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領(lǐng)妹
(西昌學院少數(shù)民族預科教育學院,四川西昌615022)
西昌學院“一類模式”預科學生管理方法探析
——引入弗洛姆“愛的四要素”理論
王領(lǐng)妹
(西昌學院少數(shù)民族預科教育學院,四川西昌615022)
弗洛姆指出,關(guān)心、責任心、尊重和了解是所有愛的形式共有的要素,本文稱之為“愛的四要素”理論。在民族預科“一類模式”學生管理工作中應用這一理論也將有顯著成效:了解學生,也讓學生了解自己,接納自己;尊重學生,也讓學生明確自己的當前的任務和未來的發(fā)展道路;關(guān)心學生,也讓學生學會愛自己,愛他人,愛生活;對學生有責任心,也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和使命。愛的教育不僅符合教育發(fā)展的規(guī)律,也符合人生存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
愛的四要素;“一類模式”民族預科;學生管理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shù)》中曾經(jīng)講到所有愛的形式共有的一些要素包括關(guān)心、責任心、尊重和了解,本文暫稱為“愛的四要素”。這四個要素既是所有愛的形式共有的,是處理和自己、他人、世界的關(guān)系時所應遵循的原則,同樣也可以運用到學生管理工作中,特別是由于民族“一類模式”學生的特殊性,應用這一理論的必要性更顯突出,而若應用得當,其效用亦將更加突出。
首先是了解。“人們只有認識對方,了解對方才能尊重對方。如果不以了解為基礎(chǔ),關(guān)心和責任心都會是盲目的,而如果不是從關(guān)懷的角度出發(fā)去了解對方,這種了解也是無益的?!保?]26-27民族預科教育本身就有其特殊性,而“一類模式”預科學生在生活環(huán)境、教育背景、行為習慣、思維方式等方面,相對于普通學生又有不同,這使得一類模式學生的人格特征具有自己的特點,因此,在認識一類模式預科學生這一問題上,也需要觀察者將自己的興趣和需要退居第二位,而將學生本身放在第一位,站在他們的角度,嘗試了解他們經(jīng)歷了什么、怎樣經(jīng)歷的,從而獲得深層次的、客觀而清醒的認識。這種深入、客觀、清醒的了解,無疑方能成為一類模式預科學生教育工作順利展開并取得成效的堅實基礎(chǔ)。
其次是尊重?!白鹬剡@個詞的出處就是有能力實事求是地正視對方和認識他獨有的個性。尊重就是要努力地使對方能成長和發(fā)展自己,因此尊重決無剝削之意。我希望一個被我愛的人應該以他自己的方式和為了自己去成長、發(fā)展,而不是服務于我?!保?]26每個生命都有成長和發(fā)展的需要,都有自由而全面地發(fā)展自己的需要,而且方式也不盡相同。在確保其積極傾向的前提下,如果能夠了解“一類模式”同學的成長需要,并且接納他們發(fā)展自己的方式和愿望,能夠尊重他們的種種個性,學生也能夠感受到自己被教師理解、被接納、被尊重,那么應當有利于師生間的交流溝通和良好師生關(guān)系的建立。在此基礎(chǔ)上再對他們的成長發(fā)展進行引導、教育,學生也當更樂于接受,教育成效也相應會得到提高。
再次是關(guān)心。不僅“愛情是對生命及我們所愛之物的生長的積極的關(guān)心”[1]25,這種積極的關(guān)心也是所有愛的形式所不可缺少的。愛花的人會關(guān)心花草每一天的長勢而積極培育;愛孩子的人會關(guān)心孩子每一天的狀態(tài)而悉心照顧。在學生教育工作中,同樣需要這種對生命成長的積極的關(guān)心。特別是民族預科“一類模式”學生,很多來自偏遠山區(qū),人格發(fā)展和學業(yè)成績都或多或少地受到當?shù)亟?jīng)濟、文化、教育條件或者家庭狀況的制約,在預科的學習生活和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可能面臨著更多的困難和挑戰(zhàn),因此可能也承擔了更沉重的壓力。雖然他們的生活背景不同,對人生的理解不同,懷抱的愿望也不一樣,但是他們都具有生的力量,都向往美好,并且都以各自的方式在追尋求索。預科一年是他們成長的重要階段之一,也是他們追尋求索過程的重要一環(huán),因此,積極的關(guān)心對他們的成長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是責任心?!斑@個詞的本來意義是一件完全自覺的行動,是我對另一個生命表達出來或尚未表達出來的愿望的答復。‘有責任’意味著有能力并準備對這些愿望給予回答?!保?]26在教育工作中,責任心不僅包括對學生生理上要求的關(guān)心,也包括對他們精神要求的關(guān)心。預科學習階段雖然時間較短,但是仍然是他們成長過程中的重要階段,特別是人生觀、價值觀等形成的重要階段,因此預科的學習生活可能不僅關(guān)系他們將繼續(xù)什么樣的學業(yè)和生活,而且也關(guān)系他們將如何繼續(xù)學業(yè)和生活,對“一類模式”學生而言,“責任心”尤為重要。
當然,如果說“了解”和“尊重”是應用這一理論的起點,那么,在此基礎(chǔ)上的“關(guān)心”和“責任心”則是暖雪炭火、潤物春雨,而且,也只有這樣的關(guān)心和責任心方能被很好地接受,方有利于學生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和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
