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昂
“在扶貧的路上,不走形式主義的脫貧路,不搞形象工程的樣板。希望縣委縣政府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和超常規(guī)的力度,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焙锬甏汗?jié)前夕,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李智勇一行,冒著零下近20攝氏度的嚴寒,先后赴工委定點幫扶的河北陽原、臨城兩縣,深入到4個鎮(zhèn)、5個村實地走訪慰問。
李智勇一行認真查看建檔立卡情況,看望貧困群眾,送上慰問金和慰問品;與縣、鄉(xiāng)、村干部和貧困群眾交流生產生活情況,一起探討扶貧致富的思路和舉措。熱乎乎的現場交談,飽含工委機關全體干部對兩縣扶貧開發(fā)工作的支持鼓勵;兩縣精準脫貧的實際行動,讓我們對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充滿信心。
陽原:精準發(fā)力“摘窮帽”
陽原歷史上生態(tài)脆弱,綠少、水缺、地貧。而今在經濟新常態(tài)下重點打響了兩大品牌——毛皮產業(yè)和泥河灣遺址。
“炕頭經濟”火起來——
“買毛皮,到陽原國際裘皮城!”猴年春節(jié)前夕,這里迎來了銷售熱潮。這是京晉蒙交匯區(qū)域最大的毛皮專業(yè)市場,產品遠銷歐美、亞洲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更是陽原產業(yè)扶貧的根基。才30歲的韓志華萬萬沒想到自己從家庭條件艱苦的婦女搖身變成了裘皮城溫美莎皮草旗艦店店長。在店內裘皮服裝前,他們一邊眼看絨毛質地一邊手揉面料質感,不時關切毛皮工藝、款式設計及銷售狀況。看見裘皮大衣毛絨豐足、色澤光潤、針織細膩;料子手感順滑輕盈;聽到她的收入已撐起家庭“半邊天”,李智勇贊不絕口,鼓勵她保持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精神狀態(tài),以榜樣的力量扶助更多的貧困家庭。
其實裘皮城琳瑯滿目的服裝就出自當地農村婦女巧奪天工的手藝。裘皮城加工車間里,十幾名婦女正在縫制碎皮、穿網編織?!白谶@里縫點兒碎皮,每月能有千百塊錢的收入。”正在做活的梁雙梅一邊飛針走線一邊樂呵呵地說。
在陽原,全國毛皮碎料加工總量的80%匯聚于此,常年從事毛皮產業(yè)的有6萬多人,縣委縣政府把碎皮縫制作為農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yè)來抓,重點扶持有毛皮加工意愿的貧困戶每戶一臺縫皮機,以“公司+農戶”模式讓廣大農村婦女依靠碎皮加工共享“炕頭經濟”?!凹依锏暮⒆舆€小,出門在外打工就照顧不了孩子。坐在家里縫點兒碎皮,不僅不影響照顧一家老小,每月還能有2000多塊錢的收入?!毕裎鞒擎?zhèn)北關村張曙芳一樣,靠縫制碎皮在家里的熱炕頭就能掙到錢的婦女數不勝數。目前,全縣累計發(fā)放縫皮機7673臺,扶持1.36萬貧困人口從事毛皮加工。據不完全統(tǒng)計,毛皮產業(yè)收入對全縣農民人均收入貢獻達到1500元。同時,縣委縣政府將特種動物養(yǎng)殖與扶貧攻堅結合起來,扶持有養(yǎng)殖條件的貧困戶發(fā)展特種養(yǎng)殖。目前已發(fā)放獺兔、澳兔10萬多只,覆蓋貧困戶3000多戶。
祖輩沃土肥起來——
陽原有著享譽世界的泥河灣古人類遺址群,被譽為東方人類的故鄉(xiāng)。“要想富,先修路,多種樹?!比嫱七M遺址區(qū)基礎設施建設,陽原鉚足了氣力下足了功夫,投資1.3億元,重點建設14.9公里的遺址區(qū)環(huán)形路,遺址區(qū)新增綠化面積5000多畝,實施了遺址公園及周邊區(qū)域引供水工程,解決了公園建設用水難題。
