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小利
(重慶市忠縣甘井小學 重慶忠縣 404300)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理念與實踐
岳小利
(重慶市忠縣甘井小學 重慶忠縣 404300)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從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出發(fā),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列為課程目標之一,將情感教育引入小學語文課堂情感教育已成為語文教學改革中的一大亮點,而且符合新課標改革目標的基本要求。本文主要研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理念以及實踐的方法。
小學語文 情感教育 理念 實踐
古今中外教育學者歷來都非常重視教學中情感的心理作用。作為國學語文學科,它是人文性和的工具性的統(tǒng)一。不管是從人文角度考慮,還是從工具性考慮,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正如列寧所說的“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對真理的追求?!闭n程改革的核心要求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健全的人格以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簡言之就是要關注學生“全人”的發(fā)展。[1]
情感教育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信念、態(tài)度、情感等感情因素。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就是指教師和學生之間思想認可的一種共鳴,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根據(jù)一定的教學要求,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來強調(diào)和不斷的激發(fā)學生積極的情感因素,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主動性,充分地發(fā)揮出語文教學所具有的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從語文教育的語法分析和邏輯肢解中解放出來,用情感的本性來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從而完善教育的目標,實現(xiàn)教育的效果。
但從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來看,仍然存在許多誤區(qū):忽視情感教育。在課堂上無視學生的情感發(fā)展,師生之間缺乏溝通交流和情感互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是固守傳統(tǒng)的授課方式——老師講,學生聽。老師依然是課堂的主角,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課、寫板書,而小學生則按部就班的往課本上抄寫筆記,課文中的生字、古詩詞、優(yōu)美語句段落老師會讓學生背寫,如果背寫不合格,老師就罰學生抄寫多少遍。這種單一死板的教學模式不僅不利于學生情感教學的有效培養(yǎng),反而會嚴重影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獨立性,讓學生覺得學習是為了完成老師的任務,久而久之學生就喪失了自主學習的能力。甚至有些老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采取極端的方式讓學生完成學習任務,變相體罰學生或侮辱學生的人格,完全不注意學生的情感發(fā)展。情感教育的理念就是為了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深化語文課程改革和培養(yǎng)新一代創(chuàng)新人才而提出來的。那么教師該如何在語文課堂上有效地進行情感教育呢?[2]
1.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獲取學生情感共鳴
小學生由于年齡小,對外界事物的感知力還遠遠不夠,要想對小學生實施好情感方面的教育,教師必須在課堂上設立特定的情景模式,通過生動有趣的環(huán)境引導,自然、靈活、貼切地把孩子帶入課本中感悟其中的情感,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共鳴。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文字是一道橋梁。橋的這邊宛如站著讀者,橋的那邊宛如站著作者。通過這一道橋梁,讀者才和作者會面。不但會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崩蠋煈σ龑W生通過細細品讀文章,積極思考,去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從課文中的動情點上合理想象,恰如其分的把真情實感傳遞給學生,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掀起他們的情感波瀾。特別是在講解感情色彩比較濃烈的課文時,教師要留給學生充分的自由想象時間,使之形成對情感的體驗和認識。比如,在課文《難忘的啟蒙》中,全篇雖然語句剪簡短,但字里行間處處透著濃濃師生情。我會在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完文章后,讓學生在欣賞優(yōu)美音樂的同時跟學生描述這樣一個場景——親愛的同學們,當你們長大成人,有一天從外地回到故鄉(xiāng),看到當初給你們上課的老師,會是怎樣一番場景呢,在美妙音樂的伴奏下,帶領學生進入無限的遐想空間,讓學生思緒飛揚,使之情景交融,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共鳴。
2.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情感教學
集聲音、圖像、文字等多種信息于一體多媒體課件為情感教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形象直觀的教學資料無論是在視覺上還是在聽覺上都為學生帶來沖擊,使學生感同身受,如聞其聲,如見其人,讓學生心底里沉淀的情感發(fā)酵釋放。 例如,在講授《頤和園》一文時,我在網(wǎng)上搜集了大量關于頤和園的圖片,制作了相關的課件,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了頤和園長廊形式多樣的彩畫。有人物故事、山水樹鳥、花卉翎毛、建筑風景四大類。其中最引人入勝的是二百多幅包袱彩畫,它包括古典文學古著、歷史人物傳奇、民間傳說、神化故事、戲曲片段等。學生看后驚嘆畫的精美與種類繁多,體會到“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的深意,同時也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的超凡智慧和精湛工藝。
3.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有助于激發(fā)小學生情感中積極的一面
小學生都好玩,注意力極易分散,缺乏自制力,對新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要想使學生保持學習語文的興趣,教學就不能僅以單一形式進行,否則就會磨滅學生的求知欲,把小學生好不容易燃起的興趣火花瞬間熄滅。小學生處于少年兒童時期,比較活潑好動,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組織一些豐富有趣活動,讓學生通過參與活動來獲得知識。語文教師要有意識地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式,想方設法使課堂教學呈現(xiàn)出千姿百態(tài)、生機勃勃的局面。如課文講解可根據(jù)不同特點、不同情境、不同風格靈活機動、富有創(chuàng)新性地不斷變化自己的課堂教學形式,或討論式,或探究式,或質(zhì)疑等等。在教學生字新詞時,可以采取學生相互監(jiān)督、互相檢查的方式解決。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問,教師答;學生問,學生答,師生暢所欲言,彼此溝通交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發(fā)散性。[3]
總之,在小學教學過程中,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綜合性課程,要想完成課改目標、提高教學質(zhì)量,就必須將學生的情感納入設計教學模式的重要因素中去,不斷轉變現(xiàn)有的教學方式,注重對小學生情感體驗的培養(yǎng),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運用以情激情,情感溝通的方法,讓學生帶著自己的生活感受主動領會課文,使課文的情感因素與學生的生活感受相溝通,相融合,撞擊出思維的火花,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去發(fā)現(xiàn)身邊的真、善、美。
[1]隋玉雙;語文閱讀教學指情感教育[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1年04期
[2]立金原;如何進行語文學科的愉快教學[J];考試周刊;2011年52期
[3]周麗娜;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理念與實踐[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