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勤 桂詩敏 王娟 歐陽倩雯
[摘要] 目的 探討微信公眾號在PICC帶管出院患者延續(xù)護理中應用。 方法 選取2015年2~5月乳腺癌帶管出院患者100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常規(guī)組和觀察組,各50例,結合PICC置管患者的需求,進行常規(guī)的教育知識宣傳,圖文并茂地制作電子宣教資訊,并利用微信公眾號平臺即時傳輸功能,通過視頻、圖文的形式給予患者關于預防堵管、出血、斷管、水腫、感染等專業(yè)指導,解答患者提出的護理問題。 結果 觀察組通過微信公眾號平臺進行延續(xù)護理,與常規(guī)組比較,并發(fā)癥顯著減少(P<0.05);患者滿意度(96%)與常規(guī)組(90%)比較,明顯提高。 結論 應用微信公眾號平臺對PICC帶管出院患者是一個有效的延續(xù)護理方法,使PICC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下降,大大提高了帶管出院患者的滿意度。
[關鍵詞] 微信公眾平臺;PICC;延續(xù)護理
[中圖分類號] R248.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02(a)-0189-03
Application of WeChat public No. in continued nursing in PICC patients with tubes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DENG Qin GUI Shi-min WANG Juan OUYANG Qian-wen▲
Breast Center,the Third Hospital of Nanchang in Jiangxi Province,Nanchang 330009,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WeChat public platform in continued nursing on catheter-related in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 patients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Methods From February to May in 2015,100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who were equipped with catheter and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evenly divided into conventiona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By conventional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knowledge with PICC patients′ requirements,electronic education knowledge with pictures and illustrations was designed and provided with specialized guidance on preventing tube plugging,hemorrhage,tube breaking,edema,and inflammation for patients in video and graphics form by instant transmission function from WeChat public No.platform as well as explanation on nursing problems put forward by patients.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ntinued nursing was applied by WeChat public No. platform.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patient′s satisfaction was 96%,high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group accounting for 90%.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WeChat public No.platform is an effective continued nursing method for PICC patients with tubes,which greatly decreases the incidence of PICC-related complications and remarkably improves satisfaction in patients with tubes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Key words] WeChat public No.platform;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Continued nursing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的“頭號殺手”[1],乳腺癌術后的輔助化療及護理在臨床治療中越來越受到重視。作為江西乳腺專科醫(yī)院,乳腺疾病防治中心,我院年收治新增乳腺癌患者一千余例,如何讓乳腺癌患者術后順利而安全地接收輔助化療是我們乳腺中心經外周插管的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護理中心關注的焦點。PICC已成為化療輸液的安全通道[2],一般在化療前超聲引導下置管,由于報銷制度、醫(yī)院床位緊張、患者訴求等原因,在化療間歇期患者帶管出院,如護理不當,極易出現(xiàn)敷貼松脫、導管滑出、穿刺點出血、感染、堵塞等安全問題[3-4]。