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偉興(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實驗中學校)
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模式理論研究
田偉興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實驗中學校)
高中化學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存在著眾多積極優(yōu)勢,一線教育工作者必須順應這一歷史潮流,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這一先進教育模式進行靈活運用。以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含義、高中化學實施生活化教學模式的理論依據(jù)以及高中化學實施生活化教學模式的積極作用這三個方面為討論切入點,圍繞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模式這一熱點話題展開了細致的分析與探討。
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含義;理論依據(jù);積極作用
所謂生活化教學,就是將具體的教學活動、教學內(nèi)容、教學知識點置于學生所熟悉的現(xiàn)實生活背景之中,從而在誘發(fā)學生強烈情感共鳴、促使其將短暫的學習沖動轉(zhuǎn)化為持久學習動機的基礎上真正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該科目的相關學習活動之中。教育實踐表明,生活化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感知到所學學科知識與自身實際生活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有利于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內(nèi)真正感知到學習的需要性及重要意義,更有利于其借助熟悉的生活背景實現(xiàn)對所學知識的深刻理解與靈活掌握。
1.新課標明確了高中化學實施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提倡化學學科知識應當同社會生產(chǎn)、學生的生活實際形成極為密切的聯(lián)系,為此,其在學科教學實施建議中明確指出:“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生活閱歷及經(jīng)驗,其中將會涉及許多與化學學科所學知識息息相關的化學問題?;诟咧袑W生的這一認知背景,高中化學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應當時刻謹記將具體的化學學科知識點巧妙而靈活地同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如此,方能在開闊學生視野的同時,幫助他們逐漸學會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相關問題。”
2.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先進理念決定了高中化學實施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我國著名教學專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先進理念。陶行知認為“生活就是教育”。對此,他持有如下看法:生活是一切學科知識的根本來源,生活本身蘊含有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學習活動應該是學生結合自身所熟悉的生活實際進行實踐性學習的一個能動性的認知過程。對此,各學科的教育都應當回歸于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真實生活中去,這樣才能在促使學生感受到所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前提下,實現(xiàn)對所學學科知識的深刻理解、掌握以及靈活運用。陶行知“生活化教育”這一理念同樣為高中化學實施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提供了充足的理論依據(jù)支撐。
通過對教育實踐的分析與總結,筆者認為高中化學實施生活化教學模式存在以下顯而易見的積極作用:
1.高中化學實施生活化教學模式有利于幫助學生實現(xiàn)對所學知識點的深刻理解
不同于語文、英語、歷史等人文性顯著的學習科目,高中化學學科更具較強的邏輯推理與抽象性特征,這就使得學生理解一些較為復雜的知識點存在著較大的難度,大大制約了學生的學習效果。而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運用卻可以極大地改善這一尷尬現(xiàn)狀。
例如,在教學“生命的基礎能源——糖類”這一知識點時,學生可能不能充分了解到糖類之于人體健康的重要意義,鑒于此,教師完全可以將現(xiàn)實生活中常見的一些例子輔助運用到課堂具體知識點的講解活動之中。(如當人生病不能做到像正常人一樣進行有規(guī)律的飲食行為時,醫(yī)生通常會建議該患者注射一定濃度的葡萄糖,這是為什么?)之后,再借助這一生活實例向?qū)W生引申、展開具體的化學知識點。這樣,學生就能充分認識到糖類在人體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從而輕松實現(xiàn)對所學抽象知識點的深刻認知。
2.高中化學實施生活化教學模式有利于幫助學生實踐運用能力的顯著發(fā)展
所有學科知識的學習都是為了服務于學生日后的社會生活實踐,高中化學同樣也不例外。對此,在高中化學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僅僅滿足于學生化學學科知識素養(yǎng)的穩(wěn)固發(fā)展,而更應側(cè)重于發(fā)展學生對所學化學知識的靈活實踐運用能力,即能應用所學的高中化學知識自如地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的疑難問題。
而生活化教學的恰當運用就為學生高中化學實踐運用能力的顯著提升做足了充分的準備工作。如,在學習“正確使用藥物”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在具體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輔助于特定藥物的使用說明及規(guī)則,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藥物使用習慣。這樣,即使在結束了這節(jié)知識點的學習活動之后,學生仍能對藥物的正確使用準則記憶猶新。如此,就為他們在日?,F(xiàn)實生活中實現(xiàn)對相關藥物的科學、合理使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大大提高了其運用化學學科知識應對現(xiàn)實問題的實踐水平與能力。
總之,高中化學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存在著眾多積極優(yōu)勢,一線教育工作者必須順應這一歷史潮流,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這一先進教育模式進行靈活的運用。如此方能在促進高中生豐富化學學科素養(yǎng)的基礎上切實促進他們實踐運用能力的穩(wěn)固、平衡發(fā)展。
·編輯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