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彬(大連保稅區(qū)第一高級中學)
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優(yōu)化高中數學教學效率
蔣彬
(大連保稅區(qū)第一高級中學)
以“生活實際”“現代教育技術”及“史料故事”為討論的切入點,就顯著調動高中學生濃厚數學學習興趣的有效方式方法進行了總結與歸納。
高中數學;學習興趣;教學效率
當前背景下,教育工作者紛紛致力于研究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以及方式方法。對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實踐中調動、誘發(fā)學生的濃厚學習興趣形成了一套認識與看法,現將其總結、歸納如下:
高中數學抽象性與邏輯推理性特征都較明顯,知識點繁瑣而復雜,確實不利于學生實現對其的深刻理解。也正因為如此,越來越多的學生逐漸失去了對高中數學的學習興趣與持續(xù)的學習熱情。在他們看來,高中數學難學、不易理解,學習過程枯燥、乏味而單調。而這就成為制約高中數學學習質量始終難以得到顯著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對于這一現象,《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關于“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指導要求或許可以改變上述尷尬現狀,重新喚起學生對于高中數學產生的積極學習興趣。新課標指出:“高中數學知識其實蘊含在廣泛的社會現實生活中,高中數學教師應當充分挖掘高中階段學生所感興趣、同時又同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實際生活現象,在熟悉、倍感親切的學習氛圍與情景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想象必定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誘發(fā)與調動?!?/p>
筆者的教學實踐就可以很好地證明新課標上述言論的高度正確性與科學性。如,在教學“確定性現象與隨機現象”這一知識點時,為了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對該部分內容的學習興趣,筆者率先向他們列舉了現實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現象:太陽東升西落、水從高處流向低處、異性電荷相互吸引,這都是現實生活中肯定會發(fā)生的事,都是確定會發(fā)生的,所以稱之為確定性現象;而醫(yī)院新出生的嬰兒由于不確定是男孩還是女孩,所以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的出生都只能稱之為隨機現象,明天的天氣有可能是晴天、雨天、多云等多種天氣現象中的任意一種,所以無論是出現晴天、雨天還是多云等也都只能稱之為隨機現象……這樣一來,借助熟悉的生活事例學生對于“確定性現象”及“隨機現象”這一內容的學習就充滿了濃厚的探究興趣及積極了解欲望。而這很顯然為他們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到數學課堂知識點的學習活動中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礎,有利于在積極學習情感的引導與推動下獲取最終高質量的課堂學習效果。教學反響異常良好。
上文提到高中數學是一門理論性與邏輯性都較強的學習科目,需要學生借助抽象的思維實現對其知識點的深入認知與理解;但是大多數高中學生正處于由直觀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發(fā)展階段,其自身尚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良好抽象學習思維。如此,學生的主觀學習認知規(guī)律就與高中數學學科特征這兩者之間形成了一定的沖突與矛盾,給學生獲取高質量的數學學習效果帶來了不少的困難與挑戰(zhàn)。如何有效改善這一教育不理想處境呢?筆者在自身的教學實踐中進行了苦苦探索與實踐研究,最終發(fā)現,結合現代信息技術卡展現具體的數學教學活動,可在一定程度上化抽象為具體、化理論為直觀,可在帶給學生強烈主觀沖擊、有效誘發(fā)他們濃厚數學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大大降低數學教學內容的難度,從而確保最終高質量學習效果的切實獲得。
對此,筆者感受頗深。如,在學習“充分條件、必要條件與命題的四種形式”這一知識點時,學生普遍對于四種命題間的相互關系感到頭大,學習興趣并不高漲,課堂學習效果自然也差強人意。在此情況下,筆者就及時轉化了教學策略,改為將高中階段學生普遍較為推崇的現代教育技術靈活運用到課堂中,即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制作了一張幻燈片,該幻燈片將原命題、否命題、逆命題、逆否命題之間的關系全都以直接、直觀、形象的形式充分呈現在學生面前。通過該幻燈片學生意識到原來四種命題之間的關系并不是自己想象得那么復雜、難以掌握,相反有著一定的科學規(guī)律。而這一認知的形成很顯然極大調動了他們對于“充分條件、必要條件與命題的四種形式”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從而為他們接下來更熱情、更有針對性地展開具體知識點的學習做好了充分準備,大大確保了當堂數學課的高效率學習效果。
大多數高中學生對數學知識點背后蘊含的數學史料有著較強的探究興趣和積極了解欲望。針對他們的這一主觀學習特征,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將特定數學知識點背后所蘊含的史料故事適當嵌入到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實踐中,相信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調動學生對數學內容濃厚、持久的學習興趣。
在對這一觀念形成深刻認知的基礎上,筆者對其進行了積極落實與實踐,并取得了預期的理想教育效果。如,在教學“割圓術”這一知識點時,筆者就為學生擴充了我國古代著名數學家劉徽在“割圓術”的經典做法:首先在直徑為2的圓內建立起正六邊形,再然后就是正12邊形、正24邊形,依此類推,直到正192邊形……隨后再利用勾股定理計算這些圓內圖形的面積,從而得出圓周率的近似值。
如此這般,借助劉徽“割圓術”做法的史料補充,就充分調動了學生對于“割圓術”這一數學知識的濃厚學習興趣,有利于他們在積極情感的推動下得以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有利于最終良好課堂學習效果的切實獲得。
以上僅為筆者的粗鄙見解,望能切實起到拋磚引玉之良好效果,從而為有效扭轉高中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低迷的尷尬現狀,進而切實提升高中數學的教學效率及質量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鄧小榮.高中數學的體驗教學法[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2003 (8).
·編輯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