閆文霞[5]研究顯示,隨著人們對健康需求的不斷提高,延續(xù)護理已成為醫(yī)院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領域的研究也成為護理研究的熱點。我科積極探索,利用目前流行、用戶數(shù)量大的手機微信APP平臺進行帶管患者延續(xù)護理,微信公眾平臺具有實時互動的便捷,資費相對低廉,應用到PICC帶管出院患者的延續(xù)護理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5月,乳腺中心一病區(qū)超聲引導下PICC置管患者50例為觀察組,乳腺中心X病區(qū)超聲引導下PICC置管患者50例為常規(guī)組。納入標準:①能進行有效溝通,年齡20~65歲;②乳腺癌術后,擬行化療的女性患者;③無PICC置管禁忌證,均選擇健側超聲引導下置管;④均選用美國巴德三向瓣膜4Fr單腔導管,敷貼為IV 3000。排除標準:①既往有腫瘤、化療、放療、PICC置管史;②患者及其隨身家屬無智能手機;③患者及其隨身家屬經過指導仍不會使用微信公眾號。將乳腺中心一病區(qū)和X病區(qū)的患者按置管時間順序分別進行編號,再采用納入標準和排出標準,從乳腺中心一病區(qū)符合納入標準的84例,按置管先后順序選取,直至選取50例為觀察組;乳腺中心X病區(qū)符合納入標準的77例,按置管先后順序選取50例為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年齡20~40歲9例,41~65歲41例;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7例,中學程度21例,高中及以上程度22例;穿刺靜脈為貴要靜脈48例,肘正中靜脈2例,頭靜脈0例;留置時間≤30 d的患者0例,留置時間30~60 d的患者2例,留置時間>60 d的患者48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0~40歲8例,41~65歲42例;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9例,中學程度21例,高中及以上程度20例;穿刺靜脈為貴要靜脈46例,肘正中靜脈3例,頭靜脈1例;留置時間≤30 d的患者1例,留置時間30~60 d的患者1例,留置時間>60 d的患者48例。兩組患者年齡、文化程度、穿刺靜脈、留置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護理方法 常規(guī)組:對于PICC帶管出院的患者,常規(guī)由經管護士給予患者及家屬床前出院指導,發(fā)放《PICC帶管注意事項》宣傳冊,并留取科室聯(lián)系電話,囑咐患者隨訪。
觀察組:創(chuàng)建微信公眾號平臺,以PICC護理門診的名義創(chuàng)立微信公眾號,賬戶名稱為PICC置管及維護,在功能介紹中明確PICC護理門診主要服務對象為對維護知識有需求的出院帶管患者,在自動回復中告知患者我們會盡快回復,請詳細說明咨詢的內容,必要時請附上圖片或小視頻,如有急需解決的問題,請電話聯(lián)系我們,并附上電話號碼。
1.2.2 建立患者置管信息登記表 置管信息登記表記錄的信息有住院號、科室、姓名、年齡、置管方式、置管部位、選擇血管、PICC導管選擇、置入長度、外露長度、調管情況、并發(fā)癥情況、備注、拔管情況,特別在備注一欄可以注明患者的個人特殊情況,如依從性欠佳、凝血功能差、糖尿病等基礎病等,為因人施護提供依據(jù)。
1.2.3 微信公眾號平臺的管理 由獲得國家承認PICC置管資質的4名置管經驗豐富的護士,并要求從事置管工作5年以上的護師成立一個PICC專業(yè)討論微信群,做為一個智囊團,再由其中一名PICC置管維護經驗豐富的主管護師,且具有一定溝通能力、應急能力及運行管理微信公眾號能力的主管護師擔任公眾賬號的管理及運營,每日群發(fā)一條健康教育資訊,發(fā)送資訊應該以嚴謹、求實的態(tài)度,轉發(fā)資訊應選擇科學性、醫(yī)學性強的官方網站或微信公眾號,并注明轉發(fā)資訊的出處。
1.2.4 邀請帶管出院患者訂閱公眾號 對于帶管患者出院加一項出院指導,是幫助患者或其家屬用手機微信訂閱公眾號,并教會查看電子版資訊、文字或語音發(fā)送、小視頻的拍攝及發(fā)送。
1.2.5 資訊消息推送 根據(jù)對照組出院患者的《PICC帶管注意事項》學習,實時增加相關宣教內容,制作成圖文的形式,群發(fā)給每位患者,如PICC帶管維護的時間、PICC帶管穿脫衣服指導、PICC穿刺點的自我觀察、PICC帶管洗澡的指導、PICC帶管側手臂的活動指導等,資訊宣教科重復查閱。
1.2.6 因人施護 出院前,專科護士對患者PICC帶管進行評估,對于特殊的患者,如凝血功能不好、依從性欠佳的患者等,利用公眾平臺定期做好隨訪工作,并可以針對性單獨發(fā)給一些指導,做到因人施護,更顯人性化和專業(yè)化,并可運用小視頻、語音、文字信息等與患者實時互動。
1.2.7自制調查問卷 兩組患者均在PICC拔管后,運用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護理問卷,由患者自己填寫,調查時向患者告知目的,并講明填寫方法,取得患者同意,共10分,包括兩方面的內容:①患者帶管知識的掌握程度(共6分),包括日常生活護理相關知識(2分);日常生活護理行為(2分);帶管異常情況判斷(2分)。②對PICC帶管宣教形式的滿意度,宣教內容(2分),宣教形勢(2分),發(fā)放問卷100份,回收100分,有效回收率100%。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比較
觀察組的靜脈炎和感染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導管堵塞、破管、非正常拔管發(fā)生率也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滑脫、血栓形成的發(fā)生率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的比較
調查問卷患者帶管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對PICC帶管宣教形式的滿意度,觀察組的滿意度(96%)較常規(guī)組的滿意度(90%)明顯提高,得到患者及家屬的好評。
