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大忠
(甘肅省民勤縣第一中學 甘肅民勤 733399)
高中有機化學教學策略研究
聶大忠
(甘肅省民勤縣第一中學 甘肅民勤 733399)
有機化學是高中化學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高考當中比重較大,因其種類繁多、結構復雜,不僅是學生學習中的重點、難點,也是教師教學中的難點內容之一。教師必須根據有機化學教學要求及任務,在明確難點所在的基礎上,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共性和個性問題加以解決。
高中化學 教學策略 化學教學
高中有機化學在教學安排上課時少、內容多,學生普遍感到有機化學要比無機化學難學,在學習上存在畏難情緒,對知識的吸收能力不強,不能靈活運用知識。這對這樣的問題,教師應首先明確有機化學的重點、難點所在,根據不同模塊的知識結構特點調整教學策略,幫助學生越過有機化學學習的難關。[1]
1.概念數目繁多,不易區(qū)分
建立準確、科學的有機化學概念是學好有機化學的基礎。有機化學中概念眾多,互相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不易區(qū)分。不僅有知識方面的概念,如同系物、官能團、同分異構體等,也有操作上的概念,如分離、純化、萃取、蒸餾、抽濾、重結晶等,學生容易混淆有相似點的不同概念。而且,有機化學中的概念與無機化學中構建的知識體系有所區(qū)別,在無機化學學習當中掌握的知識點不能遷移到有機化學當中,造成學生在理解和記憶上存在一定困難。[2]
2.有機物構成元素簡單、結構復雜
有機物雖然數目龐大,種類繁多,但所有的有機物都含有碳原子,在高中階段所學到的有機物大多含有氫、氧、氮、硫、鹵族元素等,碳原子特別容易以共價鍵方式跟其他原子結合形成穩(wěn)定的共價鍵,碳原子之間也能形成穩(wěn)定的共價鍵,還能以雙鍵或三鍵的形式相結合,碳原子特殊的成鍵能力成為有機物種類繁多的原因。結構決定性質在有機化學中表現的特別明顯,也是有機物的共同特征。
3.實驗設計和操作難度較大
有機化學反應緩慢、常伴有副反應發(fā)生、條件控制嚴格,因此有機化學實驗常用的儀器及操作手段與無機實驗相比更為復雜。例如,有機化學實驗中常見的蒸餾反應裝置中,不僅有反應裝置,還有控溫裝置和分離提純裝置,在操作當中要在蒸餾管中從下往上通水。有機化學實驗中必要的條件控制、規(guī)范的實驗操作顯得尤為重要,細節(jié)處理特別重要,這就必然增加了有機化學實驗操作上的難度。[3]
4.計算題型眾多,不易掌握
有機化學中的計算題將有機化學知識與數學知識相結合,以數學為手段,以有機化學知識為依托,要在建立起正確的概念體系、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用化學計算定量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解決有機化學計算題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要應用好等價轉化、分類討論等方法,善于總結歸納常用的計算方法和化學反應定量關系,才能完成好有機化學計算。[4]
1.充分挖掘教材,鼓勵自主探究
教材是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的主要參照。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一方面是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知識點,梳理好知識的條理,把知識點連接成線、編織成網,幫助學生構建起學科知識體系,針對學習和解題中出現的典型思維誤區(qū)指點迷津,警示學生避開錯路,少走彎路。另一方面,要鼓勵學生以教材為依托,進行知識上的拓展??梢杂蒙鷦拥膶嵗a充教材以外的知識點,可以設置一些開放性的問題鼓勵學生自助探索,把教材里的死內容變?yōu)榛顑热荩褜W活的知識轉化為能力。2.培養(yǎng)邏輯思維,提升科學素養(yǎng)
邏輯思維能力是正確、合理思考的能力,對于各門課程的學習都十分重要。在不同課程中,運用邏輯思維的要點又各有側重?;瘜W作為一門基礎性強、知識點多的課程,需要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尤其是在有機化學的學習中。例如,在學習有機物的空間結構時,教師可以借助于教學工具和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在頭腦中把抽象的結構具象化,并引導學生舉一反三,通過“抽象-具象-再抽象”的過程,能夠在頭腦中構建出對其他有機物的空間結構的認識。結構影響性質,結構是有機化學的重點難點,解決了結構問題,有機化學中的一些難點自然迎刃而解了。
3.重視實驗教學,鍛煉操作能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官能團的結構和性質,是高中階段有機化學的核心內容, 教師運生易于獲取多方面知識,鞏固學習成果,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要把部分有探究價值的演示實驗改為學生的探究實驗,充分鼓勵學生進行探索。在學生實驗過程中,要讓學生在親身體驗、設計實驗方案、經歷探究的過程中,鞏固學習成果,在鍛煉操作能力的同時,對有機化學中的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
4.注重課后反饋,準確評價效果
化學內容本就抽象,加之化學思想的豐富性,使得化學這門課難以掌握。而且化學作為理科與其他理科又有不同之處,尤其是有機化學部分,知識點多,需要記憶的內容也多,而且高中學生個體差異較大,具有不同的發(fā)展?jié)撃?,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來組織設計課程,也要通過布置個性化的課后習題等方法,準確的評價課堂教學的效果,注意揚長避短,與課堂教學形成層次性和階梯性的鏈狀配合的效果。[5]
有機化學雖然是高中化學當中的重點、難點板塊,但學習有機化學并非無章可循。教師要注重在教學當中進行總結歸納,專注于有機化學與其他板塊的異同之處,激發(fā)學生對有機化學的內在興趣,增強教與學的互動性和課堂教學的生成性,形成有效教學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幫助學生克服有機化學學習的困境。
[1] 張達芬. 高中化學有機化學教學體會[J]. 未來英才, 2015(9):203-203.
[2] 周志秀. 淺談高中化學教學與環(huán)境教育的有機結合[J]. 青海環(huán)境, 2010, 20(3):154-156.
[3] 黃兆金. 有機化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重要作用[J]. 教育界, 2015(19):128-128.
[4] 武志偉. 高中有機化學概念的特點及其相應的教學策略[J]. 新課程學習·下旬, 2014(3):62-63.
[5] 徐衛(wèi)東. 高中有機化學實驗與學情探析[J]. 中學教學參考, 2015(2):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