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璇(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縣第三初級中學校)
初中政治教育如何與生活密切結(jié)合
劉璇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縣第三初級中學校)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初中政治教育也開始實行課程改革。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是讓課堂回歸生活,作為一名政治教師,要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這就需要初中政治課堂走進生活,走進社會。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聯(lián)系實際,使教育回歸生活,這就需要教師構(gòu)建生活化課堂,使每一個學生都學有所得。
初中政治;生活化課堂;課程改革
初中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形成階段,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獨立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做好初中階段的政治教育成為初中教育的首要問題。本文就初中階段如何將政治教育和生活密切結(jié)合展開了討論,提出了幾點政治教學生活化的教學策略,希望能夠?qū)Τ踔姓谓虒W有所幫助。
新課程改革中要求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因此,教師要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這就需要初中政治課堂必須走進生活,走進社會。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認知水平,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引入生活中的案例,用更加生動形象的手段來進行政治教學。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shè)學生熟悉的情境和感興趣的情境,這樣能夠充分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快地融入學習的氣氛中來,做課堂的主人,體驗政治學習的魅力。在日常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政治知識和情境,從學生所熟知的情境入手,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枯燥乏味的政治知識變得更加生動形象。比如說,現(xiàn)在的青少年存在的鋪張浪費現(xiàn)象,教師對此可以提供一個正確消費的情境,讓學生制定購物計劃,完成購物任務,當遇到消費不合理的地方時,要讓學生獨自解決,這樣既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夠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消費觀念。
學生主要是從課本中學習知識,但是,生活中也有許多可以獲得知識的地方,從生活中獲得的知識能夠有效地對課本知識進行補充。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它為政治教學提供了取之不盡的教學資源和知識。生活素材的選擇需要與教學的需求和學生生活需求相符合,不僅需要涉及“家事、國事、天下事”,還要包括學生的實際生活,同時,生活素材的選擇還需要具有針對性和時效性。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開發(fā)利用學生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把生活中各種社會素材引到課堂教學當中,讓學生感受到時代的氣息。例如,在“挫折”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回憶自己在生活中遭受到的挫折,交流自己遇到挫折時的心理反應,加深學生對挫折的理解,讓學生在課堂中交流自己經(jīng)歷挫折的過程和心理特征,使之成為拓展和深化學習經(jīng)驗、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的過程。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較為死板,不允許學生亂動,只能被動地聽教師講課,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缺乏自由發(fā)展的空間,束縛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可以讓初中政治教學生活化,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創(chuàng)設(shè)自己生活的情景,將學生置于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中展開教學活動,給學生更加自由的發(fā)展空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手段上,教師也可以生活化,比如說,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多媒體設(shè)備播放新聞等實時報道,讓學生了解更多的時事政策。教師還可以展開角色互換的活動,主動與學生交流學習經(jīng)驗。這樣的教學更加地接近生活,能夠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更多的知識。
學習源于生活,生活就是實踐,因此,初中政治教學要讓學生大膽地加入到社會實踐當中,引導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使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社會實踐是學生展示自我、挖掘自身潛能的好機會,學生可以自己到社會生活中觀察、調(diào)查收集資料等。例如,在進行知法、守法教育時,為了避免枯燥的說教式教學形式,可以建立情景,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并邀請一些專業(yè)的普法人士對學生進行指導,去啟迪學生學會知法守法,學會利用法律的武器去制止違法行為。因此,我們要充分地利用課后時間,激勵學生積極地參加社會實踐,讓課堂回歸生活,使學生能夠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自己存在的問題,并且利用自己學到的知識解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綜上所述,初中政治教學的生命在于貼近生活、貼近學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緊緊地圍繞實際生活,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教學情境中體驗生活化的知識,在生活中運用學習到的知識,真正讓政治課堂聯(lián)系實際生活。所以,我們的政治教學實踐要聯(lián)系生活,使學生在生活化的情境和輕松的學習氛圍中獲取知識,啟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枯燥的政治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形象。
孫亞芹.讓政治課堂“活”起來[J].才智,2009(31).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