將了解、尊重、關(guān)心、責任心這四個的要素運用在“一類模式”管理工作中,將是有顯著效用的。重要的一點,是對建立良好師生關(guān)系的作用,而良好師生關(guān)系的建立無疑是提高教育教學工作成效的重要保障。但是除了這些推動管理工作順利進行的實際效用之外,這一理論的運用還將有一些“看不見”的效用,即引導學生在了解自己的基礎(chǔ)上,自尊、自愛、自立、自強,引導學生更好地愛自己、愛他人、愛生活,而這也許將對學生的成長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更加深遠的影響。
(一)了解學生,也讓學生了解自己,接納自己
德爾斐神廟上的箴言“認識你自己”是心理學的淵源,表達了我們要求認識自己和他人的愿望??陀^、清醒地認識自己、認識他人、認識世界,是正確處理與自己、與他人、與世界的關(guān)系的前提。這種認識的獲得,途徑之一便是與自己、與他人、與外在世界相處。在學校教育活動中,教育者和學生的相處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學生作為教育主體,心理等各方面未臻成熟,因此,如果能夠深入了解學生,接納他們的感受、需要和愿望,對學生了解自己、接納自己,應該也是一種導向,一種助力。通過約談、書信、網(wǎng)絡等多種交流方式,有針對性地與學生交流談心,組織學生圍繞相關(guān)主題進行討論、寫作以及其他活動等方式,都可以幫助教育者了解學生,同時也引導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接納自己。
比如,有學生在QQ空間里發(fā)表狀態(tài):“有時候真不喜歡自己”。其實,有過這種感受或者正在經(jīng)歷這種感受的學生不在少數(shù)。又如,有學生在課堂上有搗亂起哄、嘩眾取寵等行為,或者外出上網(wǎng)、喝酒,以致晚歸甚至夜不歸寢,細心觀察可能發(fā)現(xiàn),事后這些學生的表現(xiàn)往往并非洋洋得意,反而比較沮喪、失落,如果對一類模式學生有較多了解的話便會明白,這些學生大多并無惡意,亦非故意,只是因為習慣不好,或者對自己不滿意、情緒低迷、課業(yè)成績的壓力,以及個人或家庭事務的影響等緣故有激而然。在這些情況下,可以及時地進行交流溝通。還有一些學生,對于自己的人生目標、人生價值、理想的生活態(tài)度和生活方式等問題并不明確,以致渾渾噩噩、得過且過,或者感覺空有滿腔力量卻不知何處用武,即使專注學習往往也是被動的、迷茫的。在這些情況下,則還可以結(jié)合班級范圍的專題討論等方式,促進他們對自我認識的思考。
在了解、接納他們的基礎(chǔ)上,引導他們了解、接納自己,使他們對自己有一個客觀、清醒的認識,將是他們正確認識他人、認識世界的良好基礎(chǔ),也是他們正確處理與自己、與他人、與世界的關(guān)系的前提。因此,了解學生,也讓學生了解自己,接納自己,將有利于他們應對狀態(tài)低迷期和學習、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問題,將有利于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新習慣,將有利于他們建立與自己、家人、老師、同學的良好關(guān)系,形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和健全的人格。
(二)尊重學生,也讓學生明確自己當前的任務和未來的發(fā)展道路
尊重并不是懼怕,如果沒有尊重,責任心容易變成控制別人和奴役別人。在“一類模式”管理工作中,尊重也并非放任,如果沒有尊重,即使有充分的了解,那也將是沒有推力的羽箭,不能射入學生心坎,甚至關(guān)心和責任心也將難以被接受。對于“一類模式”學生的特殊情況,應該在客觀了解、清醒認識的基礎(chǔ)上加以尊重,這種尊重既是愛的要素,也是健康人際關(guān)系的前提,更是在教育工作中應遵循的原則之一。尊重學生,尊重他們獨有的個性,努力地使他們自由而全面地成長和發(fā)展自己,不僅將直接有助于學生健康成長,而且也將引導學生對自己當前的任務和未來的發(fā)展道路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明確該做什么、怎樣做,在學習上、生活上、情感上等各方面加強自我教育與管理,那么,管理工作也將進行得更加順利,并更加有效。
如一類模式B班中,有幾位同學對自己愛好的活動,比如散打、籃球、音樂等,懷抱著如此強烈的熱情,以至于經(jīng)常性地曠課,或者深夜練習。有的同學雖然很希望提高學習成績,并為此報名輔導班,但是會有過度傾向于補習而忽略課堂學習的情況。還有個別同學選擇了在預科期間談戀愛,又不能很好處理戀愛和學習之間的關(guān)系,有時耽誤正常上課,甚至用醉酒、通曉上網(wǎng)、曠課、破壞公物、故意擾亂教育教學秩序等方式,應對戀愛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有很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但是,其中應該都包含著尊重這一要素,尊重他們的個性、感受、愿望和需求,內(nèi)心深處的聲音的發(fā)展道路,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疏導、教育,引導他們聆聽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聲音,明確自己當前的位置和任務,從而做出正確的選擇。
(三)關(guān)心學生,讓學生學會愛自己,愛他人,愛生活
