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卓敏范延文(山東省榮成市第十四中學)
把課堂還給學生
姜卓敏范延文
(山東省榮成市第十四中學)
曾聽說過這樣的一個故事:印第安人得到一輛汽車,他們?yōu)槭蛊囈苿酉肓烁鞣N辦法:用人推,用馬拉。結果累得人仰馬翻,汽車卻只移動了一小段。印第安人不知道汽車自身有發(fā)動機,一旦啟動,可以奔馳。我們的學生就仿佛是一輛輛蘊含著巨大潛能的“汽車”,智慧的教師應該不斷激發(fā)學生潛能,讓學生張揚個性、自由發(fā)展、主動探究,而不是單純的“推拉”。我認為只有把課堂還給學生,才能使學生熱愛課堂,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實踐中,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嘗試:
參加工作之初,我一直想通過自己精彩的講解,把知識講明白。但結果卻往往是“老師講得滔滔不絕,學生聽得昏昏欲睡”。小品《火炬手》中一句話提醒了我:“我一直陪她練,結果把我練上來了,把她練下去了?!弊鳛槔蠋?,我們只是學生的陪練者,而非演說家。明白了這個道理后,我逐漸把講解的“特權”交給學生,學生學習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大大提高。例如,教學《物質運輸的途徑》時,我把本節(jié)課的內容分為三大板塊交給學生。讓他們嘗試用自己的方法講給同學聽。我則站在一旁,當學生思維方向偏差時,及時糾正;在學生停留在表層時,追問引渡;在學生難以完成時,點撥指導。隨著臺上臺下的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記憶也更深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此,要想提高學生學習有效性,教師應該努力創(chuàng)設情境,積極引導,提供思路,激發(fā)學生產生問題。例如,教學《光合作用》前,我讓學生參觀蔬菜大棚,并思考“提高塑料大棚內蔬菜的產量”的方法。課堂上學生思維活躍,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并自然而然地提出各種問題:為什么充足的光照為什么可以提高產量?為什么農家肥比化肥更能提高大棚蔬菜產量?問題的提出很好地激發(fā)了學生探究的欲望。通過對以上問題的解決,既豐富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最終達到全面發(fā)展的目標。還給學生課堂評價權是重要的一環(huán)。在課堂評價方面教師要更多地引導學生學會積極地評價自己、評價他人。通過自我評價,肯定自身優(yōu)點,發(fā)現不足,實現自我跨越。通過互相評價,培養(yǎng)交流合作意識,達到共同發(fā)展。
總之,尊重學生個體發(fā)展特點,使學生在寬松自由的課堂中展示自我、完善自我、發(fā)展自我才是教育的真諦,更是高效課堂的永恒追求?!昂i煈{魚躍,天高任鳥飛”,讓我們放開手,把課堂還給學生,相信我們的課堂定會洋溢生命氣息,綻放高效光芒。
·編輯 楊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