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惠(新疆霍城縣清水鎮(zhèn)中心學校)
不信東風喚不回
——淺談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實效
李紅惠
(新疆霍城縣清水鎮(zhèn)中心學校)
新課程改革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更新了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因此,教師必須樹立新的課程理念,掌握新的教學內容和新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初中地理;課堂教學實效;提高方法
地理學科屬于一門綜合性學科,學好地理是現(xiàn)代公民必備素質的需要,也是學生今后終身發(fā)展的需要。而初中地理課程總體目標是要求學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得地理基本技能,發(fā)展地理思維,初步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等。初中學生學習的科目較多,時間有限,不可能花費過多的時間學習地理,再加上初中教師所帶的班級多,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輔導。因此,我們應在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上下功夫。如何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教學活動是師生之間生生不息的雙邊活動。因此,只有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和諧統(tǒng)一,才能奏出課堂教學的完美樂章。
教學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有規(guī)律可循,但又玄機四伏。作為教育者,我們注定要“眾里尋它千百度”,才有“燈火闌珊處”的驚喜。因此,教師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熟悉本學科的特點,熟悉教材,教師要掌握地理學科的特點,從地理的學科特點著手,對教材進行細致的研究,結合課程標準,把握住教材各個章節(jié)的重難點,細化教材內容,使自己在課堂教學中有針對性的展開教學活動。同時,根據(jù)重難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2.細致備課,全面考慮課堂中有可能發(fā)生的各種問題。教師要通過集體備課和單獨備課把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確定下來,做到精講多練。認真考慮面對不同班級和不同基礎的學生應該提什么難度的問題,考慮課堂中學生有可能提出什么樣的問題,做好充分的準備。
3.課堂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轉變觀念,把課堂還給學生。結合我校每班都有班班通的實際。在備課中我充分的利用好互聯(lián)網(wǎng),從而達到了多媒體與課堂教學的整合。例如:我在講授黃河這一節(jié)內容時,為了講清黃河各段的水文特征。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打開準備好的地形圖,先讓學生自己根據(jù)地形圖和老師提出的問題講,既節(jié)約了時間又增強了直觀性。
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tài)度,而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沒有歡欣鼓舞的心情,學習就會成為學生沉重的負擔?!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學習的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就有了學好地理的良好開端。怎樣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1.要結合新課的內容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離生活實際太遠的例子學生沒有感覺,所以在教學中要把學生身邊的事拿出來,吸引住學生。例如我在教學第三節(ji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地理概況與區(qū)域開發(fā)》時,講到它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我就選用自己拍攝的伊犁或霍城縣的自然風光圖片,例如:霍城縣的圖開沙漠以及沙漠中的太陽能等。把這些學生熟悉的事物引入課堂,不僅讓他們覺得親切而且又讓學生能學到生活中的地理,學生的學習更有意義。
2.要善于運用各種趣味語言,表達方式生動,富有啟發(fā)性
地理課具有很強的綜合性的特征,據(jù)此特性我們可以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知識。例如語文課中的很多包含地理知識的古詩和諺語等充滿了趣味,表達方式生動,富有啟發(fā)性的語言,更能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始終保持昂揚的狀態(tài)。因此要想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就要讓課堂“活”起來。
巧借古詩文教學。許多古詩名句充滿詩情畫意,蘊含有豐富的地理知識,課堂上適時引用,大有使人耳目一新之感,由此創(chuàng)設聽課的最佳情境,為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打下良好的基礎。如在講地形對氣候的影響時,朗誦“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用“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來描述長江三峽段,它處于我國的地勢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交界處,地勢陡降,河流落差大,故水流湍急。還可用“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來講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講中國的農業(yè)時還可以引用“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這些學生喜聞樂見的詩歌,學生學后回味無窮,增添了文學情趣,也使課堂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的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平等對話和交往的過程,是教師和學生相互促進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因此,教師既要研究怎樣教還要研究怎樣學,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只有這樣才有“不信東風喚不回”的自信和決心。
巨振強.淺談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課堂的實效性[J].時代青年:教育,2012(5).
·編輯丁可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