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勇
探討活血化瘀中藥輔助治療腎病綜合征的干預作用
趙勇
目的探討活血化瘀中藥輔助治療腎病綜合征的干預作用。方法120例腎病綜合征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0例.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西醫(yī)進行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輔助活血化瘀中藥進行治療。比較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24 h尿蛋白、血漿蛋白、甘油三酯(TG)、血清總膽固醇(TC)的變化。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前24 h尿蛋白、血漿蛋白、TC、TG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各觀察指標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活血化瘀中藥輔助治療腎病綜合征能夠有效減緩西藥治療帶來的后遺癥,幫助患者改善臨床癥狀,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活血化瘀中藥;輔助治療;腎病綜合征
腎病綜合征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腎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的臨床疾病,表現(xiàn)為大量尿蛋白、低蛋白、高水腫、高脂血癥等一系列的臨床癥狀候群[1]。我國目前臨床上對腎病綜合征主要是采用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往往會帶來較多的后遺癥和并發(fā)癥,臨床治療效果并不理想。近幾年隨著臨床醫(yī)學的改進,在臨床上逐漸開始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方式進行腎病綜合征的治療。本次研究中主要對某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腎病綜合征患者進行臨床治療及分析,現(xiàn)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某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腎病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經(jīng)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及患者知情同意下由臨床醫(yī)師采取等距隨機抽樣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25~67歲,平均年齡(29.12±12.63)歲,病程3 d~3個月,平均病程(22.98±8.12)d。對照組中男29例,女31例,年齡27~70歲,平均年齡(30.01±13.33)歲,病程5 d~3個月,平均病程(21.02±2.12)d。本次入選標準:所有入選的腎病綜合征患者均必須具有尿蛋白>3.5 g/24 h,血漿白蛋白<30 g/L,并且排除患有糖尿病腎病、腎臟淀粉樣變質和狼瘡性腎病等繼發(fā)性腎病綜合征。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入選標準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西醫(yī)進行治療。治療方法:首次對患者進行潑尼松1mg/(kg·d),且最大使用劑量≤60mg/d;晨起8:00進行服用,8~12周后根據(jù)患者情況進行減藥量服用,可以以每周減0.25mg/(kg·d)進行。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根據(jù)患者情況給予患者低分子右旋糖酐進行注射,并加用肝素;在患者治療過程中要每天對患者進行75mg的潘生丁進行口服治療,4次/d。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輔助活血化瘀中藥進行治療。采用益母草、紅花、丹參、五靈脂、生蒲黃、血竭、赤芍、丹皮、當歸等藥物對患者進行口服湯藥,必要時可以采用中藥注射劑進行輔助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24 h尿蛋白、血漿蛋白、TG、TC的變化。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24 h尿蛋白、血漿蛋白、TG、TC比較:治療前24 h尿蛋白、血漿蛋白、TG、TC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24 h尿蛋白為(0.75±1.31)g、血漿蛋 白(35.29±7.09)g/L、TG(2.15±0.61)mmol/L、TC(6.58±1.49)mmol/L,對照組治療后24 h尿蛋白為(1.45±1.62)g、血漿蛋白(32.18±7.36)g/L、TG(2.47±0.62)mmol/L、TC(7.03±1.56)mmol/L,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上述各指標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24 h尿蛋白、血漿蛋白、TG、TC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24 h尿蛋白、血漿蛋白、TG、TC情況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bP<0.05
組別 例數(shù) 24 h尿蛋白(g) 血漿蛋白(g/L) TG(mmol/L) TC(mmol/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60 4.81±1.21 0.75±1.31ab 23.86±4.69 35.29±7.09ab 3.01±0.41 2.15±0.61ab 8.63±1.35 6.58±1.49ab對照組 60 1.42±1.12 1.45±1.62a 24.06±4.83 32.18±7.36a 2.98±0.46 2.47±0.62a 8.67±1.33 7.03±1.56at1.001 9.673 1.000 8.684 1.026 9.897 1.196 9.624P0.475 0.033 0.472 0.002 0.561 0.029 0.501 0.019
現(xiàn)代中醫(yī)治療腎病綜合征主要是以改善脂質代謝和腎血管微循環(huán)的方式進行治療。通過改善患者血液的高凝狀態(tài),調節(jié)患者身體功能進行臨床輔助治療,促進患者盡快恢復,減少后遺癥的產生[2]。通常以紅花、桃仁、川芎等藥物對患者血液高凝狀態(tài)進行調整。其中川芎、紅花等中藥的主要功效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再生的作用,從而降低患者全脂粘度及血紅細胞的擠壓,減少患者體內血漿纖維蛋白原的產生。從根本上抑制腎小球系膜細胞的增殖,改善患者臨床癥狀[3]。本次研究中通過中醫(yī)活血化瘀藥物的輔助治療使患者的24 h尿蛋白、血漿蛋白、TG、TC有所改變。治療后觀察組24 h尿蛋白為(0.75±1.31)g、血漿蛋白(35.29±7.09)g/L、TG(2.15±0.61)mmol/L、TC(6.58±1.49)mmol/L,對照組治療后24 h尿蛋白為(1.45±1.62)g、血漿蛋白(32.18±7.36)g/L、TG(2.47±0.62)mmol/L、TC(7.03±1.56)mmol/L。由此可以看出,觀察組通過使用活血化瘀中藥進行輔助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較對照組變化明顯,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采用活血化瘀中藥輔助治療腎病綜合征能夠有效減緩西藥治療帶來的后遺癥,幫助患者改善臨床癥狀,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1]吳喜利,董盛,安鵬,等.喬成林運用地黃湯類治療腎病綜合征臨證經(jīng)驗.遼寧中醫(yī)雜志,2015,7(1):1197-1199.
[2]賈勝琴,艾辰,張勉之.張勉之教授治療腎病綜合征臨癥經(jīng)驗體會.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6(9):761-763.
[3]羅長江.他克莫司治療老年激素抵抗型腎病綜合征的臨床療效.北方藥學,2015,7(1):4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213
2015-08-24]
116100 大連市金州區(qū)中醫(yī)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