登上小長梁遺址,溝壑縱橫的泥河灣盆地盡收眼底,耳畔似乎響起一陣陣來自遠古的呼喚?!斑@里可謂是我們祖先留給陽原脫貧致富的寶地。”看著正在開工建設的泥河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和不遠處的泥河灣研究中心,李智勇鼓勵陽原干部群眾把泥河灣遺址群保護好、利用好。在一旁的縣委書記孫東海充滿信心地說:“遺址公園的目標是建設成為世界舊石器文化科研考古、科普教育、實習實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東方人類尋根圣地,推動區(qū)域經濟、文化大發(fā)展,這會給父老鄉(xiāng)親特別是貧困家庭帶來經濟福祉?!?/p>
叫響毛皮、泥河灣遺址兩大品牌,是陽原富民強縣的重要支撐,打造集考古探秘體驗、溫泉生態(tài)療養(yǎng)、毛皮購物旅游于一體的河北泥河灣特色文化旅游經濟已躍然版圖,它將成為陽原脫貧致富的新引擎。
臨城:建強基層組織促脫貧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農村的發(fā)展要靠帶頭人,要靠基層黨組織發(fā)揮戰(zhàn)斗堡壘作用。”這是在“錦繡南程”微信群里,臨城縣南程村村民崔曉碩發(fā)表的一段感言。的確,抓好黨建是脫貧致富的基本保證。縣委書記宋向黨匯報說:“目前,我們成立了脫貧攻堅指揮部,我和縣長分別任政委和指揮長,為落實黨政同責都簽訂了責任書。今年我們將加強產業(yè)鏈上的黨建工作,目標是在產業(yè)鏈上建立45個黨組織,并強化督查問責和考核獎懲,形成抓一把手、一把手抓、全黨動員的有力局面?!崩钪怯侣牶蠼o予充分肯定,指出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調動各級干部積極性,強化村級干部管理,加強基層黨支部和黨風廉政建設,積蓄扶貧開發(fā)工作正能量,全力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扶貧先扶精氣神兒—
走進南程村,有村民介紹,后街中間道路多年來坑洼泥濘,每逢下雨天村里的老年人都不敢出門。如今,這條道路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已經修整一新?!按伺e真是造福村民?!奔词共辉诤蠼肿〉拇迕褚矊Υ妩h支部豎起了大拇指。
“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離不開支部引領、黨員帶動的作用。”這是南程村男女老少的共識。半年多來,工委掛職干部、南程村第一書記張力帶領干部群眾雪后打掃衛(wèi)生;舉行農民中秋賞月茶話會;親手為老黨員作蛋糕過生日;創(chuàng)立夜校進行微課堂授課;春節(jié)組織新春系列活動和頒獎大會。掛在村口的十六字南程村精神已深入民心:愛黨愛國、忠厚勤勞、智慧發(fā)展、勇創(chuàng)新風。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在廣大村民眼里,南城村的干部群眾凝心聚力、團結一致,群眾參與村子建設的熱情高漲。李智勇勉勵掛職干部積極引導村民干實事,營造脫貧攻堅良好氛圍。
攻堅要靠帶頭人——
黑城鄉(xiāng)南白鴿井村,以前主要以煤礦等資源型產業(yè)為主。隨著資源枯竭,煤礦大多停產,村民主要以打工為計。2015年被確定貧困村后,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李云來帶領村兩委班子,甩開膀子積極引導村民干起了設施農業(yè)。沿著田埂彎腰走進冬日大棚,李智勇俯身察看果蔬生長和灌溉用水情況,細問大棚建設成本、果蔬銷路及市場價格和收入。李云來介紹說:“我們領著貧困戶種植無公害的綠色果蔬,大棚里的西紅柿、草莓都是采用熊蜂授粉,西紅柿大棚年收入有五六萬元,草莓大棚年收入有七八萬元,我們的產品還成功打入了省會石家莊多家大型超市?!痹卩l(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村黨支部書記、農村致富帶頭人三支隊伍帶動下,黑城鄉(xiāng)2015年一年新增設施農業(yè)上千畝,500多戶貧困農民擁有了自己的大棚,力爭到2020年全鄉(xiāng)80%以上的貧困戶從事設施農業(yè)相關產業(yè),人均增收萬元以上。
寒潮肆虐,難掩濃濃暖意—李智勇一行深入田間地頭、坐上農家炕頭,耳聞目睹兩縣各級干部和群眾苦干實干的熱烈場面,送去的不只是一點點物質上的慰問金和慰問品,更珍貴的是精神上濃烈厚重的鼓勵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