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超育(江西省宜春市宜春中學)
小議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
羅超育
(江西省宜春市宜春中學)
高中語文教學是高中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學生高考中極為重要的一項科目。其中作文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在寫作過程中,可以幫助老師對學生的日常學習進行一定的了解,將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地反映。因此,在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過程中,應當符合新時代的發(fā)展,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教學,以此提高高中生的學習興趣。對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進行了分析和闡述,并提出了一些建議,以此提高我國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質量。
新課程標準;高中語文;作文教學;高中生
新課標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形式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在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的單一化,使課堂教學變得乏味、無趣,這樣不僅不能提高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質量,也使學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地喪失了學習的興趣,很難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在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過程中,注重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地起到引導的作用,讓學生的潛在能力得到充分的發(fā)揮,這樣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與老師的交流僅僅在課堂。盡管這樣,課堂上的交流,并不是很多,就更不用說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了,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僅過于單一,更使課堂教學的氣氛變得枯燥、無味,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在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過程中,老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指明燈、引導者。因此,在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功能,與學生進行課堂上的交流,同時也要進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課堂發(fā)言,使學生在交流和發(fā)言的過程中,綜合能力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拓展學生的寫作思路,也有效地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形式帶來的弊端。例如,老師利用當今的時事政治進行語文寫作的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小組形式,進行教學。但是,在劃分的過程中,要按照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合理、科學地劃分,同時老師也要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與學生進行討論,再進行寫作。這樣的教學不僅僅提高了教學質量,還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促進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學生處于高中時期,由于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所學習的科目也非常多,這樣就導致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往往不受重視。在這樣的情況下,逐漸在學生心理也會產生不好的影響,使學生認為高中語文作文并不是重要,不想浪費大量的時間在高中語文作文上。長此以往,就給高中語文的作文課堂教學帶來一種消極的態(tài)度。因此,在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隨時地保持一種良好的態(tài)度進行教學,避免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傳遞一種不正確的態(tài)度。另外,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對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激發(fā)學生的潛在能力,激發(fā)學生的表達能力。
在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過程中,點評是提高高中語文作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對點評模式給予高度的重視。學生在上交文章以后,老師應當進行一定的審閱,并在空白的地方寫下該文章的不足和優(yōu)點,并給予改進的意見。但是在點評的過程中,老師也要注意自己的語言形式,盡量委婉一些,具有一定的藝術性、科學性,這樣可以使學生在接受批評的過程中,不至于產生厭煩心理,也有效地提高了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的質量,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綜上所述,本文對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表達能力,加強對學生的點評模式,這樣不僅提高了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質量,還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同時也進一步地推動了我國教育事業(yè)改革的進程,為學生以后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劉家強.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的作文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3(14):201-202.
[2]孟慶華.新課程改革視角下的高中語文作文教學研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5(5):34-35,140.
[3]肖文勝.對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下作文教學的一種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2005(16):105.
·編輯王團蘭
羅超育,女,1980年2月15日出生,任教于江西省宜春市宜春中學,教高中語文,大學本科,中教一級,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qū)昌黎路48號宜春中學高三(A)語文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