獻[J].湘潮,2015(3):116-118.
[32]劉建民.從《向?qū)А分軋罂床毯蜕c第一次國共合作[J].湘潮,2015(3):267-269.
[33]包愛芹.從主編《向?qū)А分軋罂床毯蜕馵J].湘潮,2015(3):289-291.
[34]李永春.蔡和森與團刊《先驅(qū)》[J].湘潮,2015(3):141-146.
[35]王建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獨特路徑:蔡和森《社會進化史》文本構成解析[J].湘潮,2015(3):104-108.
[36]滕明政.論《黨的機會主義史》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啟示[J].湘潮,2015(3):147-151.
[37]周玉文.蔡和森反對黨內(nèi)錯誤傾向論略[J].湘潮,2015(3):89-93.
[38]林緒武.蔡和森對黨內(nèi)早期機會主義錯誤的分析[J].湘潮,2015(3):230-233.
[39]劉一.試析蔡和森領導的宣傳工作及其特點[J].湘潮,2015(3):247-250.
[40]譚獻民,肖俊成.蔡和森對制定與宣傳民主革命綱領的歷史貢獻[J].湘潮,2015(3):21-24.
[41]朱與墨.蔡和森對中國革命若干重大問題的判斷及影響[J].湘潮,2015(3):36-42.
[42]劉銀萍.淺析蔡和森的反帝策略[J].湘潮,2015(3):208-210.
[43]吳克明.蔡和森:中國社會主義的杰出理論先驅(qū):以2013年版《蔡和森文集》中蔡和森給毛澤東的七封書信為例[J].湘潮,2015(3):48-52.
[44]戴安林.論蔡和森赴法勤工儉學期間為黨的創(chuàng)建作出的貢獻[J].湘潮,2015(3):68-72.
[45]鄭華.蔡和森是法國方面中共早期組織的實際創(chuàng)建人[J].湘潮,2015(3):96-103.
[46]王欽雙.蔡和森的四次莫斯科之行[J].湘潮,2015(3):152-156.
[47]高萬娥.蔡和森對中共五大的重要貢獻[J].湘潮,2015(3):214-216.
[48]吳婷婷.蔡和森與中共六大[J].湘潮,2015(3):296-298.
[49]王明前.試論蔡和森、李富春革命家庭對中國共產(chǎn)黨經(jīng)濟思想的貢獻[J].湘潮,2015(3): 335-338.
[50]王秋香.論葛健豪的女權思想[J].湘潮,2015(3):370-373.
(責任編校:李傳熹)
Overview of Theses atSeminarinMemoryofthe120thAnniversaryofComradeCaiHesenBirth
YANGXiao-chen1,2
(1.School of Marxism Education,NankaiUniversity, Tianjin 300350,China;2.Hefu Research Center,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350,China )
In 2015, the First Research Division of the Party History Research Centre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the Party History Research Center of the CPC Hunan Provincial Committee, and the CPC Loudi Municipal Committee hosted a seminar in memory of the 120th anniversary of Comrade Cai Hesen birth. Papers presented at the seminar largely focus on Cai′s thoughts on the Party building, his life story and experiences, and his revolutionary family. The seminar has produced a batch of excellent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suggesting that studies on Cai Hesen have made some breakthrough for a new level. And this will further deepen and expand studies on important figures in the history of the CPC.
seminar to celebratethe 120th anniversary of Comrade Cai Hesen birth; overview of theses; thoughts on the Party building; a revolutionary family; the CPC′s historical figures
2016-04-22.
楊曉成(1985—),男,重慶開縣人,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在讀博士,研究方向:中共黨史黨建。
K2
A
1673-0712(2016)04-0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