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涼城縣第二小學 張治美
淺談多媒體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內蒙古涼城縣第二小學張治美
教師應努力掌握現(xiàn)代信息技術,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信息量大、資源寬廣等優(yōu)點為教學服務。作為一個音樂教師應合理運用現(xiàn)代多媒體為音樂教學服務,把音樂教學帶入一個嶄新的天地。
多媒體音樂教學興趣想象
多媒體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給音樂教學帶來了無限生機,為學生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學環(huán)境,使抽象音樂理論形象化,虛幻音樂形象變得直觀具體化,這不僅優(yōu)化了課堂結構也大大地提高教學效果。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感到學習有趣時思維就處于積極狀態(tài)。恰當?shù)剡\用多媒體教學,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建構知識的教學情境,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如在學唱莫扎特的歌曲《渴望春天》這首歌時,先讓同學們想象春天的景色,然后多媒體播出五月鮮花盛開的畫面。百花盛開,小鳥歌唱,樹林換上綠裝,再伴隨著美妙的音樂,學生仿佛置身其間,這激發(fā)了他們對學習這首歌曲的興趣。
多媒體計算機有著存儲容量大、顯示信息快捷、方便的特點,如果將相關的知識編制成融聲、像、文字于一體的教學軟件,則更有效地濃縮了時間和空間范圍,拓寬了音樂教學的課容量,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同時給教學帶來生動活潑的新局面。
音樂是一種文化,滲透著本民族的歷史、地域、文化及風土人情的特點,要體會音樂的個性風格,必然要了解其文化背景。多媒體輔助教學,如在《今夜無人入睡》的歌劇音樂欣賞課中,將所有音樂資料制作成課件。首先出示介紹有關歌劇音樂的文字,讓學生了解歐洲歌劇藝術的魅力及其發(fā)源與發(fā)展;然后介紹歌劇《圖蘭朵》的故事梗概,再結合歌劇《圖蘭朵》表演的資料圖片,使學生對其音樂背景有更好的理解;同時播放中國民歌《茉莉花》,了解歐洲歌劇音樂融入中國民歌《茉莉花》,使學生了解本土音樂與多元文化的聯(lián)系。學生通過綜合的方式,全方位地了解了歌曲的歷史背景和情感,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豐富了學生的文化內涵。可見多媒體創(chuàng)設的意境,能把學生吸引到作品特定的情境氛圍中,使學生從中挖掘音樂作品的內涵,從而提高審美能力,對欣賞的音樂有深刻的印象。
總之,在實踐中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多媒體技術與音樂課教學的有機整合,能夠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它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視聽資料,創(chuàng)造聲像并茂的音樂環(huán)境,調動學生積極性;促進思維發(fā)散,培養(yǎng)學生想象美;拓寬音樂視野,豐富文化內涵。因此,音樂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功能,從而進一步優(yōu)化課堂教學,為全面推進音樂素質教育發(fā)揮強有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