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通市海安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實驗小學(226601)田 婷
?
給英語教學插上文化的翅膀
江蘇南通市海安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實驗小學(226601)田婷
[摘要]語言和文化是一個有機整體,每一種語言都折射和反映出特有的社會文化。所以英語學習必須與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緊密相連。語音和語法固然重要,但是如果缺少文化體驗,英語學習就有可能會變成無本之木和無源之水。對文化進行接觸和理解,可以確保英語交際的順利進行,為英語的實際運用提供保障。
[關鍵詞]小學英語文化教學
一提到英語學習,不少教師首先就會想到單詞、語音、語法……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一直是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提高而言,這種只重視知識傳授和技能培訓的教學方式顯然是遠遠不夠的。英語教師要讓學生在英語交際中做到準確和得體,幫助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不能因為小學是英語學習的起始階段,就淡化或者漠視英語文化的重要性。那么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何有效滲透英語文化呢?下面就談談筆者的幾點實踐和思考。
大家都知道漢語博大精深,其實英語也不可小覷。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語音的準確性,而且要介紹單詞在英語國家中的內(nèi)涵。如果僅僅讓學生了解單詞的字面意思,很有可能對學生后續(xù)的學習帶來諸多不便。
例如,在教學顏色單詞“black”時,教師可介紹它的一些特殊用法,如black and blue(青一塊、紫一塊)、black tea(紅茶)……讓學生體會“black”的靈活用法,從而避免學生死搬硬套。教師還要適時地滲透單詞的引申含義,如“green”可以形容不成熟、沒有經(jīng)驗;“blue”可以表示傷心、難過。此外,還可引導學生了解部分顏色單詞在西方國家經(jīng)常被用作姓,如White(懷特)、Black(布萊克)、Green(格林)……這樣能讓詞匯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和生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幫助學生在比較和拓展中,避免了受漢語詞意的負遷移而造成的誤用。
對話一直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頭戲。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將教學目標定位為“讓學生掌握句型”。為此,教師通過示范操練、模仿訓練等形式達到這一目標。結果是學生看似掌握了對話句型,但是對英語國家的語言習慣、交流忌諱等卻知之甚少,等到實際交流時,經(jīng)常會引發(fā)尷尬,而當事者卻一無所知。
以打電話為例,英語中常用的詢問對話句式是“This is…speaking./Who’s that?”這與中國人的對話句式有明顯的區(qū)別,學生如果不了解這一特點,就會出現(xiàn)“I’m…./Who’re you”等錯誤。因此,在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中,教師應創(chuàng)設相應的語言情境,引導學生在模擬情境中交流。例如,在教學江蘇譯林版四年級上冊《How much》一課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一個超市購物的情境,組織學生扮演營業(yè)員和顧客,要求學生用英語交流,讓學生體驗購物的過程。在即興對話的過程中,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詞匯和句型:Can I help you?Do you like…?I want…?How many…?How much is it?在這種貼近實際的體驗活動中,學生不但提高了英語口語交際能力,而且對西方人購物交流的習慣有了真切的認識和體會。
語言的學習要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學生要想熟練運用英語,必須了解英語國家的生活習慣,注重通過中西方交流習慣的比較,深入感悟生活中的文化差異。這樣,學生在實際交流的過程中才能應對自如。
以問候的方式為例,中國人常用的問候語是“吃了嗎”。如果我們這么問候英語國家的人,他們就可能會誤認為這是要請他吃飯,從而造成尷尬的局面。西方人的見面問候大都喜歡談論天氣,如“What’s the weather today?”另外,西方人的年齡、收入等屬于個人隱私,不得隨意打聽。學生只有對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有了深刻的認識,才不至于陷入“雖能發(fā)音,卻不會說話”的尷尬境地。
現(xiàn)行的小學英語教材選取的素材都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其中與節(jié)日相關的內(nèi)容就有不少。與此同時,我們也真切地感受到近年來西方節(jié)日的入侵,而中國部分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氛圍日漸消退。因此,我們在日常教學中,要適度引導學生比較中西方節(jié)日的差異,并幫助學生走出認識的誤區(qū),營造健康向上的節(jié)日文化氛圍。
以Christmas Day(圣誕節(jié))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其與中國的春節(jié)(Spring Festival)進行比較,讓學生查閱資料,了解這兩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歷史和由來,并組織學生自編短劇,讓學生通過情景模擬,分別表演圣誕節(jié)和春節(jié)的節(jié)日特色。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加深了對中西方節(jié)日文化的了解和認識,真切地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和特色。
“語言不能離開文化而存在”,讓我們給小學英語教學插上文化的翅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適時滲透文化,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從而讓學生在英語學習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責編鐘偉芳)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068(2016)1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