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杰
(營口市老邊區(qū)幼兒園 遼寧營口 115005)
學前教育“小學化”成因及其對策
劉秀杰
(營口市老邊區(qū)幼兒園 遼寧營口 115005)
當前,教育行業(yè)的競爭日益激烈,學前教育越來越趨于小學化,教育的方法以及教育的思想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家長意識到知識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學前教育是孩子成長和學習的啟蒙階段,更應該讓孩子學習一些學科知識,加上當前幼教資源的缺乏等多種因素,致使學前教育“小學化”更加凸顯,本文將具體分析這一成因,并提出相關的對策。
學前教育 小學化 成因 對策
近年來,學前教育小學化的現象越來越明顯,引起了廣大教育者的重視。學前教育小學化,顧名思義,就是在幼兒園階段,沒有遵循兒童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以及學前教育的規(guī)律。采用了與兒童年齡以及身心發(fā)展不相符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方法等。采用灌輸式的方式,教授小學生的學習內容,并按照小學的管理模式,對學前兒童進行施教和管理。學校還會要求幼兒會寫字、計算、拼音等,甚至將小學生的學習目標應用到幼兒身上,嚴重違背了教育的規(guī)律,給幼兒的健康成長帶來嚴重的危害。[1]
1.幼兒園的壓力
近年來,由于國家鼓勵辦園政策的頒布,各種幼兒園如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這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國家的辦學負擔,也大大緩解了多數幼兒按時入園的壓力。但與此同時,也帶了很多的問題,一些個體幼兒園,片面地追求經濟利潤,幼兒園的基礎設施較差,活動場地較小,而且缺乏良好的師資力量,但是它收取的入園費用較低。 這些幼兒園往往難以開設適合幼兒的教學活動,以小學化的教育來進行教學,幼兒階段,小孩子就開始學習數字、學習拼音,而這些由恰到好處地迎合了一些家長對孩子的成才要求。導致條件好的幼兒園出現生源不足的情況,很多良好的資源和設施都成了浪費。為了改善這種局面,辦園條件好的幼兒園也不得不改變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對幼兒進行小學教育,陷入了這樣一種惡性循環(huán)中。
2.家長的壓力
當今社會,家長越來越重視知識的力量,并將孩子的教育擺在第一位,孩子必須充分的掌握知識,對孩子寄予深厚期望,并堅持認為教育必須從娃娃抓起,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各種不科學的幼教方式,使得他們將孩子送進學校,讓他們找找接受算數、寫字的教學,并為他們報上多種興趣班,努力讓孩子更具備“競爭力”。這些都成為學前教育小學化的助推力。[2]
3.小學的壓力
多年來,幼兒園和小學的銜接成為家長和教育者高度關注的問題,卻長久地未能得到妥善的解決。多數幼兒園都能積極地開展多種幼兒入學準備的活動,不管是教學的組織,還是作息制度的建立以及環(huán)境方面,都努力地向小學接近,但是小學卻忽視了初入學的小學生的特點,不能很好地完成與幼兒園的銜接,招收新生時,甚至還進行計算和識字的測試,直接否定了學前教育的游戲宗旨,致使很多家長的評判標準也發(fā)生了改變。[3]
1.幼兒園方面
(1)樹立正確的理念
做好幼兒的入學準備工作。目前,國際上盛行的入學準備工作,主要包括語言發(fā)展、學習方式、動作技能等幾個方面,樹立正確的入學準備觀念,而不是單純地比賽知識準備。一些優(yōu)秀的幼兒園,因為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科學的管理手段,要充分展現出其先進性和科學性,向其他的幼兒園做好模范作用,積極引導學前教育的正確方向。每個幼兒園都會具備自身的資源特色,應當結合自己的實際條件,形成具有特色的而教育,改變傳統(tǒng)的注入式教育,在幼兒階段,注重培養(yǎng)孩子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為孩子的后期成長和學習奠定基礎。[4]
(2)加強幼教教育者的培訓
相關的教育部門應該組織幼教工作者參與各種專業(yè)的教研活動,尤其是為接受專業(yè)而培訓的的教師,改變他們的教育觀念,豐富教育工作者的專業(yè)理論知識,提升他們的教學業(yè)務水平。引導他們認識幼兒教育的規(guī)律,并讓他們?yōu)榧议L們傳導正確的教育觀,從而做好家長與學校的教育研究工作,獲取家校的一致支持,改善學前教育的現狀。
2.教師方面
(1)科學地安排活動
幼兒教師應該合理地安排幼兒的活動。時間上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穩(wěn)定性,這樣既可以保持一定的秩序,又能滿足小孩子的活動需求。盡量減少集體行動或者過度環(huán)節(jié),避免出現等待以及其他浪費時間的現象,提高活動的效率。教師指導孩子們的活動,既能滿足絕大多數孩子的需要,也能形成良好的常規(guī),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管理行為,還能提升幼兒自律的能力。[5]
(2)幼小良好銜接
在幼兒園和小學的銜接過程中,要注重雙方的協(xié)作和配合。銜接的工作不是單方面的進行,既需要幼兒園的積極準備,還要求小學教師與幼兒園的密切聯(lián)系,定期地進行溝通和交流,針對具體的情況,設置相應的課程,使得銜接工作更完善,確保教育呈一個連續(xù)的整體工程,使得幼兒在入學初期能夠自然而然地過渡過來,完成角色的轉變。
3.家長方面
家長應該樹立起科學的早教觀念。要充分尊重兒童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不能讓孩子跨越式的發(fā)展,過早地對孩子施加壓力。要認識到孩子過早地進入幼兒園的不利方面,會束縛兒童的天性,使得孩子的個性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孩子過早地背負學習和心理上的壓力,難以有個健康快樂的童年,很有可能在小學階段就開始出現厭學、逃學等問題。更不能將孩子的教育視為體現自己地位的標志,從而忽視孩子成長的需要,盲目地與他人進行攀比。
學前教育小學化已經成為社會化的問題,要將這種局面徹底改善,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不僅需要國家加以引導,還需要學校和家長轉換幼兒教育的理念,遵循孩子的身心成長規(guī)律,采用科學的教育方法,保證孩子健康成長。
[1]吳龍. 學前教育“小學化”成因分析及其對策[J].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2, 45(2):126-129.
[2]隋團結. 學前教育小學化成因分析及其對策[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5(27):80-80.
[3]任蘭. 學前教育“小學化”成因及對策研究[J]. 時代教育,2016.
[4]陳北燕. 幼兒園改革與發(fā)展中的問題及對策——淺談學前教育小學傾向化及相關對策[J]. 科技信息, 2010(3):313-314.
[5]謝朝霞. 淺談學前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問題及對策[J]. 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