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瓊
(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教育局)
審美情趣審美體驗
——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
張雅瓊
(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教育局)
在新課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采取良好的教學方法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诖?,就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策略進行具體分析。
初中;音樂教學;審美能力
在新課程深化改革背景下,注重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其中,學生通過學習音樂,能夠達到凈化心靈、平靜心緒的作用。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對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筆者就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途徑進行具體全面論述。
在當前初中音樂的實際教學中,為了有效完成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目標,需要老師緊跟時代發(fā)展,結合實際情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讓學生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感受音樂美,從而逐漸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
例如,在指導學生欣賞《漁舟唱晚》和《松花江上》等音樂作品時,老師便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關于漁舟和松花江的視頻,將其動態(tài)美直觀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從而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感受到優(yōu)美的意境。這樣不但能夠達到延展音樂內(nèi)容的目的,而且還能夠讓學生全身心融入音樂教學中,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想象主要是通過對表面現(xiàn)象進行加工而創(chuàng)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動。其中,由于音樂是一門利用聲音表達美好的藝術情境的學科,所以,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來感知音樂具有非常明顯的作用。學生只有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才能夠更加深入地感受音樂作品的美。同時,音樂的內(nèi)涵美,也只有通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才能夠更加真實準確地體現(xiàn)出來。
例如,在指導學生欣賞《瑤族舞曲》時,老師為了讓學生感受瑤族舞曲的魅力,首先,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細細聆聽老師詩意的語言:“在那個非常幽美的晚上,從遠方忽然傳出非常動聽的瑤族長鼓的聲音,將人們引入到平靜祥和的瑤族山寨中。這時,山寨中的人們都身穿節(jié)日的盛裝,從各個方向迎面而來,且參與晚會的人們越來越多,讓整個晚會呈現(xiàn)出一片輕松愉快的氛圍……”其次,老師再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在感受瑤族舞曲魅力的同時體驗不同音樂的藝術方法,從而為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音樂課堂是學生感受美、體驗美的場所。因此,為了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強化對學生的美感培養(yǎng),必須堅持從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出發(fā),結合實際情況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法,從而促使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在感知音樂的過程中體驗音樂的美。
例如,在學習《神奇的非洲會說話的鼓》時,老師可以結合教學內(nèi)容組織學生開展有趣的活動,并積極與他們共同舞蹈起來。這樣有利于讓學生在親自參與的過程中感受到非洲舞蹈的粗狂和奔放。同時,老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播放幾段非洲的民間舞,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模仿和舞蹈起來。除此之外,還有部分學生用敲打桌子來代替響鼓,甚至迫不及待去搜集材料制作會說話的鼓。通過設計這樣的課堂教學過程,不僅能夠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了解非洲舞蹈的基本要求,而且能夠體會到鼓在非洲舞蹈中的重要性,以及在親自制作過程中掌握鼓的結構和知識。
又如,當老師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利用打擊樂來共同演奏《彩云追月》時,首先老師可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分組,讓各個小組的學生紛紛進行拍手、拍腿、跺腳和模仿伴奏樂器;其次,老師再按照音樂作品的聲部進行分組,讓不同小組演奏不同的節(jié)奏,從而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感受作品的節(jié)奏美、旋律美、意境美。同時,老師還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歌曲的風格加入其他類型的樂器,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音樂教學氛圍中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從而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
在音樂課堂的實際教學中,應該充分注重學生創(chuàng)造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因此,老師應該指導學生盡量根據(jù)音樂的內(nèi)容,采取豐富多樣的形式進行自我創(chuàng)作表演。尤其是在初中音樂教學中,老師可以把握初中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在班級內(nèi)部組織歌唱比賽,讓學生能夠較為直觀地將自己的感受表演出來。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學生在優(yōu)美的歌聲中對美進行全面合理的解釋。其中,初中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主要是以學生對美的感受為基礎的。通常在初中音樂的實際教學中,老師通過組織學生進行自我創(chuàng)作表演,就是對學生審美能力的一種鍛煉,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加深對音樂作品傳達的情感進行理解,從而促使學生能夠深入感受音樂作品的魅力,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素養(yǎng)。
總而言之,音樂是一種傳播美的藝術,而音樂老師則是美的傳播者。因此,在初中音樂課堂的實際教學中,老師應該采取良好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進入音樂的殿堂,從而幫助學生塑造美的心靈和美的人格,逐漸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1]楊斯奎.初中音樂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4(16):62.
[2]徐冬冬.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強化音樂教學效應:中學音樂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1):113-114.
·編輯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