3 討論
國內外研究發(fā)現(xiàn),腫瘤患者PICC導管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0%~50%[6],隨著超聲引導下PICC置管技術在乳腺癌化療患者中的廣泛應用,化療間歇期帶管回家休養(yǎng)的患者越來越多,因此導管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也越來越高。以往常規(guī)的帶管健康指導,包括發(fā)放健康宣教冊等都不能滿足患者日益增長的需求。吉冬麗等[7-8]研究認為,院外延續(xù)護理對于攜帶PICC置管出院的腫瘤患者有積極作用,保證了帶管患者的安全。我科為滿足患者越來越高的護理需求,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利用騰訊公司推出的用手機、平板提供即時通訊的免費程序——微信公眾平臺打造延續(xù)護理模式,為患者提供圖文并茂的健康指導,并可實時接收、發(fā)送視頻、圖片、語音、文字,及時了解患者局部和全身情況,并給予專業(yè)的指導,避免了護士采用“填鴨”式將健康教育內容一次性灌輸給患者而造成健康教育低效性[9]。微信公眾號增強了護患之間互動性,提高了??谱o士的責任心、主動服務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PICC導管留置期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與健康教育的效果、護理的延續(xù)性、患者的依從性、實施健康教育護士的素質等有關[10]。通過持續(xù)的微信公眾號延續(xù)護理,PICC帶管的并發(fā)癥降低,對帶管護理滿意度大大提高,微信用戶只需付出較廉價的網絡資費就可以快速發(fā)送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等信息,并提供公眾平臺、消息推送,可以群發(fā)圖片、資訊等功能,把微信公眾號結合到帶管出院患者的護理中,為患者提供了高質量、高效率的實時護理服務,保障了PICC帶管患者出院后的護理安全。龔艷等[11]研究認為,延續(xù)護理豐富了優(yōu)質護理的內涵,胡重明等[12]研究顯示,醫(yī)院建立微信公眾平臺在提升便民服務水平,促進醫(yī)患關系和諧,打造醫(yī)院品牌形象等方面發(fā)揮了積極的功效。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對PICC帶管患者的護理優(yōu)點很多,但對暫時未使用智能手機,或文化層次較低,或老年患者還不能提供幫助,對于這部分PICC帶管患者,仍需要運用傳統(tǒng)的健康宣教模式,發(fā)放健康宣傳資料,同時加強出院電話隨訪,以做到對帶管患者護理的延續(xù)性。
綜上所述,利用微信公眾號進行PICC帶管患者的延續(xù)護理,對PICC導管的安全留置及維護護理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并能有效突破地域、時間和經濟等方面的限制,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便捷、有效的護理,減少了PICC帶管回家的不安全護理因素,大大降低了PICC帶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同時加強護患溝通,提高了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并免去了健康宣教冊的制作費用,屬于綠色環(huán)保宣教,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毛海燕,童建東.乳腺癌轉化醫(yī)學研究進展[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2,16(1):22-27.
[2] 馮玉玲,徐偉,于海洪,等.8例化療間歇期患者PICC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觀察與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1, 46(3):294-295.
[3] 毛平,朱明芝.電話隨訪在PICC帶管出院患者中的應用體會[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32(21):3578.
[4] 胡麗娟.腫瘤患者行PICC置管且?guī)Ч芑丶业淖o理問題和對策[J].河北醫(yī)藥,2010,16(1):98-101.
[5] 閆文霞.化療間歇期延續(xù)護理在乳腺癌術后患者留置PICC的應用[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4,18(12):1614-1615.
[6] 胡君娥,呂萬麗,陳道菊,等.PICC置管后并發(fā)癥的原因分析及處理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6):554-555.
[7] 吉冬麗,陸勤美,袁麗,等.院外延續(xù)護理在PICC置管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2,18(21):2504-2506.
[8] 馮玉玲,宋文超,楊碩真,等.靜脈治療護理學組在PICC帶管出院患者延續(xù)護理中的作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2, 47(12):1083-1084.
[9] 李娟,葉海英.健康教育路徑在經外周靜脈中心靜脈置管的腫瘤患者中的運用[J].職業(yè)與健康,2011,27(5):591-592.
[10] 錢玉蘭,陸勤美,張?zhí)m鳳,等.健康教育路徑護理在PICC置管病人延續(xù)護理中的研究[J].護理研究,2014,28(4):1205-1206.
[11] 龔艷,金春蓮,章小慶,等.延續(xù)護理小組管理的實踐與成效[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50-51.
[12] 胡重明,馬飛煒.浙江省某醫(yī)院微信公眾平臺的實踐研究[J].醫(yī)學與社會,2014,27(3):46-48.
(收稿日期:2015-07-16 本文編輯:顧雪菲)