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朗旺堆
(西藏日喀則市崗巴縣完全小學 西藏日喀則 857000)
淺析管理班級有效策略
索朗旺堆
(西藏日喀則市崗巴縣完全小學 西藏日喀則 857000)
班級管理的科學性和實效性直接關系到集體內每個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狀況,對學生起著重要作用。小學生年齡尚小,正是人生觀、世界觀、學習觀形成的初始階段,班集體的健康向上與否將對他們的一生起著積極或消極的影響。
班級 管理 集體 自信心 熱愛 德育 家長
“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一榮譽送給老師,是社會對教師職業(yè)的期待。它既強調教師在工作中對學生精神的塑造和智力的開發(fā),也肯定了教師在教書育人活動中的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維護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之自尊火花,真實地發(fā)揮教師的職責性能,幫助他們學會自尊,使他們在生活和生產中逐步做到自強、自愛、自律,教師正確地培養(yǎng)孩子們的自尊心,幫助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教育的核心。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只有對學生充滿愛,充滿信任,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領導者,是學校領導實施教學及各種教育活動的得力助手,在學校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F(xiàn)將本人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體會表述如下:
從心理角度看,處在這一年齡段的學生,心理已經基本成熟,但還有待完善。他們特別重視人格尊嚴,對自尊心方面的問題也十分敏感,而且自尊心非常脆弱,所以,教師必須尊重他們的人格,保護他們的自尊心,這是讓學生理解師愛的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一點。不注意這一點,無論你對他們的愛多么深,多么切,他們也無法理解。 不要諷剌挖苦孩子,應積極鼓勵,適當贊揚或給予獎勵,使孩子在自豪中建立自尊。不少小學生爭強好勝,有上進心,并且希望得到成人的贊許,但由于年紀小,難免出現(xiàn)錯誤或做事情不如大人意。對此,家長不能過多責備孩子,而應抓住其微小進步,激發(fā)孩子的積極性,使他們克服不足,讓他們在不斷的進步中增強自尊心。不要對孩子冷漠和厭煩,應該給孩子創(chuàng)造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使孩子在滿足之中建立自尊。孩子愛表現(xiàn)自己,喜歡做事,更喜歡成功,成人不要怕煩怕臟,讓孩子退縮一角,而應盡可能地給他們創(chuàng)造機會,施展他們的才華,并用愛撫的微笑、誠懇的贊許,鼓勵孩子進步。這樣不但使孩子增強了自信心,還可以培養(yǎng)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在班級管理中,必須重視情感教育。首先,教師要以真摯的感情去激發(fā)學生的真情。小學階段的學生對長輩的依賴性比較強,從我現(xiàn)在所教的一年級的學生身上就能看出來,在課間活動的時候,有些孩子就常把老師叫成媽媽。如果老師能以父母般的溫情去感染學生,讓學生在自覺或不自覺中去看,去說,去學,同時在這種父母般的情感中滲透說理教育,做到情理交融,可以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使學生在獲得道德認識的同時,充分享受參與學習、活動后的愉快和滿足,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班級管理效果。其次,正確運用愛去感染學生。教師的愛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內容,教師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真誠地愛護學生。所以,沒有真正的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教師用全身心的愛關心學生,學生就能從自己親身感受到的愛護和關懷中,學會如何去關心別人,如何為他人著想,正確處理同學之間的各種關系,形成班級良好的人際關系環(huán)境,建設好的班風。所謂心理相容,即要使教師的教育工作能在學生身上產生效應,使學生成為教育活動的主人。教師和學生要有共同的目的要求,要有融洽的情感,要互相信任和理解。師生心理相容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就有了情感的溝通,就會得到學生的信任,學生接受教育就有了情感的基礎。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弊鳛榻處煟菍W生成長的引路人,不僅要給學生傳授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打下扎實的基礎。小學生年齡小,可塑性大,他們的行為習慣容易養(yǎng)成也容易改變,是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機。一個班幾十個學生,性格特點不同,興趣愛好不同,家庭教育也不同,如何把他們培養(yǎng)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一代新人呢?如何讓這些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個良好的開端呢?我想,空頭說教是沒有用的,重要的是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通過生動活潑的教育形式,熱心地引導。
進行恰當?shù)谋頁P和批評。幽默大師馬克·吐溫曾說過"只憑一句贊美的話我就可以活上兩個月。"每位學生都喜歡被人贊揚,特別是后進生,他們最需要表揚。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作為老師如果能夠多發(fā)現(xiàn)學生的每一點進步都能及時給予表揚,讓學生知道他的每一點一滴的進步老師都注意到了,老師每時每刻都在關心著自己,就會感到班集體的溫暖,從而增強自信心。當然,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我們除了恰當運用贊揚外也要恰當?shù)剡M行批評。批評前要認真調查研究,搞清基本事實。批評時做到內容不失真實,語氣不失委婉,維護學生的自尊心。教育學生的前提,批評中要使學生感到"面子"沒丟盡,老師的嚴中還有愛。教師中肯而又切合實際的批評也會成為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努力的動力。
家庭是孕育小學生個性品質雛形的地方。家長的言談舉止,文化情趣,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因而作為教師,必須根據(jù)學校教育的目的、要求,及時地向家長作宣傳,把家長看成班級管理的生力軍,充分調動家長教育子女的積極性,不斷總結、推廣家長教育子女的好做法、好經驗。主要方式有家庭訪問,召開家長會,開展一日對外開放活動,電話聯(lián)絡,聘請班級校外輔導員等等。在這方面,教師的積極主動,更能贏得家長的陪護、支持,達到事半功倍。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都是為了培養(yǎng)人、教育人。家校教育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補充,方能形成教育的合力,產生1+1>2的教育效果。
總之,我覺得班主任要充滿關愛地看待每一位學生,從關愛與理解出發(f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每一位學生,不能抱著與學生斗的心理,要有個健康的心態(tài)對待學生,班主任不能過分自尊,要適時放下架子,要以平等心對待學生,要走近學生的心靈,與學生交朋友,要能將心比心,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班主任要與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對我們敢說,敢于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在愛的教育管理下,一個個學習標兵如雨后春筍般的破土而出,一張張純真笑臉如雨后山花般爛漫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