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敏
(黑龍江省龍江縣景星鎮(zhèn)小學 161132)
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的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宋 敏
(黑龍江省龍江縣景星鎮(zhèn)小學 161132)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小學低年級語文課程是學生日后對語文深入學習的基礎,十分重要。本文對教師在低年級語文課堂上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探討。
剛入學的學生,有的雖在學前班時接觸了拼音,但因不是主要的,只是初步讀讀并沒有深教。真正掌握的還是進入一年級,所以,在進行拼音教學時,一定認真從發(fā)音要領教好讀法,占格上、順序上教好寫法,強調四聲訓練,尤其易相混的二聲和四聲,總有一部分學生弄錯。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每一部分都得讓每一個學生掌握,也就是抽時間一個一個的過關,千萬不能看著大多數(shù)學生會了,就往前趕。這一步教學任務是急不得的,因為它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語文能力,甚至會影響到下一輩。經驗總結,把這一關抓好了,今后的教學如純拼音掃讀、看拼音寫詞語、給詞語注拼音、用拼音寫話、自念題目等都輕松多了。
俗話說:“字如其人”,是啊!能寫一手好字是人的一種自豪。從這幾年的批閱試卷得出,有的班級卷面清秀,字跡工整,書寫規(guī)范,給人舒服的感覺。反之,有的班級卻不如意,書寫字跡很亂,大小不一,甚至無法看清到底寫什么,這與相關教師有很大關系。為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擔負著把學生的書寫習慣培養(yǎng)好,讓其終生受益。
1.從握筆開始,鉛筆如何握,書本怎樣擺放,寫字時的坐姿等都要一一教會。
2.寫字時,看清字的間架結構,弄清筆順和格式后在動筆寫,不要想當然的寫,這樣湊起來的字肯定不美觀,再有影響到書寫筆順和部首查字法。
3.少用橡皮擦,把第二點做到了,字就不容易錯了。目的是保持字跡的完美,也為今后寫鋼筆字打好基礎。
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yǎng)成的,它需要反復強調,不斷深化,在實際中反復抓,最終成為自覺行為。
1.師生充分利用課前時間,做好課前準備,是上好語文課文的前提。
俗語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币肷虾谜Z文課,首先教師自己要在課前充分地吃透教材,精心設計好教案,在盡可能的條件下,針對教材內容,查閱相關資料,做到對教材及其相關知識了如指掌,只有這樣,教師才會在課堂上真正能做到“以不變應萬變”。其次,教師還得在課前布置學生有針對性地作好課前預習。這是教師上好語文課必不可少的一環(huán)。如在上《閃光的金子》這課時,讓學生調查一下身邊的好人和好事,并說說哪些是持久的,哪些只是偶爾的。學生課前把課文讀熟,對課文內容有大體了解,勾畫出難懂的地方。而教師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教參書和網(wǎng)上資料。把課文描寫的主角“徐虎”聚多種心“耐心”“誠心”“責任心”于一身的高貴品質,在教學中引領學生一一分析并與所調查的資料作對比,得出一般人是很難做到的,所以,說他是閃光的金子。在課堂上,教師便可利用學生掌握的資料引導學生圍繞主題展開討論。這樣不僅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學習的習慣,更重要的是使語文課堂充滿活動,效果上勢必事半功倍。
2.以學生為主體,體現(xiàn)以人為本,努力營造民主和諧、愉悅輕松的開放式課堂教學氛圍,是上好語文課的重要保證。
課標強調:學生是自主學習的主體,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的職責是讓學生樹立主體意識,發(fā)展主體能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是第一位,以教師為主導是第二位。這正體了新課標中明確指出的“ 語文教學必須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精神。 體現(xiàn)以人為本,重要的是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營造民主和諧、愉悅輕松的開放式課堂教學氛圍。怎樣使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民主、和諧、愉悅輕松呢?
首先,改變傳統(tǒng)的說教、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是當務之急。過去那種一問一答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既不利于推行素質教育,更不利于創(chuàng)新,無法滿足社會發(fā)展需要。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師必須盡快地從陳舊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新方式。
其次,教師要改變觀念,擺正自己的位置。我們有的教師在學生面前開口一個老師,閉口一個老師,這無形之中,在學生面前張揚了自己,給學生一種高高在上的印象,久而久之,學生就對老師產生敬畏感。上海市著名特級教師袁王容在指導青年教師時曾語重心長地告誡他們:千萬莫要在學生面前左一聲老師右一聲老師。新的觀念告訴我們,師生之間是一種朋友式的平等關系,這是民主的體現(xiàn)。教師只有擺正了自己的位置,師生關系才會融洽和諧,課堂教學才會得心應手。
第三、教學方法要靈活多變,教學手段要出奇出新。“教有方法、教無定法”,有經驗的教師總是善于借鑒他人經驗,取其之長,補已之短,甚至惟我所用,讓自己的課堂不斷推陳出新,永葆活力。只有課堂活力四溢,我們的語文課堂才會真正呈現(xiàn)出民主而和諧,愉悅而輕松的良好氛圍,我們的語文教學也會隨之熠熠生輝。
3.以“讀”為主體,體現(xiàn)以讀為本,讓“讀”激活語文課堂,是上好語文課的主要途徑。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讀”對于語文教學是多么的重要。依本人之見,讀書不僅要注重讀的數(shù)量,還要重視讀書的形式和質量。讀書在形式上有教師的領讀、范讀,學生的默讀、朗讀、誦讀、自由讀、分組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內容引導學生選擇相應的讀書形式,如在教學散文題材的文章《秋游》、詩歌類題材文章《快樂的節(jié)日》時,教師可讓學生在自由讀熟的基礎上學會誦讀,這對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功、加強語言文字的積累很有幫助。如在執(zhí)教《螞蟻和蟈蟈》一課時,教師可運用分角色讀與表演讀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在表演時,教師還可設計讓學生各自用上事先準備好的道具),這樣一來,既使教學內容形象化,又使課堂氣氛變得生動活潑,此乃一石雙鳥。
顯然,只有通才語文教師才會準確根據(jù)教材內容,將語文學科同其它學科融合得相得溢彰,讓我們的母語課堂呈現(xiàn)出無窮的魅力。
學無止盡,如今的科技飛速發(fā)展,信息發(fā)達,作為語文教師更要不斷“充電”,與時俱進,才能上好語文課,做學生喜歡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