只有品嘗過被愛的滋味的人,才能更好地去愛。因此,對學生的關(guān)心和愛也是引導他們更加愛自己、愛他人、愛生活的重要途徑之一。對學生成長的積極的關(guān)心,以及由此而進行的辛勤勞動,既體現(xiàn)在學生成長過程的點滴之中,亦將為他們所感受,引發(fā)他們內(nèi)心深處的感應或共鳴,從而使他們給予自己、他人更多的愛。其實,在“一類模式”學生中,對自己缺少關(guān)心、缺少愛的現(xiàn)象并不少見,加之預科生活只有短暫的一年時間,也使得一些學生的態(tài)度多了一分隨意或漫不經(jīng)心。從某種意義上說,“一類模式”學生中較多存在的遲到曠課、自律能力較差、衛(wèi)生習慣較差、自暴自棄等現(xiàn)象,都或多或少地與此相關(guān),是不愛惜生命、不熱愛生活的表現(xiàn)。造成這種結(jié)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解決的途徑則都應當以“關(guān)心”和“愛”為鑰匙。
比如新學年開學之初,B班的四間女生寢室、四間男生寢室,以及教室衛(wèi)生均較差,問及原因時,回答令人驚訝:覺得反正在這里呆不幾個月就走了,沒有必要整理得多么好。針對這種情況,筆者采取了多管齊下的措施:在班會上進行主題討論;在寢室里和同學討論交流;請生活委員每周組織寢室長檢查、參觀各寢室;特別是利用班團活動時間,請班委組織同學們在校園里采集花草和小型綠化樹,栽種在用礦泉水瓶制作的花盆中,擺放在教室里請大家照料;不時采摘一些花草插在教室的花瓶里。時隔不久,三間女生寢室和一間男生寢室也栽種了花草,另一間男生寢室設(shè)法弄到了一束塑料花,插在礦泉水瓶里,擺放在寢室桌子上。新學期開學之初,這間寢室的男同學趁著打掃公共衛(wèi)生區(qū)的機會,將刨除的花草移栽到寢室“花盆”里,悉心照料,還在“花盆”里擺了幾個蝸牛殼和小貝殼。
這只是生活中的細事,而且也很難說一定會給他們個人或者班級整體帶來根本性的轉(zhuǎn)變,但是通過比較寢室、教室衛(wèi)生狀況,特別是同學們的態(tài)度,應該說進步之處還是足以讓人欣慰的。類似的事情在預科一年的學習和生活中還有不少。比如,有學生因為英語或數(shù)學“完全聽不懂”便選擇逃課,有的學生故意或非故意在課堂上起哄搗亂,有的女生與男生交往過于隨便等等。筆者在就這些問題和他們交流時,都以對他們、對生命的成長的積極的關(guān)心作為出發(fā)點,用關(guān)心來喚起關(guān)心,用愛來喚起愛。不僅有利于他們正確認識具體的問題,而且有助于他們更好地愛自己,愛他人,愛生活。
(四)對學生有責任心,也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和使命
愛人如愛己。我們應對其他的人負責,就像對我們自己負責一樣。對學生也是如此,主動、自覺地對他們表達或未表達出來的愿望進行答復。民族預科教育的基本職能體現(xiàn)在提高文化基礎(chǔ)知識、提升基本技能、促進身心進一步發(fā)展等方面,而“一類模式”學生文化基礎(chǔ)和基本技能相對比較薄弱,身心健康成長也有待進一步加強,因此對這部分學生富有責任心,不僅有利于一類模式教育工作的順利進行,而且對他們的成長也將有所裨益。
對學生有責任心,首先體現(xiàn)在對學生身體健康和安全的關(guān)心,引起學生對生命和健康的重視。雖然民族預科一類模式學生大多已經(jīng)成年,而且身體素質(zhì)普遍較好,但是有些同學對生命和健康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比如,有的學生習慣以喝酒甚至醉酒這種方式來應對某些問題,而很少考慮這種做法對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危害。又如,有的同學在意外發(fā)生時沒有足夠的自我保護意識,瀘山失火時就有學生不顧學校紀律和老師的囑咐而到近處圍觀,僅圖眼前一時之快而忘卻了生命安全的重要性。還有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缺少一些常識或者細心,從而使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受到影響。因此,對他們身體健康和安全問題的教育和關(guān)心,引導他們認識到自己作為一個生命的存在,對他們本人、家庭、他人甚至社會的價值,既能夠有力保障他們在學校生活期間的健康和安全,也能讓夠他們學會愛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對學生有責任心,還包括對他們學業(yè)進步的關(guān)心。學習生活是預科生活的主體部分,是學生能夠順利進入高校繼續(xù)深造的重要保障?!耙活惸J健睂W生在文化基礎(chǔ)知識上不僅相對薄弱,而且水平參差不齊,因此,對他們學業(yè)的進步有責任心,也就特別需要在普遍強化文化知識學習的同時,也注意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分類推進,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成效。學業(yè)成績的進步,不僅直接推進學生的發(fā)展,而且能夠給他們心理上以積極的暗示和影響,也許還將使他們對自己有更積極的評價,以更加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前行,做幸福進取者。
