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雄縣北沙鄉(xiāng)中心校 胡瑞舫
淺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
河北省雄縣北沙鄉(xiāng)中心校 胡瑞舫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應善于積累材料,訓練審題能力,展開想象,激發(fā)寫作興趣。
作文教學 積累 想象
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是小學教學中最枯燥乏味,讓學生頭疼、老師費神的一件事。那么,怎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呢?通過多年來的教學實踐,找到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作文時學生常常感到不知寫些什么,不知如何寫,問題的原因主要出在缺乏必要的積累。積累什么?當然是積累知識,積累經(jīng)驗,積累感情,積累素材……怎樣積累?一方面通過生活積累:豐富多彩,千變?nèi)f化的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只有注意觀察生活,積極參與實踐,善于思考,才可能獲得豐富的生活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寫出的文章才真實感人,作家體驗生活就是這個道理。另一方面通過閱讀積累:閱讀大量的報刊雜志、文學作品和有關的優(yōu)秀作文,就可以從中吸取很多文學營養(yǎng),掌握不少詞匯、名言、典型事例等,增強語感和書面表達能力,“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最好的證明。不管是生活所得,還是閱讀積累甚至是瞬間的頓悟,都應該把它們記錄下來分類整理,重要、典型又實用的還要背誦下來,只有這樣,積累起來的東西才能真正變成學生自己的東西,寫作時才能派上用場,提高寫作能力。
題目是文章的窗口,在文章中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緊緊抓住解題這一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進行審題訓練。例如《瀑布》是寫景的;《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是寫人的;《記金華的雙龍洞》是游記等。通過巧妙的階梯,教給學生審題的方法,經(jīng)常堅持,可以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避免“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
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是善于幻想,這正是培養(yǎng)兒童想象力的大好時機。方式可采用改寫、續(xù)寫、縮寫、補寫等。對所有的古詩,教學后都可以進行改寫,例如,教學《暮江吟》后,讓學生根據(jù)這首詩的內(nèi)容展開想象;把當時的情景按一定的順序詳細地記敘下來。改寫古詩,既鞏固了詩歌又培養(yǎng)了寫作能力,非??扇?。通過想象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是充分活躍寫作思維的重要前提。有了興趣才可以變學生的被動寫作為積極的主動寫作。久而久之,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有助于形成學生較強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zhì)。反之,如果學生沒有了興趣,也就缺乏了自覺性,這就勢必導致學生“談作文而色變”,不愛寫作文。所以,培養(yǎng)學生對作文的興趣是十分必要的。
總之,作文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過程,無論采取哪種有效的方法,都不可能立竿見影。作為老師,關鍵是要有耐心,在失敗與成功的交替中去尋找一條扎扎實實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