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陜西省韓城市教師進修學校實驗中學)
播種·感化·奇跡
郭靜
(陜西省韓城市教師進修學校實驗中學)
學校近年來,以“愛”為品牌,打造學校特色?!皭邸本拖裨诤⒆拥男闹胁ハ聬坌牡姆N子,而實施“愛”的教師就是愛心的播種者。培養(yǎng)愛心教師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
播種;感化;奇跡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p>
——題記
教育是一門學問,從陶老的話中,從實際教育工作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對自己的學生充滿執(zhí)著的愛,就能夠收獲“奇跡般”的教育之果。而作為一個有愛心的教師,肯定能夠做到關(guān)愛學生,尊重學生,寬容學生。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學語文教師,從教十余年來,始終以一個優(yōu)秀教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敬業(yè)愛崗、身先士卒,以滿腔的熱情、不懈的努力默默地奉獻在教育一線。一路走來,酸甜苦辣、辛苦勞累,都阻擋不了我對學生深深的愛,對教育事業(yè)濃濃的情。
愛是陽光,可以把師生之間的堅冰融化;愛是春雨,能滋潤學生枯萎的心靈,愛是神筆,可將問題學生點石成金。愛是感情誘導的本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人間播種愛,才有了真情,班級播種愛,才會有凝聚力。這就是我愛學生的宗旨。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我去年接手的是九年級一班二班150個學生。這屆學生八年級時曾經(jīng)和他們的班主任對著干,是“尖刺”,不敢碰,班主任每天都在想辦法對他們敬而遠之,我卻“背道而馳”,從開學第一天就開始接近他們,先讓他們每人做一張小卡片,每張卡片上寫清姓名、年齡、愛好、偶像、喜歡的名言、最喜歡干的事等,而且想補充什么內(nèi)容都行,想說什么話都可以,并且保證卡片交上來,只要有問題就一定回答,有些學生就想惡作劇,寫了很多問題,可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學生進到教室后,發(fā)現(xiàn)他們每個人的桌子上都貼著一張即時貼,上面不光有他們提出的問題的答案,而且沒有提問題的同學,也會有收獲。他們都呆了,都在想這是郭老師昨晚連夜貼上去的,要不然昨晚才交的,怎么會這么早就有答案。有的學生沉默了,我順勢說出更讓他們大吃一驚的話:“你們昨天寫出的話讓我很感動,我感到你們對我的信任,所以我要向你們學習。另外,如果以后你們在學習之余有什么煩惱,包括日常生活得不到溫飽都可以來找我,我無條件做你們的后盾。”教師播下細微的愛的種子,課余時間總是主動地去問學生有無問題……細致入微,無所不在,大到學生的學習,小到學生的吃喝拉撒,學生都親昵地稱我為“大俠媽媽”。
《教育學》中說道:用愛感化學生,讓學生感到與老師之間沒有距離,從而敞開心扉,接納你、相信你。
還是這班學生,在經(jīng)歷了兩三個星期的相處之后,學生對我是言聽計從,也很喜歡上我的課,有的學生說,我被我們郭老師“征服了”。然而真正讓人感動的還是去年冬天,不知什么原因一覺起來,我的腰椎間盤又犯了,起床翻身都是困難,丈夫讓我請假去檢查,我硬是撐著墻壁,用雙手挪著雙腿爬上樓梯,按照我給學生規(guī)定的提前到教室的時間,我硬是沒有遲到,當學生見到我那個樣子,疼得不能坐,站也站不起來的時候,女同學有的哭著說:“老師,你回去吧,我們會乖乖的,把任務(wù)布置好就行了,我什么話也沒有說,一如既往地開始早自習的輔導,硬是等到周末才去看醫(yī)生,醫(yī)生說看得晚已經(jīng)有三椎突出了,就這樣,我還是回到了學校,每天白天照常上課,晚上才去治療,硬是沒有向?qū)W校請過一天假。就這樣,他們感受到我對我們的“愛”,我也贏得了學生對我的尊敬及愛,從而感受到了“愛”產(chǎn)生的奇跡,嗅到了“愛”彌漫的芳香。
雨果說:“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比说男貞牙镅b的是滿滿的愛,那就會創(chuàng)造奇跡。
我傾注了滿腔熱情,真誠地愛學生,也因此收獲了奇跡。就在我所帶的這屆畢業(yè)生參加中考時,我的腰又疼了,我依然堅持準備好第二天學生考試用的文具,沒有麻煩代課老師,親自把我的學生送進了考場,在考場外等著他們,因為我向?qū)W生承諾過,要親自送他們。沒有想到,用“愛”播種,就會收獲奇跡,這一年的夏天,天氣格外的熱,中考成績出來了,我們班的語文成績名列第一,而且兩個班中考了69名,提前錄取班就進了26名,我不是班主任,但我比班主任還要高興,因為我收獲了一份“愛”的奇跡,學生擁抱著我,笑著,喊著!我到實驗中學后再次為學生流淚了!
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作為教師,我們要把真誠的“愛”融在整個班級之中,用愛點燃希望。這就是教育、管理、育人的核心。
我不是神,但我始終會用全部的愛去愛我的學生。
[1]盧新寧,李斌.中國有夢青春無悔[N].人民日報,2013(2).
[2]王國平.星光點點為夢導航[N].光明日報,2013(9).
[3]郭銘輝.尊重學生,教學相長[J].師道,2010(5).
[4]左曉光.閱讀·觀察·寫作[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0(3).
[5]張秀平,許哲.把師愛播種在學生心田[J].科學大眾,2007 (12).
·編輯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