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新育
在中國已躍居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的情形下,其風險主要不只是來自單純的外敵入侵,更大風險是國內(nèi)自廢武功,其中歷史虛無主義、顛覆官方意識形態(tài)和基本社會共識,就是自廢武功的風險來源。歷史虛無主義得以膨脹到目前地步,表明這種思潮的支持基礎不可小覷。但這種思潮存在一系列基本認識誤區(qū),決定了其支持者是誤人誤己,在一些關鍵問題上混淆了是非。
誤區(qū)之一:因蒙受冤屈而否定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國國力和在國際經(jīng)濟政治體系中地位提升已成為不可否認的事實,但在一定時期,有一些人和一些群體受到一定程度沖擊,其中有些人還可能蒙受了一段時期的冤屈,但這一切改變不了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地位。大部分遭受了一定時期沖擊、蒙受過冤屈的人能以積極態(tài)度認識這一切,他們以遠大見識和寬廣胸懷證實了自己無愧于這個國家。但也有些人,特別是一些蒙受了一段時期冤屈的人,斤斤計較于個人一時之得失而否定整個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并進而影響了一部分人。但是,他們沒有意識到,今日之中國國力已與昔日不可同日而語,他們糾纏于昔日局部問題的向后看做法,越來越不被廣大民眾認可。倘若放眼國際全局和較長歷史跨度,即使是那些在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進程中受到一定程度、一定時期沖擊的群體,作為中國人,他們?nèi)匀坏么笥谑А?/p>
誤區(qū)之二:因與西方主流市場接軌而否定社會主義革命。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得以興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改革開放后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汲取了西方為主導的市場經(jīng)濟規(guī)則。在這種情況下,有一些人就認為當初與西方列強斗爭的社會主義革命錯了,沒有必要。但這種認識是短視片面的。因為能在1972年尼克松訪華、取消對華全面貿(mào)易禁運后,以基本平等身份躋身西方主導的主流世界市場,并充分發(fā)掘目前仍以西方為主導的世界市場潛力,靠的是社會主義革命,以及革命勝利后在西方封鎖制裁下成功地初步建立起完整的工業(yè)體系。更重要的是,在西方主導的世界經(jīng)濟體系下,單純追求與國際慣例接軌,遲早會遭遇發(fā)展的天花板。我們發(fā)起亞投行等新興國際金融機構也不是與西方?jīng)Q裂徹底另起爐灶,而是與當前掌握著國際經(jīng)濟規(guī)則主導權的西方既團結(jié)又斗爭,打破天花板,實現(xiàn)最大程度的發(fā)展。
誤區(qū)之三:因未完全享受到發(fā)展紅利而否定國家歷史文化。歷史虛無主義者的思想認識普遍停滯在幾十年前的水平,完全沒有意識到中國國力的變化正在深刻改變國民的心態(tài),影響他們的觀念。歷史虛無主義的兩個基本點是對中國歷史特別是中國革命全盤否定,把問題都歸結(jié)到體制問題上,而對西方特別是美國全盤美化推崇。這兩個基本點實際上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改革開放初期,我們經(jīng)歷了數(shù)十年高積累、低消費后居民收入較低而人力資本相對較高的時期。那時西方的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令國人目眩,而當時有些人對國內(nèi)收入和消費水平不滿進而發(fā)展成為否定整個國家的歷史文化。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歷史虛無主義者一直沉浸在自己構建的話語世界里,渾然不覺世易時移,他們以自己的狹隘心胸和低下見識證實自己不足以成為這個國家的中堅力量。中國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我們希望家園的屋頂堅固、墻壁牢固、風雨不透,我們不希望看到有人把它蛀空,堅決反對有人把它拆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