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建湖縣第二實驗小學 孫霞
淺析小學生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江蘇省建湖縣第二實驗小學 孫霞
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的黃金時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有利于學生學習有條不紊地進行,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學習收益終生。所以,在小學階段,我們作為小學教師不僅僅要考慮知識的傳授,更應該重點考慮的是學生習慣的培養(yǎng)。著名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積千累萬,不如養(yǎng)個好習慣?!蔽覀冊陂L期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也已經(jīng)感受到,如果小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就不會有好的學習成績。所以,要把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放在教育的首位。
學習習慣 課前預習 閱讀能力 課堂效率
習就是練習,慣就是連貫,所以習慣就是連續(xù)不斷的學習。我們通過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那些學習成績差的小學生都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或者今天挨了批評,明天能夠好好學習一天,卻不能長期堅持。這些學生課上不能堅持認真聽老師講課,課下不能專心完成作業(yè),寫字姿勢不正確,讀書不能堅持每天都讀。這樣的學生,自然不能取得好的學習成績。而一個人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最佳時期就是在三到十二歲,這一階段如果沒有養(yǎng)成好的習慣,那么將來在工作生活中都難以成功,注定將會是一個平庸的人。然而,在現(xiàn)在的教育中也存在著一個這樣的誤區(qū),好多老師每天都布置很多作業(yè),學生每天也就是在家長的監(jiān)督下機械地完成作業(yè),應付差事而已。如果某天沒有留作業(yè),那么學生就不會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進行復習或者預習了。這樣的學習就是流于形式,沒有真正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和策略。
在小學語文的學習當中,有很多的學習習慣需要培養(yǎng),如預習的習慣、專心聽講的習慣、積極發(fā)言的習慣、文字書寫姿勢的習慣、讀書的習慣、錯題整理的習慣、獨立完成作業(yè)的習慣、自己檢查作業(yè)的習慣、認真審題的習慣等等。那么,如何有效進行這些習慣的培養(yǎng)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曾經(jīng)說過:“學生通過資料能弄懂教材的百分之九十九,教師只起到了百分之一的作用?!比欢谌粘5慕虒W中,大多數(shù)教師覺得這種教學方法不可行,覺得學生沒有那么高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其實,我們只要給他們正確的引導,這些都是可以做到的。在新課講授以前,要求學生做到以下四個方面:第一,能夠掌握本課生字;第二,熟讀課文;第三,在文中勾畫出不懂的詞語;第四,總結課文中心思想。學生帶著這四個目的去預習,就有了目標,不會毫無目的地進行。在上課的時候,我首先報生詞,看學生掌握情況。然后,一個同學朗讀課文,其他同學進行評價。根據(jù)學生的朗讀熟練程度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第三方面的檢查需要老師有很好的控制能力,在統(tǒng)計學生不懂的詞語時,注意掌控課堂紀律。統(tǒng)計完成以后,教師展開課文講解,重點講解學生不懂的詞語。這樣,學生在聽課過程中也有目的,課堂效率也有所提高。第四方面課文中心思想的總結,在這以環(huán)節(jié),教師認真聽取學生的意見,然后根據(jù)學生的總結進行補充糾正。等到這四個環(huán)節(jié)全部完成以后,整篇課文也在大家的交流和老師的講解中理解完整了。這樣,平時三個課時的內容兩個課時就能夠完成。因為有了課前預習的參與,學生在課堂學習當中也積極性非常高,課堂效率也自然高了。在課堂剩余的時間里,就可以讓學生做做練習冊的習題,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獨立完成作業(yè)的習慣。
當一節(jié)課內容或一章內容完成以后,讓學生自己根據(jù)本課、本章的重點出一份試卷。然后,從中找出一份好的作為課堂或單元測驗試卷并且讓出卷同學做出答案,讓學生自己有一份小老師的感受。然后,被選上出卷的這個同學能夠在量化分上得到加分。這樣,同學們都能夠積極找題,在找題的過程中,又鞏固了知識。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學習過程中難免犯錯,犯錯以后重要的是找出出錯的原因,避免下次重復犯錯。以前在考試以后,教師經(jīng)常讓學生抄寫試卷,這讓許多學生很反感,因為好多同學分數(shù)挺高,好多題目再抄無益。那么,我就要求他們只把錯了的題目整理到錯題集上。同時,還要求他們把上課聽寫錯誤的生詞也寫下來,時不時翻開看看。長期堅持下來,同學們也養(yǎng)成了整理錯題的習慣,每次測試、作業(yè)的錯題都能夠及時整理,并且及時復習。這對他們成績的提高也有很好的幫助。
雖然在平時教學中教師一再強調書寫要公正,要橫平豎直,握筆姿勢要正確,坐姿要端正。但是現(xiàn)在農村學校班級容量大,教師很難一一糾正。學生握筆姿勢不對,坐姿不端正,寫出的字龍飛鳳舞。這樣,在考試過程中就會出現(xiàn)多一筆少一筆的錯誤,長此以往必定會影響學生成績。針對這種現(xiàn)象,我制定出相應政策,無論是課堂練習還是課下作業(yè),作業(yè)根據(jù)整齊程度評分,分為ABCD四個等級,在量化分上分別加5,3,0,-2分。每個月要評選書法之星,給予獎狀和獎品。并且,寫的差的同學讓他們重新寫,讓他們知道,一次寫好要比挨一次罰更省時間和精力。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實施,班里同學的書寫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在小學階段的作文課上,好多學生感覺無話可說。那么,要想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在平時就要注重詞語、句子的積累。每天要求他們閱讀二十分鐘,把自己覺得好的句子整理在筆記本上。這樣,讓他們養(yǎng)成勤于閱讀、不斷積累知識、經(jīng)驗的習慣,以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精彩的片段能夠適時運用到作文的寫作當中。
總之,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提高成績的保障,但是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難免出現(xiàn)倦怠,所以我們老師就應當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習慣的偏離,注重細節(jié),精益求精,通過不斷的強化練習,讓學生真正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