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愛華
(吉林省吉林市第三十中學校 吉林吉林 132000)
學習動力不足中學生心理輔導案例分析
呂愛華
(吉林省吉林市第三十中學校 吉林吉林 132000)
根據一名問題學生的實例進行分析和總結,如何解決學生學習動力不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針對他的問題提出一些指導建議,該生的情緒有了很大改觀,學習動力得到了明顯的增強。
學習動力 中學生心理輔導 初中教學
高某,男,初一學生,形象好,氣質佳,剛一入學就受到年級女生的普遍歡迎,在軍訓期間便交到了女朋友。感情上的收獲讓高某不由自主放松了學習的勁頭,期間我提醒過高某幾次,但都沒有引起高某足夠的重視。十月中旬的一天,高某突然給我發(fā)短信,表達自己近期內心的苦悶和抑郁,表示自己無論如何努力也沒法很好地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盡管知道應該努力卻始終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學習計劃,每天都處在未完成當天學習任務的挫敗感之中,情緒很低落。后我約該生進行了面談,針對他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指導建議,該生的情緒有了很大改觀,學習動力明顯增強,期中考試也考出了較為滿意的成績,目前狀態(tài)比較穩(wěn)定。
該生在入學后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無法專注于學習,學習動力嚴重不足,等到自己醒悟過來想要努力的時候又感到無從下手,因此感到苦悶抑郁。造成該生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分析:
1.主觀因素分析
膚淺的自我剖析帶來的虛假自豪感是該生的主要問題。該生在與我談話的開始就強調自己性格本身就很散漫,并列舉了自己從小以來被家長和老師指出的各種毛病,如粗心、馬虎、行動力不強等等,并很肯定地說自己一直都知道自己的問題,但就是改不了。該生在表述自己存在的問題時并未覺得沮喪,反而表現出了一種潛在的自豪感,認為自己對自我的認識和剖析已經很到位,能夠找到出現問題的癥結所在,并覺得自己的這種自我剖析已經比很多根本不知道自身存在問題的同學要好的多,因此即使自身無法解決問題,單是知道問題的所在也讓他產生了一種虛假的自豪感,并沉浸在這種“自豪感”中停滯不前,無法找到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
2.客觀因素分析
(1)家中兄弟姐妹的優(yōu)異表現造成的壓力
該生家中有一個稍稍年長的表哥,本科畢業(yè)后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京某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并且在校期間一直成績優(yōu)異,各方面表現十分突出。有這樣的榜樣在先,該生家中親友便對其寄予厚望,希望該生也能像其表哥一樣考上知名大學,這在無形中給該生造成很大的壓力,也使他無法真正放任自己散漫下去。
(2)談戀愛的影響
該生外形條件較好,剛入學就受到很多女生的關注,并在軍訓期間就交往了女朋友。初中生的戀愛尚不成熟,戀愛占據了該生很多的課余時間,并使其難以專注于學習,在客觀上極大地影響了該生克服自身的毛病和問題。
研究表明,學習動力是各種力量按一定關系組成的一個系統(tǒng),對學習起著始動、定向、引導、維持、調節(jié)、強化的作用。按其對學習的作用方式可分為內部動力和外部動力兩類。
內因是決定事物性質的根本原因,因此內部學習動力是學習者最強有力也是最重要的動力支持。作為教育工作者,無論我們?yōu)閷W生提供多少有利的外部環(huán)境,如果不能讓學生自己從內心深處自發(fā)地渴望學習,那么一切外在的工作都是沒有效果的。學生只有充分發(fā)揮了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明確學習目標、激發(fā)學習興趣、提升學習自覺性、增強學習努力程度,才能從根本上將學習的困難和問題解決掉。結合本案例來看,高某最主要的問題是內在學習動力不足,對于自己的學習目標并不明確,學習興趣也比較淡薄,而且由于自身性格原因,學習自覺性也比較差,加上談戀愛的影響,在學習上的努力程度也很低,所以在短時間內難以改變自己“不想學”、“不會學”的狀態(tài),這是高某出現學習動力不足的最主要原因。
外因對事物的發(fā)展變化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外部動力一般多來自于社會、家庭、學校等環(huán)境對學習者所寄予的希望和激勵,人在自身發(fā)展和成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對人的發(fā)展影響最大的環(huán)境因素無疑最主要地包括了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面。對于一名初中生來說,家庭成員所提出的要求和希望,往往是學習者最主要的外部動力,但在多數情況下,學習者普遍難以將來自家庭成員的期待轉化為適度的學習動力,反而變成了一種巨大的精神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甚至是阻礙了學習者的進步。而隨著學習者自身的不斷成長和成熟,來自學校和社會的壓力也會日益凸顯,如果學習者不具備強勁的內部學習動力,那么這些外部環(huán)境所能夠提供的刺激只會轉化為壓力而不是動力。
因此,要想妥善解決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問題,最核心的是要激發(fā)學生的內部學習動力,然后幫助學生妥善地將外部壓力轉化為新的動力,雙管齊下才能卓有成效。
針對學習動力不足這一問題,應該給予學生科學有效的指導和幫助。就本文的案例來說,我采用的最主要的解決方法是談話,下面我從談話內容和談話技巧兩方面來具體分析一下對這一案例的解決方法,
1.談話內容
針對該生面臨的問題,我和他進行了兩次深入談話,兩次的側重點有所不同。第一次談話主要側重于了解該生的基本情況,摸清該生具體的家庭情況、自身性格等;第二次主要是針對該生所面臨的問題,從如何認清自我、如何分解大的目標、如何提高時間的利用效率等方面對其進行疏導。
2.談話技巧
我與學生進行談話是最常見的一種工作方法,但談話有很多技巧,就我個人的感受而言,我覺得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談話過程中要有“共情”意識
共情是心理學術語,又可稱為同理心、移情、同感等等,是心理咨詢工作中咨詢師必備的一種基本素養(yǎng)。簡單來說,我在跟學生談話的時候,首先應當向學生表明自己很能理解和體會對方的感受,而絕不能對學生的傾訴表示粗暴的反對和不屑。談話中應適時地使用“你說的很對”、“這我很能理解”、“我曾經也有過類似的經歷”等語句,使學生能夠盡快放松心情,更坦誠地與我進行溝通。
(2)使用恰當的語氣和體態(tài)語
我找學生座談時,一定會調整好自己的心情,保持一種柔和而誠懇的語調,不要一邊做其他工作一邊和學生交談,并且應當在談話過程中平視學生,以便快速與學生建立起平等、互信、互敬的談話氛圍。
(3)及時準確地抓住談話中的突破口
我和學生的談話并非每一句都有效,在談話的過程中我要仔細捕捉學生的面部表情,認真分析自己的哪一句話對學生產生了觸動,進而快速找到談話的突破口,以便談話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遵循“以理服人,以情動人”的基本原則
針對學生的不同問題,我應當在傾聽的過程中快速梳理好學生所面臨的核心問題,圍繞核心問題層層推進,有邏輯,有依據地將學生的問題剖析清楚,同時在談話的過程中要適當地加入一些具有煽動性的話語,以便充分調動學生克服困難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