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紅
(南昌市鐵路一中 江西南昌 330002)
集體備課成為高中生物教學的必備之舉
周小紅
(南昌市鐵路一中 江西南昌 330002)
新課程改革在我國已推行了多年,越來越多的教學新理念和教學思路不斷涌現(xiàn),為了能夠更好地順應教育發(fā)展,教師要不斷地進行學習充實自己和提升自我,也要群策群力,多進行老師之間的交流探討,尋找出更好的教學方法,以求共同進步。
集體備課 高中生物 教學
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教師作為學生的教導者,本身應該有一定的學識積累。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網(wǎng)絡信息和媒體信息已成為人類生活的常態(tài)化,學生可以接觸到更多的訊息和知識,這無意中為我們教師帶來了更大的難度和挑戰(zhàn)。教師怎樣才能做的更好?!這成了我們最需解決的問題。
1. 能夠集思廣義
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在教學準備上我們也應該發(fā)揮團隊的力量,在備課時,老師應該做個籌劃看看自己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然后老師在一起進行研討,主要是解決個人提出的問題,交流好的授課方法和心得,可能在別人的身上就可以找到自己遇到的問題的答案,也會學到更多的方法,從而拓寬自己的教學思路。
2. 有助于觀念的更新
人力有時窮,只有與大家共同進行交流才能夠學到更多的東西,其實在知識的底蘊上,每個人都差不多,即使有差異也可用后天的學習補上,但每個人的教學思路都不一樣,這就需要教師之間多做交流,特別是新課程改革之后,很多老師依然被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局限著,無法突破,通過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和探討,就能知道自己還有哪些不足,教學思路應該怎樣轉換,同時,教師也應該加強自身的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包括專業(yè)內和專業(yè)外的各種知識,以開闊眼界拓寬思路,更新自己的思維和態(tài)度。
1. 學生的集體備課
每個學生都有他獨特的一面,他們有著各種思考問題的方式,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同的思維模式等等,這是教師必須面對的客觀事實。
現(xiàn)階段檢驗學生成績的最終途徑還是高考成績,而在考試中會有很多發(fā)散性思維的題目,特別考驗學生的解題能力,所以,在講課的時候,教師可以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進行《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這一課節(jié)的講課時,首先可以把化學元素與生物體之間的元素關系這個比較大的課題細化成必要元素、非必要元素兩個方面,通過兩個不同方面的討論和學習,可以讓學生更加了解化學元素與生物體之間的關系,并且還能把化學知識與生物知識相互結合,保證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同事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學習和問題的討論,面對需要解決的問題學生可以踴躍的發(fā)言,讓學生充分發(fā)散自己的思維?;瘜W元素是生物體必須的一些元素之一,化學元素的相互組合與作用能夠保證生物體的正常生存。這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們拋出問題:“哪些是生物體必須的元素,而哪些是非必須的元素呢?那些非必要的元素是否對生物體造成危害呢?”學生們以小組的形式討論,和進行問題的回答。學生們就會結合之前的學習內容進行思考,可能會想到之前生物課程中學習到的細胞組成,“每個細胞都是由不同的化學元素相互作用組成的”或許還有一些其他的答案,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對學生們進行講解,“生物體中不同物質之間的相互轉化、新陳代謝都離不開化學元素對生物體的作用?!痹趯W生討論的過程中,雖然會遇到一些問題,但這也是學生發(fā)散思維的一種體現(xiàn),這也是在高考題目解答時候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同時,還能讓學生對之前的知識進行復習,保證學生對知識點的聯(lián)系和記憶。
2. 課堂導入的集體備課
教師在講課的時候要注意對學生的實際引導,首先要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為學生營造趣味課堂,保證整個課堂的氛圍。教師完全可以通過集體備課討論如何進行課堂導入才能對后續(xù)教學內容的開展更加有效。在課堂開始之前,課堂的導入工作要做好,一個精彩的課堂導入能夠一下子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整個課堂都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激發(fā)學習興趣,為之后的學習進行鋪墊。教師們要通過集體備課的方式討論出一些適合在課堂導入中進行的趣味問題或者是活動,選擇一個能一下子抓到學生興趣點的問題或者是例子,讓學生在整個課堂上都能有飽滿的精力。教師在課堂上主要起到的是一個引導和點撥的作用,用自己比較寬的知識面來指導學生們,通過其他方面的內容的拓寬可以讓學生加強對同一問題的理解,保證學生的理解能力。所以,多名教師之間意見的交流與互動結果可以更好的引導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途徑,然后把一些容易錯的、容易混淆的還有特別重要的知識點進行講解,讓學生知道自己應該掌握哪方面的知識內容。教師還可以把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小組成員內部進行對知識點的總結和學習,指導學生把松散的知識點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系統(tǒng)的結構。
3. 作業(yè)設計集體備課
學生們要想更好的學習知識,不僅要能吸收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知識點,還要在課下好好的復習學習到的內容,才能做到更好的消化和吸收,所以,教師要對學生們的作業(yè)布置上進行良好的安排,保證學生通過作業(yè)的練習更好的掌握所學內同。
首先,要明確布置作業(yè)的目的,布置作業(yè)的量要在鍛煉學生與給學生空間之中,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學生們的課業(yè)量有所減少,如果課后作業(yè)量過大的話,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還會給學生的身體和心理造成傷害。所以,教師對作業(yè)量的制定時,要能保證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教師們集體備課可以討論一下作業(yè)量的制定,對所要完成的任務有一定的取舍,才能保證給學生提供足夠的空間,同時還能更好的掌握知識內容。
其次,就是對作業(yè)布置內容的選擇上,所布置的作業(yè)內容一定要有代表性,并且還要與當天和所在時間段內所學習的內容相一致,讓學生有復習的作用。在題目的選擇上,還要難易適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還要考慮到提升學生們的思維能動性,讓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能有一定的提升。
總之,集體備課的模式可以取眾家之長,讓所講的內容都是課程的精華部分,提升了教師們的整體教學水平。這種方式的運用還可以讓教師在討論中找到教學的正確方向和重點,給年輕的教師增長經驗,同時,年輕的教師也可以把比較新的教學方式傳遞給老教師,兩種方式相互結合,取長補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