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愛(山東省萊西市城關中學)
?
淺談如何利用激勵手段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
張新愛
(山東省萊西市城關中學)
哈佛大學教授威廉·詹姆士研究發(fā)現:一個人要是沒有受到激勵,僅能發(fā)揮其能力的20% ~30%;如果受到正確而充分的激勵,就能發(fā)揮到80% ~90%,甚至更高。因此,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要懂得如何去激勵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能力。那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才能正確發(fā)揮激勵手段的作用,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產生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就會產生愛好,就會積極主動地去實踐它,并樂在其中。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把這種自發(fā)的感性的樂趣上升成為自覺的、理性的認識過程,這樣,學生就成了數學學習的主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有很多,如指導學生閱讀數學家的傳記;設置課堂懸疑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等等,鼓勵學生深入探究,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
利用榜樣的力量來教育,鼓舞和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榜樣,就像是一面鮮紅、靈動的旗幟,具有生動性和鮮明性,再加上他就在學生的身邊,更容易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影響學生的言行舉止。同時,有了榜樣,學生有了鮮活的目標,看得見,摸得著,學習的過程便有了更足的勁頭。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于發(fā)現、扶持和培養(yǎng)榜樣,引導學生學習榜樣,趕超榜樣。
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在教學中要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和目標要求,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指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因材施教。任何一位學生達到目標都可以得到適度的表揚和獎勵,讓學生嘗到成功的喜悅,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從而激發(fā)他們進一步努力的動力。
由于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多半都被培養(yǎng)成為“考試的機器”,雖然分高,但是能力很低。數學是一門抽象性比較強的學科,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空間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各個方面都有鍛煉和培養(yǎng)作用。因此,在平時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參與一切有意義、有益處的學習實踐活動,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全方位智力參與,使學生動手能力、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分析推理能力等等全方位能力得到提高和發(fā)展。
·編輯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