對學生有責任心,關(guān)心他們精神上的需求也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如果期待學生養(yǎng)成積極健康的行為方式,那么關(guān)心他們精神上的需求,做好思想上的教育工作無疑是非常重要的。雖然預科只有短暫的一年時間,教學班級的人數(shù)又比較多,加之其他一些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了解學生精神上的需求其實存在一定難度,但是如果能夠以了解、尊重、關(guān)心和責任心做鑰匙的話,則可以打開他們的心門,從而了解他們精神上的需求,比如對親情、友情的高度重視,對愛情的憧憬期待,希望得到理解、尊重和認可,希望能夠改變現(xiàn)狀等等。對學生精神上的需求有責任心,積極回應并恰當引導,可以讓他們從思想上對學習、生活、情感、事業(yè)、家庭等問題有正確的認識,甚至認識到自己的使命并更勇敢地承當起來。這樣既有利于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也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了解、尊重、關(guān)心、責任心作為所有愛的形式的共有要素,既各自獨立,又互相緊密相連,互為前提,具有很強的系統(tǒng)性,而其共同指向則是愛,愛自己,愛他人,愛生活。“愛的四要素”理論的中心是愛,首先是教育工作者具有愛的能力,然后在實際工作中,在與學生的朝夕相處中,了解他們,尊重他們,關(guān)心他們,對他們有責任心,用對他們的愛來喚起他們內(nèi)心的愛,喚起他們對自己、對他人、對生活的愛。這將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進行自尊、自愛、自立、自強的自我教育與管理,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未知的自己、經(jīng)營目前的自己、追求理想的自己,從而不僅有利于管理工作順利開展,也使他們更好地成長。所以,以“愛的四要素”理論介入民族預科“一類模式”管理工作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而且也將會有顯著成效。
[1]艾里?!じヂ迥?愛的藝術(shù)[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孟麗濤)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How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of Type-1 Ethnic Pre-college Students:With Erich Fromm's"Four Elements of Love"
WANG Ling-mei
(School of Minority Preparatory Education,Xichang College,Xichang,Sichuan 615022,China)
Erich Fromm pointed in his work The Art of Loving that attention,sense of duty,respect,and understanding is the constant elements of all kinds of love.In this paper,we call it“four elements of love”,which would be well efficient in student’s management,especially in regard to the Yi language and Chinese Type-1 minority preparatory students.Understanding these students would lead them to understand and accept themselves. Respecting these students would lead them to know their duties and futures.Caring these students would also lead them to love themselves,and then to love the others and the life.Having the responsibility to these students would lead them to know their own values and missions.Taking“the four elements of love”into consideration in student’s management is not only in line with the law of education but also in line with the law of development and survival of human beings.
four elements of love;Yi language and Chinese Type-1 minority preparatory students;student’s management
G641
A
1673-1883(2016)03-0127-04
10.16104/j.issn.1673-1883.2016.03.033
2016-06-14
四川省教育廳教育部高校輔導員培訓和研修基地(西南交通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高校輔導員專項)研究成果(CJSFZ15-50)。
王領(lǐng)妹(1983—),女,山東菏澤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中國古代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