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市江都區(qū)大橋中心小學(225000)卞紅艷
?
關注核心知識凸顯教學價值
江蘇揚州市江都區(qū)大橋中心小學(225000)卞紅艷
[摘要]核心知識,是一顆思想的種子,它是具有思維生長力的。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關注核心知識,并且極力挖掘核心知識的教學價值,從而使核心知識的教學價值在小數課堂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與發(fā)展,為學生一生的發(fā)展服務。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核心知識教學價值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核心知識”是指結構明確,適用范圍廣的基礎知識。掌握好核心知識,學生能快速提高知識水平,進而全面提升數學素養(yǎng)。那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怎樣引導學生關注核心知識,凸顯教學的價值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數學知識之間關聯性強,學生容易混淆。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感悟,從而使學生能夠連點成線的將核心知識相互融合。
例如,在教學“乘法分配律”時,部分學生把乘法分配律與之前學過的運算律混淆,導致出現計算錯誤。為了讓學生正確掌握,筆者以“(80+8)×125”為例,讓學生分別用運算法則和乘法分配律兩種方法來計算。在學生計算完畢后,筆者讓學生思考:“在平時的計算中,你會選擇哪種方法?為什么?”學生動手驗證的過程中感悟到使用乘法分配律計算簡便的特點。在此基礎上,筆者讓學生再次思考:“乘法分配律還可以運用在哪些類型的計算題中?”學生很快發(fā)現在小數,百分數,分數中同樣可以運用乘法分配律計算。如此一來,筆者有效拓寬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運算律作為小學計算教學中的核心知識,為簡便計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的理解感悟,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及時內化,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
核心知識在教材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教師對這些核心知識的處理不能讓學生停留在模棱兩可或者似是而非的態(tài)度,而要注重對數學相關知識之間的比較,引領與甄別,使學生把握核心知識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從而使學生在核心知識價值的作用下,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例如,在教學“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面積”時,由于學生把周長和面積混淆,導致學生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但卻不知道結果應該帶什么單位,不能很好地區(qū)分長度單位與面積單位。由此可見,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的定義理解不到位,這將不利于學生的進一步學習。因此,筆者在教學時,借助多媒體動畫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周長”就是指沿著物體周圍一邊的長度,“面積”主要指物體表面的大小。這樣,通過多媒體的展示,學生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面與線的區(qū)別。此時,學生再來解答問題必將會顯得更加輕松,游刃有余。
從上述教學案例可以看出,對于數學教材中學生易于混淆的核心知識,教師主要采取了引導學生用心去甄別的方法,在多媒體的直觀呈現下,周長與面積的區(qū)別一覽無遺地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樣,讓學生能加輕松地理解,有效提升了教學效果。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在潛移默化的狀態(tài)下獲得知識,是隱形的。但是,如果遇到合適的時機,這種存在狀態(tài)很容易就會得到改變,從而變隱形為顯性,凸顯其在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方面的應用價值。因此,教師要注重根據恰當的時機,給學生以點撥,從而激活學生的核心知識,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例如,在教學“認識周長”時,雖然學生對長度非常熟悉,但是“周長”對他們來說卻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因此,在課堂教學時,筆者從學生最為熟知的樹葉、課本、窗戶等物品入手,向學生提問:“什么是它們的周長,要想知道它們的周長,你有什么好辦法?”學生經過思考后很快得出:如果圖形規(guī)則的話就可以采取測量的辦法,先量出每條邊的長,然后再把所有的邊長加起來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在此基礎上,筆者又繼續(xù)追問:“如果遇到不規(guī)則圖形怎么辦?比如一片樹葉的周長如何量?”在筆者的不斷追問和啟發(fā)下,學生真切地體會到“化曲為直”等數學思想方法在解決問題時的作用,學習效率得到提高。
周長的概念是貫穿整個學習階段的核心知識,學好它對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起到明顯的促進作用?;诖耍處熢诮虒W時應注重知識的拓展延伸,不僅要發(fā)展學生思維,而且要使核心知識在教學中的價值凸顯,提高課堂效率。
總之,對于數學核心知識來說,它包括了數學學習的基本原理、基本關系、基本方法、基本問題四大方面,它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提升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重要載體。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給予核心知識應有的重視,并且通過具體的課堂實踐來落實,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為提升學生數學素養(yǎng)服務,并為學生一生的發(fā)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責編莫秋鴻)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068(2016)08-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