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揚州市江都區(qū)龍川小學(225200) 劉 銳
?
小學估算方法例談
江蘇揚州市江都區(qū)龍川小學(225200)劉銳
在小學數(shù)學課程改革中,學生估算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關鍵之一。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重視估算的教學,通過列舉前端調整法、舍入法、盈虧互補法等估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和估算水平,促進數(shù)學思考,提高估算能力。
小學數(shù)學估算方法案例
所謂估算就是對加減乘除進行估計,計算的結果是大約值。對小學生估算能力進行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數(shù)學思考方法,提高學生對數(shù)字的敏感度,而且在一些恰當?shù)膱龊线M行估算,能夠在短時間內解決實際問題。需要注意的是估算和口算有想通之處,但也并不完全相同,估算的方法相對模糊一些。下面介紹三種常用的估算方法。
前端調整法中的前端是指數(shù)字中最左邊的數(shù)字,這種估算法只保留前端數(shù)字,其余數(shù)字都取0,這個方法在具體應用時又延伸出三種。
首先是范圍估算法,這種方法最直接、簡單,但計算的結果也最模糊。例如計算“159+237”時,只取最左側的前端,100<159<200,200<237<300,這樣的話其下限是100+200=300,其上限是200+300=500,所以159+237的估算結果的范圍就是300~500。同理26×184的結果應該是在20×100和30×200之間,也就是2000~6000。這種計算方法的適用范圍是加法和乘法,但是乘法估算結果的范圍過大,因此,范圍估算法最適用于加法。其次是前兩位估算法,該計算方法要計算的范圍涉及最左前兩位。例如計算“567+336”時,先取500+300=800,再取60+30= 90,相加得出結果800+90=890。這種計算方式估算的結果會小于實際值,但是相對范圍估算法要更接近于真實答案。最后是首位調整法,該計算方法要對首位之后的數(shù)字進行適當?shù)恼{整,從而使結果更接近于最終值。例如計算“457+582”時,首位取400+500=900,而57接近于60,82則接近于80,所以60+80=140,相加得出結果900+140=1040。這個計算方法調整的方式可能是加,也可能是減,所以其得到的結果有可能偏上限值,也有可能偏下限值。
根據(jù)實踐發(fā)現(xiàn),前端調整法更適用于加法,偶爾適用于乘法,并不適用于減法和除法,教師在教學時需要讓學生了解這一點。
舍入法是人們最常見的估算法,其目的是用簡單好計算的數(shù)字來代替復雜難處理的數(shù)字。使用舍入法時,首先確定要舍到哪一位,然后根據(jù)實際情況再進行舍入。
舍入法一般包括兩種。第一種是普通舍入,自己選擇向上入還是向下舍,例如153往下舍就是150,而往上入則是160。普通舍入法是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來判斷舍入的。第二種是四舍五入法,這也是平時最常用的方法,例如153就被舍為150,1556則被入為1560,153+1556就可以轉換為150+1560=1710。相對其他估算方法,四舍五入法比較精確。
在使用舍入法時,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來進行舍入,無論是向上入還是向下舍,其目的就是為了在估算中取得更精準的結果。但是,在處理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時,則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舍入。例如,在做旅游預算時應當盡量往上入,路費367元可以入為400元,住宿費320元可以入為350元,這樣就有余額應付突發(fā)事件??梢娚崛敕ㄔ诰唧w應用中的靈活性。
盈虧互補法就是盡量追求結果更加準確,從而微調數(shù)據(jù)和算式的方法。這個思維過程要考慮到所有可能的結果,調整不同結果之間的平衡,最終得到一個最貼合的實際值。
例如,計算“578626÷7166”時,可以將前面的數(shù)字入為580000,這個數(shù)字比之前的數(shù)字要大,這時如果還將7166舍為7100的話,則最終結果肯定會比實際值大很多,所以要對應增加除數(shù)的量,將7166入為7200,這樣計算結果的偏差較小。又如,計算“846026+943215+ 925466”時,可將943215和925466的后五位補到846026上,則大約補為900000,前兩者在失去后五位之后,也大約是900000,所以通過簡單的互補可以得到結果約為2700000。
盈虧互補法可以應用到加減乘除不同的計算中,根據(jù)實際情況對數(shù)據(jù)進行一定的增減,從而達到使結果更精確的目的。另外,這個方法還可以適用于其他的估算內容中,例如面積、體積上的互補估算等。
總而言之,估算的方法有很多,本文只列舉了其中三種,每種方法也并不固定,可以根據(jù)實際計算要求進行微調。學生更重要的是要從這些估算方法中學會估算的思維方式,不被精算思維所限,以更靈活地面對諸多實際問題。
(責編李琪琦)
G623.5
A
1007-9068(2016)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