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山東省濟南第二十七中學)
新視域下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探析
李強
(山東省濟南第二十七中學)
體育有效教學是一套為促進學生學練,促進學生學習體育,實現教學目標而采用的教學策略。體育教學方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體育教學的“效”,最終要落實到學生身上。因此,如何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保證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初中體育;體育教學;有效性
2016年中招體育由50分增加至60分。招考政策的變化,對學生身體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對中學體育工作者有了更高的要求。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法是一種“機械灌輸式”的教育。要使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掌握必備的運動知識與技能,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顯得至關重要。下面筆者就個人的教學經歷談幾點想法。
初中教師需要對體育學科有正確的認識,鼓勵學生提高身體素質,認真對待體育課,要使學生能夠認識到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性。初中生正處于身體發(fā)育的重要階段,目前初中生的身體素質水平整體有所下降,適當的體育鍛煉有助于學生的生長發(fā)育。加強體育宣傳,需要學校、社會與家庭三管齊下,切實提高學生對體育重要性的認識。
1.充滿感染力的語言
教師課堂語言要生動活潑,讓“教師教學”變成“學生樂學”。富有感染力、號召力的語言,能使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如,在健身操課程中,采用一句“大家一起來,每天五分鐘”;在耐久跑中采用“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口號來鞭策學生挑戰(zhàn)自我。幽默風趣的語言,可以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
2.游戲教學法
采用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體育知識與技能,同時對發(fā)展學生的速度、力量、耐力、柔韌、靈敏等素質有很大的幫助。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很容易全身心地投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初中階段的應按照學生興趣和技能水平的不同,打破傳統(tǒng)的以年級、班級為單位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的模式,改為按照興趣重新開班,實行針對性教學。每班人數控制在20~30人。初中生可以開設籃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羽毛球等項目,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開設課程。
總之,教學過程中應采用趣味性、游戲性和競賽性等方法,充分利用多媒體,使學生在學習中保持興趣。教師要針對初中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因材施教,從實際出發(fā),將娛樂、合作、競爭融于課堂教學之中。教師在把握科學規(guī)律的基礎上,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促進學生的身心全面發(fā)展。
張紹強.趣味耐久跑[J].體育教學,2005(3).
·編輯 趙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